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蒙自碧色寨火车站以前没有过多的关注,可如今确成为网红景点,大有到云南东南部旅游必到此打卡之势,难道只是因为它是知名电影《芳华》的取景地吗?为一探究竟,我们专程从建水行车1.5小时到此游览。</p><p class="ql-block"> 这是碧色寨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从游客中心要转乘景区的摆渡车,再行驶3公里才能到达景区。</p> <p class="ql-block"> 1883-1885年,法国入侵越南,“中法战争”爆发。战后中法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云南逐渐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云南成为半殖民地化的时期,同时也渐渐地接触到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在此期间,法国人树立了两个世界性的地标,一个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历时两年,于1889年建成;另一个是连接法属越南海防至云南昆明的滇越铁路,历时9年,于1910年全线通车。全长854公里、全程有117个车站,其中滇段长465公里,63个车站。</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修成后,极大地帮助了个旧锡矿的出口,促进了云南民族工业的发展, 但是铁路并没有从个旧门口过。1915年至1936年,云南本地乡绅和民营资本家集资修建个碧石铁路,这也就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而碧色寨火车站正是这两条铁路的交汇处。</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轨距为1米,也因此称为“米轨”,而个碧石铁路的轨距只有0.6米,因此个碧石铁路也被成为“寸轨”。碧色寨这里有2个火车站台,米轨与寸轨在此换装,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滇越铁路(米轨)和个碧石铁路(寸轨)通车至此,火车站与小山村同名后,名声大振,声名远扬。 滇南进出口货物都在这里中转,繁荣一时。 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30多家国内商号,商贾云集;有云南最早的邮政局、网球场、酒店等设施;最繁忙时有2万多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里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被称为“东方小巴黎”。</p> <p class="ql-block"> 1959年10月,由于“大炼钢铁”带来的影响,蒙自至碧色寨铁路拆除,碧色寨站不再进行准轨、米轨换装业务,车站自此冷清下来。</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碧色寨站降级为四等站。</p><p class="ql-block">1992年碧色寨站客运停运。</p><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碧色寨站撤销。</p><p class="ql-block">2013年碧色寨火车站(含11处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项目开始实施。</p> <p class="ql-block"> 地路旁的绿值枝繁叶茂,似乎在伸开双臂迎接四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站台上的站牌提示我们到达了“碧色寨”,仿佛穿越般回到了100年前……。</p> <p class="ql-block"> 铁轨虽已锈迹斑斑,但它依然伸向前方,仿佛依然静静地等待着机车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碧色寨(米轨)车站</p><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地处滇越铁路(米轨)的中心地段,这幢由法国人设计的红瓦黄墙、木质百叶窗的法式建筑,是碧色寨火车站站房。有二层,由旋转式木质楼梯连接,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塔等设施。房檐是用钢架支撑,这些锈迹斑斑钢材,与法国埃菲尔铁塔所用的钢材一样,由同一家钢铁厂生产的。</p><p class="ql-block"> 1909年,滇越铁路(米轨)通车到碧色寨时,是唯一的头等站。个碧石铁路(寸轨)开通后,在这里交汇、换装,客货运输量猛增,晋升为特等大站,成为铁路运输“码头”。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p> <p class="ql-block"> 当时没有焊接技术,车站全部都用铆钉铆接起来。建筑物之间四通八达,用石材包门、窗套和墙边,在北边的黄色墙面上镶嵌着“碧色寨”三个大字,格外醒目,彰显出典雅的法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碧色寨(米轨)车站的站台</p> <p class="ql-block">“三面钟’</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米轨)和个碧石铁路(寸轨)站房正面的墙上,都安装了“三面钟”,又称“子母钟”。1910年制造,是法国钟表エ人的杰作,钟盘上用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标识时间。母钟钟面直径25厘米,面向站房里的工作人员。子钟钟面直径46厘米,其两面朝外,面向站台上的旅客。三面钟靠涡卷弹簧、卷簧,俗称发条驱动,一组机芯带动,同时运转,确保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看到的时间是一致的,不会有误差。</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人们来到碧色寨车站,都要在弥足珍贵的“三面钟”前观赏、拍照。“三面钟”也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车站的兴盛、繁华与萧条。2004年,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标记点</p><p class="ql-block"> 在碧色寨车站(米轨)主楼门槛下,有一块刻着BM149标记的石台阶,后面还有法国工程师尼弗礼士刻的一个图案。据中国和法国天文台专家考证得出:这是地球上最早的北回归线测量标记点。</p><p class="ql-block"> 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每年“夏至”当天的正午时分,站在太阳光下面会看不到自己的影子,产生“立杆无影”天文现象。2018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把碧色寨命名为“北回归线坐标点,东经 E :1032'38",北纬 N :2327'5”。</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米轨)站台对面的一排房子,这里曾是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百年水塔</p><p class="ql-block"> 110多年前,滇越铁路(米轨)或个碧石铁路(寸轨)上的火车都是蒸汽机车,每辆都有一节煤水车厢,到站后,加水添煤是常态化的工作。蒸汽机降温、火车減速都要用水,甚至助燃也要用水,把适量的水洒在煤上,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以让炉火烧得更旺。碧色寨车站最繁忙的时候,每天有80多对列火车经过,水不够用,只能增加水塔数量。水塔旁边还有刻着法文标记的百年消防栓。</p> <p class="ql-block">在百年铁轨上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个碧石铁路的寸轨小火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云南十八怪中的“火车没有汽车快”既指的就是这种小火车,由于铁路窄(0.6米),它的行驶时速只约为10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 客车厢 </p><p class="ql-block"> 个碧石铁路的寸轨小火车的后面展示了当年使用的客车厢,想当年蔡锷将军就是乘座这样相似的车厢,躲过刺杀的吧!</p> <p class="ql-block"> 1913年,蔡锷将军奉召离滇进京后,袁世凯用多种方式笼络,想让他为恢复帝制效力,蔡锷将军不从于1915年11月以就医为名到天津,后经日本、香港、越南海防,最后沿着滇越铁路返回昆明,发动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在 返回途中,蔡锷将军躲过了袁世凯的暗杀,但他的贴身副官确不幸遇刺身亡。</p> <p class="ql-block">坡上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茶桌,供人员休息纳凉。</p> <p class="ql-block">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p><p class="ql-block"> 这幢保存完好的建筑,是蒙自海关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红瓦、黄墙、緑门、百叶窗和铜锁、铜拉杆都体现了法式风格,屋顶的瓦片上有烧制时的法文还清晰可见。餐厅与厨房分开,餐厅底部有通风口和排水地沟,木质地板离地面50公分高,可以防水、防霉、防潮,冬暖夏凉,被誉为“空调房”。前后都有花园,环境十分优美,设施完备,厨房前面还有刻着法文标记的百年消防栓。</p><p class="ql-block"> 在修建碧色寨这段铁路时,中国エ人也在这里用餐。但是,每天吃饭时就会看到:外国人在悠闲地用餐,而中国工人站在外面,等到最后一个外国人离开餐厅,中国厨师才能上中式菜饭,他们才能进去吃饭。</p> <p class="ql-block">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房顶的瓦片如用本地烧制的会长出杂草,而法国烧制的红瓦片却不长杂草,可见烧制工艺很精湛。这些110多年前的瓦片,能完好地保留下来,也是很珍贵的。2013年11月,碧色寨分关员工食堂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食堂四周的连廊</p> <p class="ql-block">水塔下是滇越铁路(米轨)工程指挥所旧址</p><p class="ql-block"> 1905年,滇越铁路芷村至碧色寨这段开工时,工程指挥所就设在这里,是当年碧色寨的第一栋瓦房。</p> <p class="ql-block">哥胪士酒店旧址</p><p class="ql-block"> 1915年,哥胪士兄弟在碧色寨开起了第一家最豪华的酒店,当时是集住宿、餐饮、酒吧、娱乐等为一体的接待场所。抗战爆发后,哥胪士兄弟到越南海防避难,酒店就此停业。2013年11月,哥胪士酒店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这幢酒店属中、西合璧的建筑一共有三层,地下一层是酒窖,地上一层是厨房,二层是餐厅和客房。</p> <p class="ql-block">百年红土网球场</p><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米轨)开通后,伴随着法式建筑、西方文化的到来,孕育在法国、诞生在英国、普及与形成在美国、当代盛行于全世界的第二大球类运动_法国网球,也随之来到了碧色寨。法国人在文里建成了长29.3米,宽16米的网球场。当年在建网球场地时,当地红土的吸水性和滲水性达不到要求,为此,法国人从意大利运来红土铺在球场上,做成接近标准要求的红土网球场。当时周边的很多有钱人,还专门坐着火车来看外国人打网球。据说,当时用的网球,也是就地取材、用自制的藤球。经文物专家考证,当年是云南省乃至中国的第一块红土地网球场。</p> <p class="ql-block">个碧石铁路(寸轨)碧色寨车站</p><p class="ql-block"> 个碧石铁路(寸轨)碧色寨车站房,是由云南人自主修建的,在门窗上都有中国元素。房子两边的山墙上用了园形窗子,明显区别于法式百叶窗;一年站除了有站长室、候车室、三面钟、水鹤等设施外,还增加了机车调头转盘、机车维修库、材料厂等配套设施。</p> <p class="ql-block"> 个碧石铁路(寸轨)是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铁路,采取边筹款、分段修建、分段运营。在碧色寨车站,个碧石铁路的寸轨与滇越铁路的米轨奇妙地交汇、换装,在世界铁路历上也是一大奇观。2013年11月,个碧石铁路(寸轨)碧色寨车站站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车站铃</p> <p class="ql-block">老屋</p> <p class="ql-block">另担房</p><p class="ql-block"> 铁路火车站都有方便贮存、转运物资的另担房,个碧石铁路火车站房对面这幢破败的石砌小屋,就是当年十分繁忙的铁路货运另担房。建于1915年,主要用于堆放货物、物资邮寄和转运,使用了50多年以后,在文革时期受到破坏。</p> <p class="ql-block"> 站在另担房前面,你会发现房子的石阶高约80公分,主要是便于エ人装货、卸货,也是エ人休息的一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寸轨机车调头转盘</p><p class="ql-block"> 由于个碧石铁路寸轨路基不能与滇越铁路路基接轨,所有经个碧石寸轨运送的物资至碧色赛后须重新转运到滇越铁路米轨机车转出,而个碧石所有机车必须站内调头原路返回,在碧色寨寸轨火车站内设置寸轨机车调头转盘,以便机车按原路返回。</p> <p class="ql-block">电话机模型</p> <p class="ql-block">“水鹤"</p><p class="ql-block">110多年前的火车都是蒸汽机车,每辆都有一节煤水车厢,到站后加水、添煤是常态化エ作。蒸汽机降温、火车减速都要用水,甚至助燃也要用水,把适量的水洒在煤上,燃烧时水分解产生氧气会让炉火烧得更旺。在个碧石铁路沿线有16座水塔和加水用的17个“水鹤”。是一根呈“ r ”形的水管,高4.5~5米,直径30厘米左右。顶部有一根管子伸出来,如手臂平伸,更象“鹤嘴”高扬,可以360度旋转给机车加水;又因其外形美观,形似鹤嘴,人们形象地称为“水鹤”,也成了铁路沿线车站上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个碧石铁路寸轨机车维修库</span></p> <p class="ql-block">铁轨的道岔</p> <p class="ql-block">员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铁轨压路车</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唯一一条商业街,干净有序,多卖些和景区相关的商品,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大清邮政总局碧色寨分局。</p> <p class="ql-block">蒙自大清邮政总局碧色寨分局</p><p class="ql-block"> 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到碧色寨,蒙自邮政总局也设立了碧色寨邮政分局。在办理邮政业务的同时,还代收货款、代售印花税票、代付军人抚恤金等业务;</p><p class="ql-block">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昆明邮政分局改为总局,蒙自总局改为分局。开通了昆明一宜良一开远一蒙自一碧色寨一河ロ一越南老街一河内一海防的国际火车邮路,水路邮件转运处撤销;</p><p class="ql-block"> 1921年,个碧石铁路分段通车,同时开设了邮运业务;在抗战期间,碧河段火车邮路全线中断,改为步班邮路;</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16日蒙自解放,逐步恢复了火车邮局;</p><p class="ql-block"> 1951年,碧色寨邮局拆销,改为邮电营业处;</p><p class="ql-block"> 1959年改为邮电服务点,归草坝邮电支局管辖;</p><p class="ql-block"> 1986年撤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77年间,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当年的“限滇省贴用”、“法国客邮”、清朝邮票、民国邮票,盖有“滇越”、“个碧”、“蒙自火车”的邮戳和邮品,也成为见证碧色寨邮政局辉煌岁月的史料和珍品。</p> <p class="ql-block"> 游览最后,在景区吃一碗蒙自负有盛名的"过桥米针"和“炸豆腐",做为结束。</p> <p class="ql-block"> 游览后感慨许多,蒙自碧色寨因路而兴,后又因路而衰。最终随着《芳华》等影片的热播,再一次走向人们的视野。如果人们只是为了“打卡"而远道而来,我到希望人们能在此地能真正地感受一下碧色寨的这百年史。</p><p class="ql-block"> 畅游古老神奇的碧色寨,品读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的历史文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悟沧桑巨变。</span> 在这里有多少故事发生,就有多少痕迹在这里留存。</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