无常的世间 纪念父亲诞辰九十周年

一切随缘❤️自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i>  5 罗庄没有罗姓</i></b></p><p class="ql-block"> 听黑皮老爷说,那年他才三岁,我爹爹和五爹他们老兄弟六人分家后,他们兄弟俩就从刘庄南移,最终选定在罗庄这块宝地。因这块地当时是姓罗的地主家的,爹爹和五爹通过熟人,罗家才同意把这块宝地出让给爹爹兄弟俩,罗家的条件就是以后这个村子的名字必须叫罗庄。哈哈,过去人真是执着,好像庄名有个罗字,那庄子就是他家似的。只因爹爹他们看中这块宝地,所以爹爹兄弟俩也就答应罗家的要求,爹爹说无所谓啦,我们只要姓刘就行了。也不知这个罗地主家住在哪个庄子,到底有多少地,听说当时还有“上罗庄”和“下罗庄”呢。后来罗家和其他地主家所有土地都被收公啦。公社按照方圆位置,把这些地主家的地分给靠庄子近的人们来耕种。罗地主被打倒之后,“上罗庄”和“下罗庄”的人就都把庄名改了,而我们庄一直使用“罗庄”的名字,直至罗庄退宅还耕成为一片绿油油的麦田。</p><p class="ql-block"> 爹爹和五爹拿到地后,兄弟俩遵循“大在后小在前”礼规,五爹大就在后面盖房起灶,爹爹小就在前面盖房起灶。刘芬就是五爹小儿子家最小的唯一的女孩子。后来,老兄弟俩各家的男孩子逐一长大,要结婚成家,老兄弟俩都在原来老宅左右两边新盖房子,男孩多的话就再向两边选地盖房。加之各自亲戚通过关系陆续从外地搬进,几十年之间前庄后庄就盖满啦。听说当时三嫂的爹爹搬过来时,家里也是男孩较多,我爹爹就叫他在大路东边盖房起灶,所以后来东庄就以杨家为主,前庄后庄就以刘家为主。</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家家都很穷,可家家都是好几个孩子,有的人家男孩女孩加起来十几个,老一辈的人都认为家中男孩越多越好。“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如今家中一个男孩正好,两个就有负担,三个就愁死啦,现在国家即使出台生育优惠政策,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都不愿意生三个孩子,两个还算将就。现在是“六个大人抱一孩,还怕抱不好。”过去是“多个孩子两人抱,甚至没人抱。”</p><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弟姐妹七人,妈妈身体不好,为了我们,大大农闲就会更忙,帮人家盖房起灶。今天这家盖房动工时,请大大去给房子拉线定位,明天那家上梁时要大大去给找水平,大大每次靠眼力就能找准水平,或者大大用一根绳子,绳子一头系个东西从墙头垂下去就能发现墙是否歪出一点点啦,只要是大大参与盖建的房子都是正正方方,敞敞亮亮的。这样大大常常不在家,大姐二姐白天挣公分,晚上帮妈妈一起照顾我们吃喝拉撒,织衣补袜,我们家就是典型的“大带小,小拖大”的成长模式。</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辈都逐渐长大,家家都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孩子。即使我们女孩都嫁出去,家里房子还是住不下,因家家都是好几个男孩,这样就又要选地盖房啦。大大就重新选宅起房,在老宅前面的自留地上了,多次与邻居协商调换,最终在大路西面,盖好了砖墙现浇屋顶的十间平房,人们为了方便,把我们家就又说成了前庄,原来的前庄人们逐渐都改叫西庄啦,其实之前有了东庄后,就有大人或小孩叫我们前庄为西庄。也有几户人家在后庄前面的农田里盖房起灶,我们称小庄。我们庄人们为了善巧方便,就有了前庄、东庄、西庄、小庄、后庄之名。</p><p class="ql-block"> 永兴大队当时有九个生产队,大约300户左右,我们罗庄近40户,在大队来说,罗庄是个大庄子,可这么多户人家,那么多年来外取进的媳妇,整个庄子没有一个人姓罗,直至2015年退宅还耕的政策推行,罗庄首选成试点,老家罗庄就此夷为平地,消失了,不见啦,现在只看见一片绿油油的麦田。罗庄始终没有罗姓,这成了我们闲谈之时常说的话题,这个怪异之事,众说纷纭。</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待续) 2022.3.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