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运用想象,体察意境,是鉴赏古典诗歌的主要方法之一,这是由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决定的。作者在积累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加工、提炼、创造,才形成情景合一的艺术形象。诗人通过想象来构思形象,又在想象中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渗透到他们创作的全过程。康德说过:“审美意象就是由想象力所形成的那种表象。”诗人通过对客观具体生动的形象的提炼、加工和典型化,实现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交融,创造出意境。诗人郑板桥画竹,便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画家通过想象在创作中组合表象、形成意象的过程。诗人在构思意境时,或者把现实中的形象再现出来,如描绘名山大川的景象,激起表象记忆的再现,重新唤起对名山大川的神往;或者超越自己的感性形象,经过分解与联想,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象,如李白笔下的“洞天仙景 ” 就是通过艺术创造虚幻而成的“理想世界”。艺术的创造与艺术的审美在形象思维上是完全可以沟通的,尽管作者和读者的时代、生活、阅历、境遇、思想不相同。因此运用艺术想象创造的意境必须运用想象去体察。</b></p> <p class="ql-block"><b> 想象既是艺术的创造活动,又是艺术的欣赏活动。想象是在审美感受中的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现象。而作为艺术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往往伴随着爱或憎等等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着。杜甫“瓢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对雪》)的名句描绘出这样的意境:瓢里没有酒暂且不说,分明没有火而觉得炉中似乎有火。这不只是一种幻觉,读者必须要认真引导自已,运用想象,去体察此诗意境蕴含的内容:诗人的贫困情绪和孤独的感觉,原来是作者的情结所致。运用想象去体察意境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作为鉴赏的主体——读者与被鉴赏者的客体——作者、作品有着极大的差异。鉴赏者要尽可能地比较充分地了解诗词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材料,大胆运用已储存的原有知识,联系材料语境、主旨、手法等等去感知体味。应该要探求规律,选好突破口,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作品呈现的意境中,也便会觉得想象的空间不光让自己接触了作者,与他的心境相契合,也给自己创造了审美天地。</b></p> <p class="ql-block"><b> 中国古代诗歌的许多作品具有含蓄的特点。含蓄就是把诗歌的主旨包含在形象里,来婉转表达作者的情感。古人认为:“诗贵有含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 ”(《围炉诗画》)。李商隐有《楚吟》:“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抒写的是楚人的感情。“楚天长短黄昏雨”,不论日长日短只讲神女的事,暗指楚玉只是追求声色享乐,不再接近贤人,所以宋玉无愁也自愁了。作者借楚王来指唐王,用意借后两句来透露。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诗歌作者在构设意境的时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是运用想象去体察意境的另一个原因。读者可以根据意境形象提供的条件,运用想象去掌握形象内容。韩翊有《寒食》之诗指出皇帝宠爱太监,造成太监专权,终于亡国,其“轻烟散入五侯家”句充满了讽刺,这说明诗人通过深刻的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发挥出意境的感人力量。因为含蓄,要懂得诗意,就必须懂得诗中的语言和典故,了解诗中所写的故事背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