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孟祥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 时任原步兵第615团政治处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序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部记录军队基层政治工作的画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部以我们615团20世纪70年代驻守北疆执行戍边任务为背景,以部队政治工作为主要内容,以一组珍藏40多年的黑白新闻照片为主体编辑而成的画册《绿色战歌——留在天边的那一抹绿色》(以下简称《画册》)终于成书了,可喜可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画册》编著和摄影者王东强,曾是我团政治处报道组摄影员。他196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伍之初在我团文艺宣传队从事创作和演出,继调团政治处先后负责新闻报道和保卫工作。1976年调69军政治部保卫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强热爱摄影工作,热爱615团,同战友们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对自己在615团成长历程念念不忘。他出于对615团领导和战友的热爱和思念,把珍存40余年的摄影资料精心编辑成《画册》奉献给曾经朝夕相处的部队首长和战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强于1973年初至1974年初从事新闻报道,在他拍摄的几百幅照片中,其中50多幅曾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这部画册所收录的黑白照片,有一部分就是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部画册所收录的黑白照片,大部分是东强在1973、1974年拍摄的新闻照片,其中50多幅曾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画册中的文章也是东强有感而发,同时选用了战友们微信交流的一些文章、诗歌。整部《画册》除首尾分设“前言”“后记”外,主体内容依次设置为“塞外戍边”“军魂永驻”“草原放歌”“战友情深”四大部分,收载各种图片300余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些年深日久的照片虽然已经陈旧泛黄,却是部队扼守北疆工作生活的真实记录,冥冥之中促使我再次回忆起40多年前团政治处干部战士的热血时光。当时,部队处于随时准备打仗的高度戒备状态。615团驻守在预设战场最前沿——内蒙古集宁市南部的丘陵地带。部队驻地分散,且没有营房和基本生活设施,条件异常艰苦。与此同时,还担负着临战训练、国防施工、军民联防等繁重战备任务。于是,加强党在部队中的思想和组织工作,用毛主席军事思想教育和带领广大年轻官兵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敢打必胜信心、勇于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便成为政治处的中心工作。为此,所属各部门几乎天天要翻山越岭深入到连队驻地、军事训练场和施工现场,通过与基层指战员“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施工、同学习”,发现问题,统一思想,树立典型,总结经验,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这支从不言苦、蓬勃向上的政工队伍中,报道组一直是出成果、出人才的先进单位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强同志即是我团新闻报道工作的优秀代表。为了配合部队宣传教育,他每天背着相机走十几公里山路去连队拍照,傍晚回到那间弥漫着浓重药水味道的狭小暗房,从调配药液、冲洗底片、扩印照片、编写图片说明到最终形成报道稿件,常常忙到深夜。第二天早饭后,又背起相机走在去连队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提高摄影技艺,他学习摄影理论,积极探索多种摄影技法并大胆实践,在这本画册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不常用到的追随拍法、大逆光拍摄、剪影效果等充满艺术性的新闻照片。他在乌兰察布日报社学习期间,还到全国企业典型——集宁电焊条厂以及集宁市中小学运动会拍摄照片,为推进地方新闻报道工作做出了贡献。这段工作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和军队院校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精心编印的《画册》积攒了丰富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画册》所收录的这些新闻照片构图简洁、造型典型,大多具有较深刻思想性和较高艺术性。有些作品如《老虎山上讲传统》《我是校外辅导员》等等,皆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佳作,曾两次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和乌兰察布盟艺术摄影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记得1973年盛夏,他一个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上集宁市展览馆对面六七十米高的大烟囱,在烟囱顶上拍摄了现在绝无仅有的一张集宁市区鸟瞰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部《画册》中的多篇文章是东强多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感悟后的有感而发,文字表达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字里行间蕴含着保卫祖国豪情和军民鱼水温情,准确地表达出我们615团官兵的真实心境。这些文字正是东强的真情流淌和心血凝结,没有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是写不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闻照片是自然界和人的生活状态的真切记录。用现在眼光看这部《画册》主题及其收录照片,我觉得可以这样评价:《画册》以新鲜、真实、生动、感人的图像,多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当时部队积极备战的工作状态、灵活多样的政治思想教育形式以及与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守卫祖国北疆的鱼水关系,它蕴含着一种历史沧桑,更饱含着军人的无私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光荏苒不复返,光景尽收相册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都有在615团戍边卫国的经历,有的战友甚至将大半生时光和血汗都奉献给了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这种难以磨灭的记忆永远激励着我们,且随着岁月流逝愈加历久弥新,催人奋进。每每翻看这本画册,我们就好像又回到过去,唤起内心深处对那段岁月的崇尚和赞美;也让我们得以重温共同走过的艰苦历程和经历的喜乐哀愁,你还可以读出作者寄托在每幅照片中的情思与梦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五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于石家庄寓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孟祥恩,1940年8月生,河北省枣强县人。曾于1974年任原步兵第615团政治处主任 、1978年起任副政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未完 待图文摘自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