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平 2022.3.20日<div> 古榆苑在光华街与铁岭河大桥会合处之南,距桥约三百米的江堤内侧, 因有一历经二百多年时间仍生机盎然的大榆树而建苑得名。苑址逐年完善,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日前听说古榆苑扩建公园的工程又要继续,遛弯去那里采风,顺便把曾经的纪实照片一并整理,编个美篇与美友分享。 </div><div> </div> 位于市区东部牡丹江之上的铁岭河公路大桥。图为2015年5月大桥即景。 古榆苑不大,但有很多的看头。远观古榆苑,冬夏两季感受截然不同。夏季,榆葉墨绿,郁郁葱葱、颇似伞盖,遮荫以蔽日。形似大鹏,浩气凛然,凌空欲飞,故有敬畏之感。一眼望去,令人气爽心清。冬季,落葉的枝干清晰的印映在天幕之上,宛若数条蛟龙凌空飞舞,千姿百态,气势若虹,让人浮想联翩。 由国仲先生题写的<b>古榆苑</b>。行草书体的<b>古榆苑</b>三字,苍劲有力,挥洒自如,是我学习的楷模。古榆苑的全部金字均为人工贴金,建设之用心,可见一斑。 走进古榆苑,八百平米长方形的广场,屹立一座三米高,淡黄色的花岗岩石碑,镌刻着“古榆苑”三个金色大字。西侧江堤的斜坡上,有长二十米、宽三米的青石浮雕,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场景和精炼的文字,向访客述说自远古以来,牡丹江流域社会文化变迁的历程。 2022年3月古榆苑的场景。 冬季的古榆虽说有枝无叶,却是夏季观赏不到的壮美。其形若龙腾虎跃,鲲鹏展翅。其姿凌风傲雪,昂然挺立,一展根深蒂固的豪迈。 飞 雪 迎 春 雪 沃 古 榆 苑 枝 舞 榆 灵 2022年3月27日春雪 苑中石碑上刻写的《古榆赋》和方形石鼎上雕刻的《牡丹江赋》,字字珠玑,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特别是,由全国著名的书法家贾振祥和刘国仲二位先生题写的碑文和碑名,令人叹为观止。两位书法界大家同为一碑挥毫,妙笔生辉,更显文化氛围之浓。方形石鼎及树干和枝杈之上的红丝带显然是祈福人的寄托和心愿,让苑中多了一抹鲜红。我感觉,古榆苑是市区独一无二的园景,是见证牡丹江历史文化和祭祀文化的又一精华。 石碑刻写着古榆苑的名字和碑文,为大榆树做个说明。 初夏的大榆树,枝繁叶茂,满绿绒绒,养眼醒目。 <b> 刘国仲</b>先生照片。<div><b> 刘国仲</b>先生(1944年4月14日——2014年11月10日),生于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美协理事。曾任牡丹江书画院院长,牡丹江美协、书协名誉主席,牡丹江师范学院特约教授。(照片文字源自百度百科) </div> 石碑上的<b>古榆苑</b>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刘国仲先生题写 。 <b>贾振祥</b>先生照片。<div><b> 贾振祥</b>先生(1945年——2020年7月22日),生于山东掖县,字山卿,号鲁人,书斋半梦楼。书法家,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入选国际书法展。牡丹江书法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牡丹江篆刻研究会会长,中国书画函大牡丹江分校校长,教授。(照片文字源自百度百科)</div> 石碑后面内凹的平面上,镌刻着由鲲鹏先生撰写的238字的碑文。由全国著名书法家贾振祥先生题写的碑文,功力深厚,气势宽博,气韵灵动。以隶书题写碑文与古榆苑浮雕牡丹江流域文化相融,用心良苦。 贾振祥先生的作品笔力浑厚,气息醇雅,平和畅达——百度百科介绍人物生平。 为方便美友阅读欣赏,为《<b>鲲鹏古榆苑赋</b>》加句读并抄录如下:<div> <b> 惟榆此居,桥堍城缘,围十七尺,高六丈盈。席地幕天,近水远山。根潜蟠魄,幹雄肃矗,枝苍叠秀,叶繁婆娑,冠若鹏举,势如龙腾。含日月之精华,藏阴阳之玄机,揽江山之壮美,观古今之衰盛。呜呼!寓天地兮何日,霑雨露兮幾秋?榆中寿者矣!方圆百里,竞相拜祭,以祈福佑江城。</b></div><div><b> 沿溯牡丹江,商周之肃慎,魏晋南北朝之挹娄勿吉,唐之渤海靺鞨,宋元明清之女真、满洲。源远流长!</b></div><div><b> 夫榆虽未全历,然已数百载矣!其感春敷夏茂,秋落冬索,阅天道沧桑,世间百态,可谓知;卵葉滤尘,钱荚可食,皮根入药,木坚良材,可谓仁;虫穿鸟啄,病侵灾害。烽烟涂炭,贞容不改,可谓勇。大德也!嗟乎!榆尚如此,何况人乎!榆之大纛,当护之颂之!</b></div> 堤坡上的浮雕名称——<b>牡丹江流域文化</b>。以浮雕的艺术形式讲述牡丹江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是古榆苑建设的独到之处。 长二十米、宽三米的《<b>牡丹江流域文化</b>》浮雕全图。 表现肃慎时期先民及景物的浮雕。 表现挹娄时期先民及景物的浮雕。 表现勿吉时期先民及景物的浮雕。 表现靺鞨时期先民及景物的浮雕。 表现女真时期先民及景物的浮雕。 表现满洲时期清官员的浮雕。 此为说明渤海国历史隶属的诗作。晚唐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五言律诗。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b> 温庭筠 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b> 大家都熟悉的渤海国石灯。 浮雕中的图案。 有东京龙泉府字样的浮雕。 《古榆赋》作者鲲鹏先生的图章。 石鼎左侧的“<b>颂</b>”字和右侧的“<b>护</b>”字与碑文中的“护之颂之”呼应,相得益彰。两字是否由国仲先生题写尚不清楚 。 方形石鼎镌刻刘国仲先生题写的<b>古榆苑</b>三字。 镌刻在石鼎后侧的石刻,《<b>牡丹江赋</b>》系王军先生撰写。加标点如下:<b> 牡丹峰巅,雾挽云牵,昂首伫立。看阡陌纵横,叹沧海桑田。环远古,岩浆喷涌,遍地烈焰;视如今,稻菽飘香,千里浪卷。地下森林,生命震撼。镜泊湖泱,茫茫水天。飞瀑轰鸣,数里近远,水雾飞扬,虹霞彩练。牡丹江水,波涌浪翻,奔腾舒展。载历史千古,诉后人代代。盛唐渤海,断壁残垣。几多铁蹄,践我河山。沙俄掠地,并屯血溅。日寇要塞,东宁硝烟。抗联儿女,黑水白山,八女投江,谁不感叹。侦察英雄,林海雪原。盆地城廓,一衣带水,明珠璀璨。驻足江边,遥望山峦,风光无限。牡丹江赋 王 军 </b><b>文 丙戊年初</b>。 这首牡丹江赋,述说了牡丹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记述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英勇斗争的先烈历史,又为古榆苑增添浓重的红色记忆和革命传承。加深对牡丹江历史的了解和感悟。 由市政府制作的大榆树的古树名木铭牌。说明大榆树至今已有273年的历史。民间传说,这大榆树,有四百年的历史。您扫码图中的二维码,可知道大榆树的详细情况,是大榆树的身份证。 广场四角各有一方形树池计四处,取其意富贵吉祥。东边两行二十四个黑色花岗岩方石,寓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也可供游人歇息。布局构思很有创意。 前些年洪水冲垮恢复原状后,又新砌筑水泥石跺加固。 东北角的方形树池被大水冲垮后,尚未及时恢复。 古榆苑的看护员老曾同志,今年70多岁,有些事儿据他介绍。 挂个碉堡的图片作甚?扩建古榆苑公园南部的边界线以此为界。向北直到铁岭河大桥以北约300米处,都划入古榆苑公园的建设范围。(公园的名字有待建成确认) 2021年,东小屯的居民已经动迁完毕,江岸已经开始清理施工。据说,天气变暖后,立刻施工。估计今年封冻之前就能看到公园的雏形。 将刘国仲和贾振祥二位先生的照片和简介编入文内,让大家纪念他们生前为牡丹江城市建设做出的奉献。<div> 其间,我反复查询《鲲鹏古榆赋》的作者,没能如愿。显然是一位做实事不愿留名的同志。遵其原意,不再查访。记录的碑文因辨识能力欠缺,有谬误之处恭请指正。</div><div> 编写这个美篇得到高永新和张忱二位友人的帮助,深表谢意。本篇分享后友人指点,关于古榆苑的故事在《牡丹江溯流》一书中有详细描述,可阅读欣赏,本篇不赘述。 </div><div> 盼望古榆苑公园早日建成,为牡丹江再添一处即有丰富文化内涵,又有风光秀丽的美景。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