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中教育集团恒大校区给全体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理防护建议 近日,包括甘肃省内的多个省份出现了新冠疫情。为了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兰州市部分中小学相继停课居家隔离。十九中教育集团恒大校区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帮助师生做好身心防护,以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和校园安全。疫情的反复,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出行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面对疫情,除了做好科学的防护以外,还要注重心理健康,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我们的生活。 为了帮助全体学生和家长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免疫,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疫情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恒大校区特为全体学生和家长提供以下心理防护与支持建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学生篇</b></font></h1> 1.理解和接纳自己适度的不良情绪<br> 在疫情压力下,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面对负面情绪,同学们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而是去积极的理解、接纳和识别自己负面情绪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进行调节。我们应该明白,疫情的发生发展是有时间性和阶段性的,有“上坡”,有“下坡”,并终将离我们远去。 2.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br> 认真规划学习计划,尽可能保持与以往相同的作息和学习生活习惯,尽量按时作息、适度娱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生活方式维持21天就可能变成一种习惯,而坚持90天就会变成稳固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希望同学们打起精神,用常态化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让自己保持与以往一样的“充实”状态,这是最有利于让自己“安心”的操作,而“安心”是最好的免疫力。 3.多用积极信息来增加自己的心理正能量<br> 我们的恐慌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各种负向刺激,各种负面信息“强有力”地冲击我们的神经,造成忐忑不安,如果这种信息再通过网络传播或在家中口耳相传,必然形成并强化恐慌心理。因此,我们不要整天淹没在疫情信息中而身心疲惫,要多关注和分享积极信息,多看看(听听)新闻联播中的各种激动人心的画面,或者回忆自己曾经历的开心事情,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使身心重获稳定和安全感,从而 “扩展”自己心理正能量并起到心理稳定的效果。 4.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扩展积极心理资源<br> 在合理安排学习、生活的情况下,不同年龄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br>(1)和父母一起(特别年龄小的同学)选择观看视频学习制作糕点,分工准备丰盛的三餐;<br>(2)下载简单动感的健身操或舞蹈,全家一起运动;<br>(3)开家庭故事会,然后一起讨论其中的故事情节;<br>(4)一起打扫房间,将不需要的衣物整理出来准备后期捐赠;<br>(5)一起玩飞行棋、拼图游戏等;<br>(6)全家一起整理老照片,回忆美好;<br>(7)合理安排适合家里活动的体育锻炼,如跳绳等。<br>(8)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等。<br> 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轻松快乐的事情。同时,要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减少自责和内疚,放下心理包袱。 5.可以寻求人际支持,保持适度的社会参与。<br> 人际交流是有效的情绪释放途径,当你感觉不太好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人交流、倾诉,如拥抱家人,与好友分享喜怒哀乐,倾听同学的苦恼与乐事。父母、朋友、同学、老师都可以成为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安全感。居家防疫期间,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与同学、伙伴、老师等作适度沟通、交流,表达情绪,分享讨论相关问题,以获得相互的心理支持。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b>家长篇</b></font></h1> 1.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心理防护的最重要支持者<br> 首先,家长们应尽量维持稳定的情绪。我们常说:“父母拥有稳定的情绪就是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礼物”,情绪稳定的父母对孩子会产生内在与外在的巨大影响力,使孩子有安全感。父母应调整自身的情绪,平复疫情所带来的慌乱与无助,学会从负性情绪中抽离,保持稳定的情绪反应。<br> 其次,应维持家庭的作息稳定。让孩子继续生活在有规律的作息环境里,饮食方面有规律地安排一日三餐,睡眠方面有规律地提醒孩子按时休息。<br> 保持家庭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重要内容,能让家长和孩子对生活有控制感,而这份控制感能给心理增加一份踏实。 2.孩子居家自我防护可能会产生一些焦虑、无聊、抑郁等情绪<br> 线上教学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些学业压力,亲子天天在一起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亲子之间的冲突,孩子的这些心理困扰需要得到家长的涵容。我们希望家长在倾听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孩子一些心理支持,协助孩子度过这一段特殊阶段。 3.多一些陪伴,更多一些交流<br> 宅在家里要学会亲子相处,所谓陪伴,光“陪着”是不够的,还应该做孩子心灵的伙伴。在家里可以和孩子多做一些能够提升亲子关系的建设性行为:共读一本书,共写抗疫日记,一起看高质量的亲子电影,整理家庭照片,静下心来做一次深入的亲子对话,让家人坐在一起做一场生命叙事,跟孩子讨论未来的学习工作计划或生涯规划等等。即使面对“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家长也不能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落下学习的进度,更应在这一特殊时段去着力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4.合理传递信息<br>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示范的方式分享有关疫情的防护措施,例如:带头常洗手、示范戴口罩。在回答孩子有关“疫情”方面的疑问时,少用抽象名词,多用具体比喻,还可以通过插画、手绘让孩子更理解当前所发生的事件。针对七年级的孩子,应引导他们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避免谣言、小道消息的侵入,不盲目跟风,减少信息过载的不良影响。引导孩子多关注乐观、积极的信息,传递正能量。 5.把握疫情下的家庭教育契机,给孩子长远的心理资源<br> 抗疫事件给全体家长提供了极好的教育契机。家长是不是可以因势利导地开展良好卫生、生活习惯教育,生命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诚实与正直教育,信息筛选能力教育,团队协作教育,自主管理能力教育,感恩教育,甚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要知道,这些教育是过往的家庭教育中常常不被重视或薄弱的,而它们又恰恰是新时代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6.警惕孩子的异常情况<br> 家长需留心警惕孩子是否有异常的反应,必要时可以和班主任沟通,也鼓励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6fbb">教师篇</font></b></h1> <br>1.平衡多重身份,做好统筹规划<br> 老师们要在同一空间兼顾工作和家庭,要和孩子、家人争夺有限的上课设备和空间,有家务,也许还有志愿者工作,因杂而乱,因乱从而烦,这种状态就在提醒我们老师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让生活和工作更加有序,“不怕忙,就怕乱”,根据四象限原则,先处理“紧急、重要”的事,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同时合理处理关系,平衡身份,不把工作中的问题转到家庭,也不把家庭的问题转到工作,和家人沟通协调,共同努力,取得支持。 2.行动才能有效缓解网课的压力<br> 因新的授课模式,手头资源不多,工作中的难题增多了,心理压力大,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求助,依靠学校、依靠团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行动才能有效缓解压力。 <p class="ql-block">3.体察接纳情绪,找到适合的调节方式</p><p class="ql-block"> 疫情也考验了在面临危机事件时,我们教师该如何与学生一起面对,我们要比学生在情绪调节方面更快地成长,老师们,我们体验到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无论喜怒哀惧都有助于我们,比如因为有疫情,我们感到了恐惧和焦虑,我们才会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保护好自己。我们情绪管理不是简单地压抑控制,而是要在正确理解、体察、接纳自己各种情绪变化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放松训练、适当锻炼、转移注意力、与人交谈、寻找心理支持,包括制定好生活规划,不掉以轻心,也不过度恐慌,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提升心理免疫力,我们提高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才能带领学生打好这场身心战“疫”。</p> <p class="ql-block">4.用心感受学校、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关爱</p><p class="ql-block"> 希望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大家才更多感到辛苦付出的价值所在,才能感受到温暖。也希望老师们能用心感受学校、社会的支持、理解和关爱,常怀感恩之心,生活在信任、温暖和爱中,对我们打好心理战也是至关重要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疫情面前,温情尽显,感谢敬爱的老师们,这一群可爱的人时刻的陪伴,春季已经来临,共克时艰、静待花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