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了文化市场,而且缓解剧团的经济危机。与当时某些剧团‘不演不赔,多演多赔’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为省级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万人空巷的张巧珍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余茝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我不喜欢平平淡淡,总想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人生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张巧珍</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实话,在中国历史上改革成功者的确鲜见,相反,绝大多数均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败而告终,如商鞅、秦穆公、桑弘羊、王安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名记者杨扬在湖北日报发表文章后,既为张巧珍走上领导岗位擂鼓助威,又表示以上深深的忧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革者们究竟干了些什么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开放的潮流滚滚向前,涤荡着文化艺术事业旧有的体制,作为湖北主要地方戏之一的楚剧,已面临危机四伏/楚剧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伴随经济改革大潮,摈弃不适应的旧体制才能走出困境。知名期刊《世纪行》2005年第9期发文如此概括省楚改革前的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省楚剧院副院长、承包团副团长袁希治也幽默地作了补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承包团蛮不好搞,有人下海经商,武场提出集体辞职,十八头牛也拉不回,演出开不了锣。又有演员不应聘,他的角色必须换人,这样就得天天排戏。好不容易联系好一个演出,又遇到剧团对面搞基建,土石方把进出的路阻了,叫你出不去进不来。好比一开张遇到了“拦路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在写新官上任的时候,总少不了形容三把火,三板斧之类,张巧珍却遇到了三个“拦路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个不是土石方,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什么坏人,而是她的同事、人称“张巧珍专栏作家”的本书笔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导火线是一个通知。一天,巧珍的爱人李鸿钧在团部大门口拉住笔者的手分外热情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易作家,巧珍请你明天上午8点开个会,有重要事情商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不去呢?笔者陷入沉重的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本才疏学浅,却乃剧团编制上唯一编剧。“出门上锁,进门上栓,来得最早去得最晚,一年到头不是赶会演写现代戏,就是下生活。”此乃袁希治形容他的名言,其事业心之强可见一斑,算得上是楚剧的忠臣孝子了。巧珍盛情相邀,无外乎是为承包团组班的事,按说名人赏识正是笔者大显身手之时,当欣然受命并肝脑涂地的了。但文艺体制改革伊始,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生巨变,先糊里糊涂成了富余(下岗)人员,后推推搡搡被团党委任命为中国少年科学奖基金会书刊经销部总经理,出色完成承包一年书店任务后,因了事物自身的逻辑和惯性,同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顺理成章办了停薪留职自行创业,在汉口文化市场开办了易俗书社。对于张巧珍伸出的这个“橄榄枝”,如果用一句歇后语,那就是正月十五卖门神——迟了半个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完会的第二天,李鸿钧在大门口又拦住笔者,不无埋怨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老易你、你昨天,唉!巧珍回家后哭了一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论笔者跳槽的原因是何等正确,但从楚剧看难免有“叛徒”之嫌,作为一个文艺专业人才,国家培养你几十年,还送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了,为什么不能坚守?也许这正是笔者大半辈子以来难以释怀的心结,更是历时逾十余载,采访逾百人,百折不饶地撰写本书将功补过的内心隐秘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幸亏写戏的在戏曲团体不过是打杂,况演员出身的编剧一“砖”多能,逃脱不了跑龙套的宿命。走了就走了,无伤大雅,充其量只是过个案。但紧接着出现了成整建制的集体拒聘,那问题便严重了。如果说李鸿钧反映情况属实,那么就是新官上任第一哭。但毫不客气地说,叫张巧珍哭的事那是老鼠拖葫芦——大头还在后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玩灯不怕打破锣。戏曲界行话演戏也叫开锣,戏演完也叫幺锣。虽然,打击音乐组成的武场在等级森严的旧戏班,其地位摆在末位,但打锣是演出制造氛围的灵魂,是最有震撼力的活广告。可见锣是须臾不可少的,对打锣人更是不可小觑的。否则叫你停摆没商量。这便是张巧珍遇到的第二个“拦路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毋容置疑,承包团成立使人心浮动的剧团仿佛打了一针安定剂,给绝大多数人带来重新上崗的希望,甚至大有使饭碗失而复得的机会。但剧团并非真空,时代改革的大潮汹涌澎拜,对人的思想不无影响。更何况,那是个“孔雀东南飞”的时代,人心思“奔”。想当万元户大有人在,去深圳“打工”已蔚然成风。剧团乐队出了爆炸性的新闻——打大锣的小丁带着两名同事不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连小组长都没有当过的团长张巧珍,上任的第一天,不免有失观(官)瞻,贻笑大方。最好不过的形容是八个大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她一走进办公室,手颤抖,心砰砰乱跳,好像有上百双眼睛盯着,几乎天天没睡过安稳觉。她的官感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心里酸然。当巧珍听了上面的集体拒聘的消息不寒而栗,大为震惊。要知道,打大锣的小丁的父亲丁元啟乃楚剧大师沈云陔的打鼓佬,岳父又是名满荆楚的表演艺术家关啸彬。二位元老一生对剧种忠心耿耿,功勋卓著。作为名门之后,当然是楚剧“家”里的人,你自己不爱“家”怎叫别人爱?自己不干怎叫别人去干呢?子承父业是传统,倘不一代一代往下传这个“家”不就垮了?对!死活要留住,先必须稳住这个头。于是,从艺数十载从未求人的巧珍,亲自上门学做思想工作。尽管她苦口婆心,如上的老套好话讲了几箩筐,多次追问辞职的原因,怎奈青年人支支吾吾,但去意已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1月20日,笔者采访退休后的丁伟时,他歉意地笑了笑后,终于吐露了当年不肯透露的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跟张老师还蛮好,我对楚剧也深有感情的。但87年评职称,我们武场全部剃了光头,三个没一个评上。其实这事与她无关。工资21.70元(月),生活困难。就和戴忠文(铙钵)、别军(小锣)都不干。张团长找我们谈话,我们那时年轻,有点意气用事吧。后来我去学开车,开的士一天能赚一二百元;戴宗文在外面打架子鼓收入也可观;别军调省图去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人言,“新官不理旧账”。历史遗留问题与张巧珍毫无干系,可以不理。但,作为继任者你不理也得理——叫你吃不完兜着走。再说,人家做梦的通道一旦被堵死,就意味着恩断义绝。人走了不可怕,心走了后患无穷。一人走了不可怕,走的人多了,就意味着离楚剧消亡不远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承包团领导班子引人瞩目。尽管张巧珍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叫人热血沸腾的宏图远景,更没什么治国安帮文韬武略,但有坚强的集体,有老中青组织起来的领导核心和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他们除了唱楚戏百无一爱,更百无一会,但有的是对事业的耿耿丹心。宛如应聘条件的第一条所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中央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有良好职业道德,有为事业奉献精神”。这65名兄弟姊妹,在剧种风雨飘摇的时候,紧紧团结在她的周围,命运与共,生死相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承包团领导班子成员是:党委委员、团长:张巧珍;副团长:易佑庄、袁希治、闵运时;荣誉团长:熊剑啸。值得一提的是,年事已高的原老团党委书记和付团长陈建华及夏文清,分别在承包团任职,前者为书记,后者为顾问。他们实行分工负责制,由副团长抓创作、演出和经营管理;张巧珍抓总并分管人才引进、剧目更新、职工住房、职称评定等工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巧珍开始学做管理工作。其底功帮了忙。她曾是读“毛著积极分子”,许多毛主席语录烂熟于心。而今在为难之处,如“我们要相信群众,我们要相信党”等等教导,都成了她执政的方向盘。她懂得为稳住人心,必须走群众路线。有一次,在花山公社演出前,张巧珍找演出队副队长杨启旭促膝谈心,开头谈自己为二儿子的婚事如何着急,接着又问他的姑娘年龄多大,然后话锋一转,热情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兄弟,你是队长,要把乐队带起来搞好。我有蛮多不懂的,请你们多担当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杨是个聪明人,听了她的话心里十分暖和。笑着对笔者回忆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张巧珍当了团长后,经常做別人的思想工作,说话的水平还蛮讲究艺术性,以与我结亲家为由,实际上是要我把工作搞上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经巧珍多方努力终于把武场人员凑齐。大锣一职,先请退休的刘松柏顶几天后,聘任了从戏校京剧科毕业的田正平接班。铙钹和小锣,只好让两位作曲家胡继金和张纯分别兼任。剧团演出这才开始正常运转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言,龙行云,虎行风。第三只“拦路虎”的虎威兴起一股狂风,直教紫阳湖周天寒彻,浊浪滔天。事实真相存疑待考。使承包团又一度“停了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连续串“虎”威的打击下,使本来情感脆弱的巧珍一度崩溃,埋藏心底的自卑心理故态复萌,记者关于改革失败的话在耳边犹响,眼看回天无力,思想出现动摇。巧珍的一位闺蜜见她满脸的憔悴心有不忍,巴心巴肝地发出规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唉!一个烂摊子么样搞得好?巧珍姐,过去是人家抽你的脑壳摇,现在你要去抽别人的脑壳摇,何苦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团长听了跑到省文化厅大哭一场,坚决恳求辞官。恰如楚天周末报1989年5月20日“昔日小白菜,今天女团长”一文披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你(张巧珍)不是为自己缺乏管理经验,而偷偷的哭过好几回吗?你说你并非想争一官半职,而是想干一番事业。只要对方愿意干事业,你可以不当这个团长。但你作为楚剧团省的法人代表,是经过公证处公证的,白纸黑字不可更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阮副厅长一番循循善诱,又是批评又是开导,润物细无声,说得巧珍破涕一笑,非但辞官未成,反而虚心认错。然后擦干眼泪回团继续革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根据湖北省文化厅《关于加快和深化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见》,巧珍痛定思痛地认识到,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从为群众办实事入手。积极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活动。最大限度地发展艺术生产力。再次开会宣布建团宗旨一二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支队伍:建立一支青中老三结合高水准的演出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名新秀:培养出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青年演员2-3名,更新剧目3-5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件实事:门面(房)出租,承包书刊经销部,分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巧珍面对剧团过去遗留的职称、房子、职工家属的户口等棘手的老问题,她先进行调查研究。从这边五楼爬到那边六楼,三番五次家庭走访,了解民情,关心疾苦。然后以身作则,主动让房。原分给她住的三室一厅较小,又是接近“顶天立地” 的楼层。朝向也不好,夏热冬冷,凡去她家采访的人说,这房条件太差,但巧珍要求自己生活水平向下看,从不提困难。此前,政协周主席告之常委可申请公办用卡用煤气炉,可她就是不开口;当领导问她住房好不好。可她每次总是说“好。”承包团分房小组的陈正清(原前团党委副书记)、罗顺英(原前团妇工委员)等人,考虑新盖的宿舍楼即将竣工,想给巧珍换面积大一些的新房,但她始终不回应。最终按前任领导的既订方案办,坚持把新房分配给导演、作曲和主要演员。尤其是对乐队主要演奏员杨启旭和彭士春等人,在已有三室一厅的条件下,为照顾其老人,又分给了一间十多平方的一室一厅小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虽说张团长上任没有三把火,但她不以权谋私的清廉之风,却也送出火一般的温暖, 显示了新班子务实勤勉的新气象,给大家带来新的期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张老师为这个剧种做了很多大好事,先当伯乐,后当人梯。我和我爱人王红敏,都是她引进来的,又一个个教戏,一个一个提携。她不愧是大家永远尊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舞台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陈常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不是我不爱我的身体,不是我不爱我的徒弟。我只是更爱我的衣食父母,更爱我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他们今年看了,也不晓得明年还能不能再看我的戏。再说,农民的钱来之不易,那是血汗换来的,我们必须用血汗去换。就是冻死、累死也心甘情愿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张巧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22px;"></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中国戏剧史》指出:当代戏曲,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演出的场地、数量,均无法与当年为生计而奔波的民营剧团相比——不知不觉地滑向自己的反面。丧失了对百姓的亲和力,愈来愈脱离芸芸众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坚持文艺服务方向不动摇。承包团为严格履约,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保证演出质量,把硬指标定在150场/年。为节省政府开支,破除“大锅饭”带来“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弊端,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大胆探索,制定了合理的经营模式和奖惩机制。他们的做法是:实行“补贴大包干”,财政只拨67%的人头工资, 33%的工资和其它福利由演出利润发放。如有剩余则按50%添制服装、灯光,50%作为参加演出员工演出费。演出补助费分三档:主演:2.70元/场;主配:2.50元;次配:2.30元。乐队也分三档,但每档与演员少0.20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据湖北广播电视报1992年6月7日《坚强的文艺战士张巧珍》载:1990年12月27日,承包团赴大冶县履约演出前,智障儿李可十几天流浪未回家,做父母的到处寻找,巧珍偶遇风寒卧床不起。班子成员为此着急上火,有人建议演出延期;有人认为有钱不抓不是行家;还有人为更换演员而发生了争论。张团长听了沉吟半晌,做出果断回答,钱肯定是要赚的,但一切向钱看也不对。要是个人的事我真的不想去,但合同不能改,要诚信守约,如果说话不算数,今后恐怕我们就要喝西北风了唦。于是,她硬着头皮从床上爬起来,脖子一仰吞下自备药,強打精神参加战斗。演出结束后,担心儿子归心似箭,寒夜沉沉,大雾漫漫,凌晨两点多钟才赶回家中,儿子依然音讯杳无,不禁失声痛哭起来。28号在家休息时,突然有人报信说,李可奄奄一息躺在阅马场路边的树下,她和丈夫赶到一见,巧珍晕倒了。只见儿子衣不遮体,蓬头垢面,身上长满疥疮,发出难闻的气味。他们赶忙弄回家给孩子洗澡换衣。由于他神志不清大便在床,整整折腾了一夜的巧珍第二天照样参加演出。尽管她活的又苦又累,但只要一上台就来了精气神,听到观众的掌声把什么都忘了,心里是满满的甜。采访毕,张巧珍对着记者吴君笑了笑,倾吐了从艺30多年最深的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我不喜欢平平淡淡,总想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人生价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湖北,提到楚剧的人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皇帝的姑娘不愁嫁。要想接班子唱灯戏,尤其是省里的大牌出场,抢名角现象时有发生。那时文艺界流传:“不要你演几百场,只要你到北京拿个奖。”但是,张巧珍团队却一反常态,在服务理念上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一反重城轻乡,重上轻下,重参赛轻演出的倾向。他们认识到要创新,不能翻身忘本;要发展,不能见异思迁。戏曲的真主人是农民,楚剧的根在农村。如果说过去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正好相反。眼下首要任务是返璞归真,还戏于民。在服务态度上,改你接我请为反客为主;改等客上门为送戏下乡,把当时流行口号“上山上到顶,下湖下到边。”变成真实的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大年初三,张巧珍决定舍近求远,打前站的胡振庭远赴洪湖新堤,一口气签下6个点共12场的演出大单。这里不仅是当年贺龙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而且是楚剧扩张的战略要地,它与三县一省接壤,一点打响,必然轰动四方。在这里发生了可歌可泣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说,“是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他们的习惯是:含笑告别繁华闹市,离开父母亲人,自带行李住民房滚地铺;自备炊具自办伙食;住最廉价的小招待所,有时还滚台板,大家乐而受之。张巧珍的习惯则更多。虽是名演员,团长,但她因讷言而愿少说多做,凡事都以身作则,吃苦带头。如拆台、装台之类的重活、累活也不示弱,抢着抬衣箱。有时徒弟见她累了,逼她回招待所休息。一转眼,她又出现在后台,或端茶递水,或给人披衣忙个不停。难能可贵的是,但凡演出对观众做到完全、彻底两个极端。据说,这类亊在武汉也时有发生。巧珍每次演出前几天,全家进入“战备”状态。老人回避,孩子肃静,丈夫让房,闭门谢客,俨然一种神圣感。此时她似脱离俗世凡尘,不食人间烟火,旁若无人地进入戏剧王国了,偶尔回到人间。下乡亦如此,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去到剧场或草台察看一番,熟悉环境;开演前三小时开始化妆,宁可不吃不喝也要做到“戏扮三场不误”。冬天用冰冷刺骨的胶水往脸上贴片,为她化妆的傅连生冻得浑身发抖,牙齿打颤,她却面不改色,精雕细刻不化出美感决不罢休。她深深记得梅兰芳先生说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演戏,除了要演得像以外,还要演得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巧珍从不哄人,愿把自己最美的形象献给观众。其实,话剧以真实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戏曲则是以美为最高理想。这正是中国戏剧美学显著的审美特征。张巧珍把观众当亲人,做到演出不分官民、城乡、观众多少、天气好坏、收入高低五个一样。哪怕北风吹得吼,她照样单衣薄衫上阵,照样一板一眼,满宫满调的甩起来唱。这一切习惯源于什么?作为楚剧的当家花旦,人皆说她唱得好,但只对了一半。她不光会唱,还会做,不光做戏,还会做人。因为巧珍把老师——沈云陔和前辈的教诲牢记心坎里,融化血液中,落实行动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老老实实演戏,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清清白白做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还有另外一种习惯——鲁迅说:</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对于极小的一点改革,也无不加以阻挠。”</b><span style="font-size:22px;">况打破“大锅饭”的体改,自共和国成立以来实属首次,难免出现巨大阻力。个别地方和一些人出于不适或者客观上的“一刀切”造成的不足,反对有之,批评有之,诋毁、谩骂者亦在所难免,引出社会不谐音。此时,上级领导及时予以关怀。除前党委书记陈建华坐镇指挥外,继而,省文化厅又任命年富力强、《湖北戏曲概览·楚剧》之作者刘开芳,为省楚常务副团长前来专抓创作,协助巧珍开展工作。这样,使这首屹立潮头的小舟,在大风大浪中稳把方向盘,乘风破浪,奋然而前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堤首场演出是露天剧场。那日天气寒冷,但丝毫阻挡不了群众看戏热情。年前,“‘活李双双’来了!”的喜讯便传遍了十里八村。当打闹台的锣声响起,地动山摇,远在数十上百里的外县、外省的男女老幼,穿着节日盛装欢天喜地赶来。顿时大集小镇万人空巷。露天广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打炮戏自是张巧珍领衔主演《罗帕记》,她步出九龙口方一亮相,如惊鸿一瞥,惊艳全场,尚未开口就迎来“爆头彩”。丝竹悠悠,天籁飞扬。偌大的广场寂静无声,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霖滋润心田。恰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人们在享受演员艺术魅力的同时,在审美愉悦中,也不知不觉地沐浴了戏曲传统文化的“甘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怨天公不作美,小雨飘落下来。此时,正在草台演唱的巧珍衣著单薄,可发自灵魂深处的迓腔珠圆玉润,行云流水一般。观众似被这磁性般的楚音牢牢吸住,沉浸在她明丽甜美的咏叹声中,如醉如痴。尽管人人几乎成了落汤鸡却纹风不动。有一干部爬上台,向正在演出的张巧珍用手势示意停演。巧珍依然专注于角色的一招一式之中浑然不觉。那干部急了,跌脚地示意叫停,被观众一声低吼,他只得悻悻下台。这一瞬,被巧珍下意识地看到,更加专注地投入角色。雨裹着雪下得越来越大,她的脸上流动着串串水珠,戏装全湿了,彩鞋进水了。手腿发僵,身子瑟瑟发抖,但一颗滚烫的心,伴着满腔沸腾的热血,仿佛驱逐了风雪。那一刻,痴迷的观众不知是被剧情感染,还是被演员忘我的精神打动,泪水与雨水交相辉映,台上台下心心相融,共同谱写一出演员与观众的血肉相连,鱼水情深之歌,感天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翌日,巧珍因受风寒胃病复发,嗓子因疲劳过度出现充血。医生曾多次警告她:不要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地方演唱,尤在女性经期和孕期嗓子使用要适度。过多打封闭(针)会产生激素,对身体会留下后遗症。同事们劝她休息换人演出,她执意不允,针照打不误,并确保精气神十足地献艺。接着病情恶化,连续几天咯血不止,经领导研究决定:角色由徒弟顶替,立即住院治疗。巧珍本来已经点头,但还是放心不下。尽管为这事曾得罪不少人,仍然屡教不改。有人误以为她不培养青年,甚至也有“独霸舞台”的指责。其实作为一团之长,她考虑的主要是农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戏票由60年代至今,从0.25元——2元/人,包场演出费从400元——1200元/场不等。观众掏钱看戏是要是有质量要求的。历史上因临时更换演员而遭观众闹退票的事屡见不鲜,老师们都曾闹得下不来台。在农村长大的张巧珍,尽管有时不会讲大道理,但从良心上有条天规不可触碰。即对农民的事千万马虎不得。然后巧珍婉言谢绝大家的好意,除一场由学生顶替外,她坚持带病主演了整整11场。图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于获梅花奖者月补四千元,加上工资便相当可观了。领导打算给她提高报酬时遭拒。在大讲多劳多得分配原则的承包团,作为身兼数职的张巧珍,干活一人抵两。如按原则办完全可以给她发双倍奖金和工资。然而,整整三年除工资照旧外,演出费始终只取4元整/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演出后,有学生生气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巧珍莞尓一笑。解释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不是我不爱我的身体,不是我不爱我的徒弟。我只是更爱我的衣食父母,更爱我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老人,他们今年看了,也不晓得明年还能不能再看我的戏。再说,农民的钱来之不易,那是血汗换来的,我们必须用血汗去换。就是冻死、累死也心甘情愿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有意思的是在有的地方,当承包团演到最后一场时,群众按当地习俗,向演员表心意。自发地主办送腰台活动,点万字头的鞭点,敲锣打鼓抬着礼盒,捧着鲜花涌入台口。乡亲们不仅送土特产,还赠一面上书:“不忘农民的剧团”的大红锦旗。一张张热情的笑脸,写满淳朴真诚,一双双粗壮的大手,显出重情与果决,热泪盈眶的张巧珍说不出话,只一遍遍打躬作揖,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啊!欢声笑语响彻大地,半天夜空红彤彤,似绘出一副五谷丰登的吉祥图,更像奏响一首雄壮有力的社会主义好的颂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见无论一个剧种兴衰成败,还是一个演员功名得失,都与民心息息相关。戏曲危机说到底,观众危机才是问题的实质。任何艺术或个人,一旦脱离了群众,背离了市场,恐怕离末日也就不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国家建设中心转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许多戏曲剧种被淘汰,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尚有367个,至90年代初仅存200多个。我们全省县以上专业楚剧团原有28个之多,业余楚剧团更是如雨后春笋,无以数计。到1989年专业楚剧团却锐减只剩16个。为此,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提出战斗口号:“挺住意味着一切,坚守昭示着永恒,誓将越剧进行到底”。省楚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也英勇提出“振兴楚剧”;当多元文激烈竞争期,大多戏曲团体要么“捧着金饭碗讨饭”,要么“陪了夫人又折兵”,楚剧不说门庭若市,却也坚挺依然;当有的从业者悲观失望,见异思迁,承包团大搞机制创新,实行名角挑团制,焕发出一派生机;当开放之初,美国大片甚嚣尘上,港台歌曲满天飞,大多明星销声匿迹或改换门庭时,张巧珍们却屹立不倒。有人不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什么张巧珍的观众,铁杆粉丝那么多?为什么不少人拜她为师或为干娘,并由这些青年组成业余楚剧演出团(队)票房还不错?为什么武汉有的公园和街头老年楚剧演唱打赏活动中总离不开张巧珍的剧目?为什么根据她的唱腔灌制的7种唱片、9种盒式磁带还出现盗版?许多还屡禁不绝?为什么不少土豪把她当香饽饽,千方百计高价挖她去走穴演出赚的盆满钵满?为什么楚剧在湖北长盛不衰,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一支独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这一独特情景,一位知名作家称之为:楚剧史上的二度梅开——“改革大潮中的张巧珍现象”。笔者以为,这原因也许还包含四个闪光大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爱、戏 、如、命——她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及无私奉献精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6月,笔者采访了省楚前副团长陈升宝,他回首往事,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前剧团的症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团最大的特点是‘五世同堂’,由如下五拨人组成:熊剑啸、李雅樵老市楚名老艺人;吴昭娣,肖毅勤,张巧珍市楚中青年;严珊君省戏校;彭青莲剧团训练班;刘丹丽艺校的。宽广的舞台,其实空间很小,容不了几个人。老中青都要上,顾了老的得罪小的,顾了小的得罪老的;顾了这一拨,就得罪了那一拨。矛盾永远存在。实事求是的说,张其祥(前团长)动了蛮多脑筋,还是没有解决好。总在变,总有矛盾,年深月久积累起来的矛盾一触就爆。剧团对张巧珍是既把她当人又没有把她当人。这不是哪个人为的,是客观原因造成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拔擢新秀,塑造未来。承包团为了改变“五世同堂”人才的窝工现象,遵照省文化厅副厅长阮润学提出:“要建设好省楚剧团,首先必须做好演员队伍从老、中、青过度到青、中、老的战略转移”的指示精神,在出人、出戏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精品力作。据不完全统计三大五小。三大:《悠悠柳叶河》《思情记》和《东方税官》;五小:《小裁缝》《赵玉贞装疯》《小户迎宾》《贺端阳》《打豆腐》等5台小戏。又大胆引进和精心培育出一批青年才俊。如:刘丹丽、彭青莲、詹春尧、陈常喜、刘家军、王红敏等。后来,他们不仅成为新生代的中坚力量,有的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楚剧的顶尖人物了。没有梦工厂,哪有楚天夜空的群星璀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抓戏?仅举一例,以便管中窥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0年,黄冈知名作家熊文祥,根据黄梅时装戏“张二女私情”改编的楚剧《思情记》,愿把剧本献给楚剧。问题是省市几院团中,有的档期无法安排,有的专家脑壳摇得像货郎的鼓——并不看好。作者辗转求助于省楚常务副团长刘开芳,因为楚剧艺术节召开在即,正为剧本犯愁的老刘与巧珍慎重研究后,决定《思情记》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立项投排。对于剧中的主角二妹,演了一辈子张二妹的她,高兴让青年新秀刘丹丽上。一个戏的成败,领导的重视和观众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所以彩排前老刘向巧珍建议,你是名家,去省宣部请邓泽民副部长来审查,非你出马不可。巧珍听后,虽说性格内向,向来不善外交,但欣然前往。殊不知闹出个大笑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一向讲究仪容的巧珍早早起床,免不了照例打扮一番,照例穿上高跟皮鞋,正要出门天降大雨。当然没有专车,按说叫个的士理所当然,反正可以报销。但她“抠门”是全团有名的,何况剧团本来一穷二白的,何必浪费唦?于是拿把雨伞去挤公汽了。搞笑的是,因天雨路滑,巧珍请到邓副部长返回时,在院门口土石方处不慎摔了个“硬抢背”,搞得活像个泥巴人。当老刘问及时,巧珍不好意思地诉说,笑着、说着,戛然失声,急忙转身擦泪。为什么哭?老刘后来分析道,世上哪个演员不想演戏?何况她在《追报表》拍电影后,17年没有一个真正打响的戏,心里当然急。谁知好不容易盼来由她主演、准备参加首届艺术节的《血溅鸳鸯镜》,排得好好的又突然下马。46岁的人感到岁月的屠刀篡改了容颜,世界属于青年。大抵有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伤感和委屈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1年2月11日,《思情记》彩排大获成功,受到省市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1年4月,《思情记》在孝感召开的湖北省首届楚剧艺术节演出再传捷报,一举囊括主演刘丹丽、陈常喜、创作、演出、导演、音乐、舞美六项一等奖。省委书记关广富给予高度评价</span><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要人还是要财,美和丑,情和命,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旧社会虽然过去了,在意识形态里,新旧之间的斗争今天仍然存在,净化人们的思想,仍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6年1月,由刘丹丽主演的又一现代戏《东方税官》(团里自筹资金与湖北省国税局定向合作)。赴北京参加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并备传统戏《思情记》申报梅花奖。此时,张巧珍团长三年任期已满多年,这个活动完全可以不去。上级领导希望她作为楚剧代表出席,巧珍欣然应诺。于是,她全程参加,热情地迎接了学生蟾宫折桂,双喜临门——刘捧回第1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颁发的文华表演奖,一跃而登上事业的高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刘丹丽主演的两出戏后,感慨地对刘说:“看完你的戏,让人耳目一新,看来,京剧也要向地方戏学习。”第二天,杜近芳破例收下刘为关门弟子。1999年,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看完刘丹丽演出的《洪湖赤卫队》,欣然题词:“昔日楚剧皇后,今日歌剧英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年3月20日,刘开芳在接受笔者采访回忆了上面的辉煌后,又补充了一段行将遗忘的小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刘为解决巧珍的后顾之忧,在任期曾想辟一临街的门面让她的智障儿其自食其力,后因故未成长期牵挂。而这正是她一身心病。据说巧珍在京15天,有时发现右眼莫名的跳动,神经一向敏感的女人,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担心儿子生出意外,以致精神恍惚,心里隐隐作疼。在归途的车厢里,眼前不断浮现李可瘦癯的身材,清瘦的面孔,情不自禁睁大了双眼盯着窗外,紧张地搜寻起来。直至下车疯一般地赶到家里,方知26岁的小伙子竟一去不返,从此,生死未卜,音讯渺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团里重点培养的青年演员詹春尧,在彩排小戏《小户迎宾》后,为发挥其更大潜力,又推荐他到红安市楚剧团排练革命现代戏《青年董必武》担任主角,在省首届楚剧艺术节上获演员一等奖。他以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唱做俱佳著称。主演了《东方税官》《蝴蝶杯》等二十多台剧目。后晉升为国家一级演员,又荣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获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湖北省新人新作展演“优秀表演奖”;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等奖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承包团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新人新作的比赛活动,取得显著成果:《赵玉贞装疯》主演:彭青莲,刘家军;《庵堂认母》主演:李丽超,陈常喜;《站花墙》主演:张虹,陈依青,伴演占春尧。省艺术节评奖结果:彭青莲获一等奖;李丽超,陈常喜,张虹获二等奖;刘家军,陈依青获三等奖。有些剧目选段,被录音、录像,在观众中产生巨大的影响。诸如此类,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归功于团队的集体和上级支持。但也可以说,作为牵头人的巧珍也兑现了“为青年人铺路搭桥”的诺言。正如《戏剧之家》2014年第11期所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晚期的张巧珍,最大的功劳在于带年轻的演员同台演戏,除了自己要百分百的投入外,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影响同台演出的学生。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早早进入规定情境,继而在唱腔上做示范,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学习。詹春尧、陈常喜、周金元等,均在与张巧珍的同台演出中受益匪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育才?仅举一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常喜的上调差点闹成了“上吊”。他原是孝感楚剧团的“台柱”,工小生、扮相俊美、嗓音高亢明亮、唱腔韵味浓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调到省楚的事整整拖了三年多,张巧珍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大抓引进人才。当小陈因久拖不决而打算放弃的时候,她多次与其谈心安慰:你的嗓音亮,有穿透力。人条件又好,日后大有前途。调动事莫急,要坚持练功,我们一定会解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孝感楚剧团被巧珍艺术家胸怀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并在清偿其全部培养费用之上外加损失补助后。小陈的愿望终得实现。叫他没想到的是后来成了黄金搭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边是年逾48岁的老前辈,一边是年方28岁的毛头后生,一边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一边是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从年龄到艺龄到档次反差甚大,完全都不在一个档次上。这夫妻戏怎么能演?小陈的心里有点悬。巧珍没有忘记自己成名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搭上了李雅樵老师“老带新”的顺风车。她要把这个的优良传统发扬下去,除了自己放身段外,还从思想上给予开导,让小陈逐渐消除了杂念,端正了心态,进入了角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回,排《罗帕记》,小陈扮王科举,按行当细分这个角色应为正扮文小生,但他过去扮演《武松杀嫂》一类的武生戏多。在排练时不顺,张巧珍对他热情指点,说运用传统程式动作,应区分不同人物的身份,年龄,甚至性格。举手抬足幅度不能大,要秀、儒雅等道理。并拿着手一招一式地示范,使他受益匪浅。此后,张老师跟小陈配戏一发而不可收拾。据不完全估计。有:大戏《罗帕记》《绣花女》《寻儿记》《麻风女》《送香茶》(全本)和创作剧目《悠悠柳叶河》等,以及连台戏《孟丽君》(四本)、小戏《百日缘》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3年9月,为赴香港演出审定节目在即,张巧珍为了提携后生又力排众议,力荐小陈担任《百日缘》董永一角。为了精益求精,她特地亲自出马请著名楚剧导演郑维汉来进行加工排练。师徒互相磨合形成默契,使艺术水准更上一层楼。这个戏他们过去跟不同演员演的也很多,一般是每次戏结束时有掌声,但经过加工后,每场演出的中途观众也出现鼓掌,多的五、六次。后在香港演出剧终时,全场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赢得香港媒体一片盛赞。叫陈常喜永难忘怀的还是《悠悠柳叶河》,这个戏中张巧珍饰女主一号韩玉贞,小陈扮男主一号叶怀德,此次双方合作达到一个最高峰──双双夺取国家大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常喜永远铭记知遇之恩,无限感激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张老师为这个剧种做了很多大好事,先当伯乐,后当人梯。我和我爱人王红敏,都是她引进来的,又一个一个教戏,一个一个提携。她不愧是大家永远尊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舞台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任的张巧珍,潜能被激发出来,前后判若两人。台上,通过她的演唱艺术作品,承载自己的灵魂,宣泄情感,传播思想,充分传承了传统文化和楚剧魅力。台下,她用割股之心培育闪亮的小星,虔诚地为苦难而多情的剧中人咏叹讴歌,殊不知她自己就是一颗应该讴歌而无比闪耀的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苍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张巧珍和她的承包团,终于在改革的大道上留下鲜红的足迹。顺利的通过了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的验收,解除了上文湖北日报记者关于改革失败的忧虑,出色地向党和人民交出了红色的考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张巧珍在任的三年间,政治、业务一肩扛。身兼团长和当家花旦双重身份,屡建奇功,硕果累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9年5月20日,楚天周末知名记者杨杨在该报头版显著位置上,发表长篇特稿《“昔日‘小白菜’,今日女团长”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9年7月10日,湖北日报发表题为《认清形势,坚持改革,省楚剧团在在动乱期间抓紧排演新剧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1年主演《绣花女》,获省首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92年起,在湖北省政协举办“为改革和建设作出贡献”的表彰大会上,张巧珍连续五年实现五连冠——受到重点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2年6月7日,湖北广播电视报记者吴君发表长篇通信《坚强的文艺战士张巧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3年9月《悠悠柳叶河》一剧,夺得 “省戏剧剧种比赛会演表演一等奖”之后,又赴太原参加 “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获优秀表演大奖。28日,受到著名戏曲评论家、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郭汉城高度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鉴于张巧珍在改革中的卓越贡献,直到2000年还受湖北省政协“为改革和建设作出贡献”表彰大会的表彰。此举非同小可,是历史对她和承包团作出了公正的评价,并打上完美的句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喜的是,在演出的硬指标上超额完成任务。原定450场,实演出466场。其中在农村、工矿演出313场。观众达80余万人次,演出收入(其它)共75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诚然,区区75万元,不值一提。何况,对于文艺作品来说,它非一般商品,而是带着特殊性质的精神产品。其利润的多寡,不能代表社会价值和生存意义。挣钱者的未必伟大,不挣钱者未必渺小。但是,社会主义不是等出来。也不是扶出来,更不是吃出来,而应像习主席所指出的那样,是撸起膀子干出来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著名学者余秋雨告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国有一种‘文人的生态’,就是拒绝市场,大家以为这是人文精神。这种完全不关注苍天大地,完全不关注芸芸众生的所谓的文化人,很难令人接受。拒绝市场听起来是非常豪迈、干净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市场发展中文化研究、文化创造不与快速发展的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就无法受到社会的检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作为时代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承包团的探索的意义恐怕远不止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剧团要不要存在?机制要不要改革?看起来是演不演戏的小事。实质上是占领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的大是大非问题。在国门洞开泊来品兵临城下,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下,洋文化、色情文化泛滥成灾。张巧珍高举改革大旗,率众迎难而上,力挽狂澜。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打造精品力作培养优秀人才,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高质量的艺术水准服务基层,在带头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无产阶级文艺应有的战斗作用。正如湖北日报1989年7月10日的报道:</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省楚剧团于4月初实行招标承包经营,新上任的团领导班子在社会局势动乱的情况下,一方面引导剧团演职员认清形势,明辨是非,不参与任何有碍于安定团结大局的活动;一方面按照剧团‘两权分立’的改革原则,抓紧艺术团体体制改革,在团内实行分级营理,全员承包,坚持正常的艺术生产。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恢复了5台大戏。/从5月1日至6月底,该团巡回演出32场,超额完成原定演出任务。并边演边排了2个新戏,《钱玉莲》和《九龙金丝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4月25日,湖北省楚剧艺术节举办期间,省委书记关广富在孝感宾馆召开座谈会,会前与大家合影留念。会场十分隆重,除省委、省宣部、省文化厅和孝感市委各一行领导及全省市县各楚剧团主要演员出席外。还有省楚承包团的大部分人员: 熊剑啸、李雅樵、易佑庒、余少君、田沔东、刘丹丽、彭青莲、陈常喜、刘开芳。阮润学副厅长介绍省楚演出票价7元至20元,观众踊跃等情况后,大会主持邓副部长宣布:请湖北省楚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巧珍讲话。巧珍时谈到自己46岁,过几年要主动让出舞台时,关书记插话道,陈伯华60多岁还在演出。然后,关书记在报告中号召老中青艺术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都要为楚剧的兴旺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是我们事业的希望,也是每个艺术家艺术生命的无限延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他热情地肯定道,</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我赞成大家的志气,在国家财政困难时期,为减少补助,开展演出创收,多种经营,做到以文补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之,张巧珍为此付出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惨重的代价。谁也想不到,当做母亲的她作为楚剧界的代表去北京参加《东方税官》演出活动时,她的智障儿沿着向北的方向寻母竟永远消失人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实在令人唏嘘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正因为她用满蘸着心血和泪水写出的“舍”字,才换来一个大大的“得”──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出色地完成了特殊的历史任务,终于把剧种带出了“沼泽地”。充分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担当和百析不挠的奋斗精神。如果说魏明伦是川剧的孝子,张巧珍则是楚剧无愧的孝女。从而,保卫了具有近二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的瑰宝──楚剧,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拉开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各行各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承包方兴未艾。然而,由于文艺界情况尚属特殊,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张巧珍的承包团并不完美,承包作为一种公有制利益制约机制,文艺工作者勇于探索精神可嘉。只是如何推行,从理论上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简单说来,如果没有政府财政支持,单靠剧团,人才引进和职工医保及养老等现实问题很难解决。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忠实地记录和呈现那一段火红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宛如缅怀革命先烈,不是为了重回旧社会,而是为了永远发扬伟大爱国主义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传承优秀剧目固然重要,但优秀的人更重要。十戏不及一人,十人不及一种精神。张巧珍倘不是为了继承楚剧之父——沈云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也许她不会当团长,也就没有楚剧振兴的辉煌一页。所以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忘记对楚剧前辈和英杰人物的精神传承。至于巧珍个人工作上的缺点,(如泉下有知,尚望海涵)你队伍的团结面再广一些,人再谦虚谨慎一些,让贤再多一些会更好。当然如果真的那样,恐怕就不是你了。其实,不完美才是完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瑕不掩瑜。2015年5月18日,张巧珍逝世不久,原省戏曲艺术剧院党委书记杨建港,含泪向笔者回顾了她的一生。然后深情地作出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张巧珍为人厚道,为艺精益求精,为师大胆提携。豫剧演员常香玉是戏比天大,张巧珍是戏比命大。这些构成了她艺术人生的显著特色── 接地气的人文情怀和一根筋式的无私奉献。正是这种精神,把体制改中的楚剧平安地带出了困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戏曲研究所所长郭汉城也寓意深长也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张巧珍是楚剧的宝贝。”</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原湖北省政协常委余茝芳,在报刊上撰写宏文,热情洋溢地盛赞承包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繁荣了文化市场,而且缓解剧团的经济危机。与当时某些剧团‘不演不赔,多演多赔’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为省级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张巧珍挂头牌就能满座,如无她出场观众就要退票,而她上场的碰头彩往往是鞭炮掌声雷动。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万人空巷的张巧珍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湖北戏曲艺术剧院楚剧团编剧易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0年10月11日于美国西雅图初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8年8月8日第二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3月18日订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精彩评论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