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15号下午,是市老年大学襄阳文化班第二课堂时间,按教学计划安排,学习内容为:观伏羲摩崖像,访浩然涧南园。</p><p class="ql-block"> 在襄阳城南岘山生态旅游区,习家池景区第一个进口处,学友们集合后在王定文老师的带领下,朝目的地进发,同行的还有本校诗咏襄阳班老师刘国传先生。一路上,学友们既兴奋又疑虑重重: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为何建在这里?孟浩然不是隐居在鹿门山吗?和这里有联系吗?</p> <p class="ql-block"> 直行一段路后,向右拐上一个大坡,刚过大铁栅栏门,一个巨大的盆景迎面而立,船帆似的断崖下,一湾碧水,水面上的栈桥因水式弯曲有序。王老师的课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是磷矿石灰矿的采石场,上世纪90年代,采石场被关停,但是由于多年的开山炸石,山体被破坏采挖形成巨大的断崖和采矿坑,形成了块块疤痕。由于长期没得到修复,成了城市一块巨大“牛皮癣”。在文化学者的建议下,从2014年7月开始对采石场进行人文再造,生态恢复。在两块采石留下的断崖上,雕刻了伏羲和孟浩然巨型摩崖石刻雕像,因而形成了伏羲广场和涧南园。</p> <p class="ql-block"> 来,和断崖天池合个影。靠山山不倒,依水水长流。</p> <p class="ql-block"> 你们在桥上看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坝上看你们</p> <p class="ql-block">一、观伏羲摩崖像</p><p class="ql-block"> 面对伏羲像,紧靠太极池,王老师拉开了这次课的重头戏:伏羲与襄阳的渊源。</p><p class="ql-block">伏羲,华夏民族人文祖先,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三皇之首,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创造了文字和占卜八卦,教会了人们渔猎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提出了一夫一妻制。直到今天,伏羲女娲以及炎黄二帝依旧是华夏儿女要祭祀的人文始祖。</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七朵金花和伏羲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着伏羲像,话锋一转,详细地介绍了摩崖像是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光一个鼻孔就可容纳十余人。接着又详细地介绍了太极池的由来。阐明了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也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老师侃侃而谈,与学员互动有序,有个学员插话提出了问题:“老师,到底伏羲和襄阳有什么关系?”老师笑而不答,却提起了他新写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伏羲之光</p><p class="ql-block"> 烟霞笼紫盖,</p><p class="ql-block"> 七彩满乾坤。</p><p class="ql-block"> 我欲挹之去,</p><p class="ql-block"> 无那岘首昏。</p> <p class="ql-block"> 诗中提到的紫盖,就指的是紫盖山。据史料记载,紫盖山古称中岘,位于襄阳城西南2.5公里,据说伏羲陨落之后葬在南郡襄阳的岘山中,山上长年紫云腾升形如华盖,山也因此而名。清代马骕撰《绎史》云:“帝王世纪庖牺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襄沔记》将万山、紫盖山、岘山称为三岘,可见紫盖山的历史地位。王老师还风趣地讲述了一个紫盖山和扁山、尖山的神话传说。就在大家陶醉在神话传说的故事中时,老师却转身指向了高台上的大鼎,老师这次又能讲出什么样的奇事来呢?</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从东北坡爬上了高台,却被老师的一句话给逗乐了,“在远古,这就是一个做饭用的锅”,但这个普通的饭锅被人们付予了特殊的含义后,就变得无比威严,庄重,神圣不可侵犯,被摆在了宫殿前庙宇前,成了祭祀的专用品。大鼎,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由西南拾级而下时,大家都一脸的严肃,空气似乎也有些许凝重。</p> <p class="ql-block">远处琴音飘渺,举目望涧南园快到了。</p><p class="ql-block">二.访浩然涧南园</p><p class="ql-block">和伏羲广场不同,眼前是另一番景象,花红柳绿,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派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华莹:“快点,前面就是涧南园!”</p> <p class="ql-block">艾建国:“吴广昌,你的队伍呢?”</p> <p class="ql-block">王东明:“我们在这儿,大家都快点!”</p> <p class="ql-block">“那儿就是涧南园,马上开讲!”</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边走边讲:据史料记载,襄阳四大园林:汉晋习家池,隋唐涧南园—海园,宋元米公祠,明清襄王府。</p><p class="ql-block">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隐鹿门山。本宅叫涧南园,在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p> <p class="ql-block">范永孜:“摩崖雕像旁题有诗。”</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抑扬顿挫地咏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着观音阁方向,涧南园原在那一带,观音阁原叫白鹤山,唐代襄阳进士张子容依山和山下石地建造了自己的私家园林—海园。历史记载,白鹤山北就是他好友孟浩然的老家涧南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学友说:“刘老师,这就是您心心念念的涧南园?真美!”</p> <p class="ql-block">周赤斌:“蒋敏,你知道孟浩然有多少首颂涧南园的诗?”</p> <p class="ql-block">倾听温文尓雅的刘老师讲诗</p><p class="ql-block">刘老师娓娓道来:40年的乡居野情,造就了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成就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千古绝句。</p><p class="ql-block">孟浩然一生有14首写涧南园诗。第十首:</p><p class="ql-block">《早寒江上有怀》</p><p class="ql-block">木落雁南渡,</p><p class="ql-block">北风江上寒。</p><p class="ql-block">我家襄水曲,</p><p class="ql-block">遥隔楚云端。</p><p class="ql-block">乡泪客中尽,</p><p class="ql-block">孤帆天际看。</p><p class="ql-block">迷津欲有问,</p><p class="ql-block">平海夕漫漫。</p><p class="ql-block">余辉映照在孟浩然摩崖石雕像上,尽显恬静风流之态,因一首《春晓》而家喻户晓,流传千古,可见文化传承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桃之夭夭,女儿多骄</p> <p class="ql-block">谁在咏诗?</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大家意犹未尽,谈论着附近的文化景点:岘首山、观音阁,风林关。追问王老师下一次第二课堂的安排,期待!期待!期待!</p> <p class="ql-block">“安武班长呢?”“在殿后。”</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属文化班第一小组集体创作之结晶。所有图片皆来自市老年大学襄阳文化班定文老师及学友们,感谢支持!感动有加,感恩有你们!</p><p class="ql-block"> 2022.03.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