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自信,立于文化的全景之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漫话文学创作与文化自信(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净 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2022第10期总第84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抚顺作协评论委员会微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说,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p><p class="ql-block"> 2008年,大型公益纪录片《和谐拯救危机》与公众见面,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便在各地升温,渐呈燎原之势。如何理解生命意义?如何面对人生沉浮?如何看待人类各种灾难的根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醍醐灌顶,人们在自然与自我、善良与邪恶、困厄与重生中,体验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时代穿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全景中,重新审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每遇历史发展转角处,注定需要文化的引领,也许这就是文化自觉吧。推翻帝制之后,1919年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中国建立之初,1950年的“扫盲运动”,让国民90%的文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新型建设者;“依法治国”方略确立之后,始于1985年的“全民普法教育运动”,让中国历史尘封几千年的人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实行改革开放,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标志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先声。而文学艺术作品也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各个历史演进过程,比如以“五四”运动为背景的文学作品《狂人日记》《小二黑结婚》,以“扫盲为背景的油画《蒙昧初开——新中国扫盲运动》,以全民普法为背景的电视剧《小镇大法官》《阳光下的法庭》,以拨乱反正为背景的小说《伤痕》《班主任》话剧《于无声处》等新时期文学作品。”</p> <p class="ql-block"> 那么,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历史转角是什么呢?就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历史阶段。此刻,我们尤其需要思考和选择的是如何重新确立民族自信。毕竟囿于40年改开中私有化思潮影响,在理论与实践上我们已经模糊了很多东西。除了百姓深恶痛绝的某些官员腐败,还有思想领域的西化,诚信体系的缺失,道德底线的模糊。这些都需要在自信中得到正本清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圣先贤的智慧积累,亘古不变的恒常规律,对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自然大有裨益。</p><p class="ql-block"> 自信的重塑和确立,离不开文化的力量。2016年,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四个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长河中,文化自信之所以根繁叶茂,概因其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包容性和继承性。从先秦诸子百家浩瀚的学术成就,到秦朝车同轨书同文的文化发展,到汉朝《史记》《汉书》问世和造纸术的辉煌,到唐朝《群书治要》编纂、诗歌盛行、雕版印刷新的鼎盛等等,在“和而不同”的悦耳古韵声中,文化发展总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孕育中华民族新的强盛。</p><p class="ql-block"> 文化自信拓宽了民族视野,不断融合外来文化的精华。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源于隋末唐初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电影《少林寺》,讴歌了佛家弟子匡扶正义之举。影片结尾,觉远和尚受戒时有两句对白:“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杀心可息,但匡扶正义之心不可息。”佛家大善的慈悲情怀与儒家的“勇者不惧”和道家的“刚柔相济”俨然殊途同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文化自信是与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文学艺术总会伴随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奏响民族的最强音。无论时代给生活涂抹怎样的色彩,文学的陪伴总是生动丰富的,引领总是深刻有力的,让人们时时可以直接感受文学字里行间心的颤动和泪的奔流。中国最大的现实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民问题,在面对共同富裕强烈的时代呼唤中,《三妹》《山海情》《外来妹》《我的二哥二嫂》《最美的乡村》等一批带着沉重低吟、思考乡村崛起题材的电视剧应运而生。在温饱之后人们用精神拥抱返璞归真的强劲中,《父母爱情》应观众要求连续数年反复播出,《人民的名义》坚定了人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正在热播的《人世间》成为新时代“四个自信”真实感人的艺术解读。</p> <p class="ql-block"> 文化自信的生命力,源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紧密衔接。最初思考这一问题,缘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兴建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一批专业的传统文化老师,对学生实行规范化的仁爱和礼仪教育,再由学生传递给父母。三年时间,打造出一个和谐小镇,人人知礼仪,户户比和睦,政通人和,惠风和畅,仿佛世外桃源。恰如《礼记·礼运》所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在民间日益广泛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深化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清史专家阎崇年与星云大师的对话合集《合掌录》,也给了我们很多心灵启示。 </p><p class="ql-block"> 如关于伦理平衡。阎崇年:“伦理平衡的关键是力戒贪、瞋、痴,以达到儒家修身、修心的最高境界——止于至善。”星云大师:“我有四句话,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在,功德归于信徒——无我。”</p><p class="ql-block"> 如关于人生四合。阎崇年:“人的成功或失败有多种因素,但最基本、最共同的因素,成功者的原因有‘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孟子》讲了天、地、人,没有阐述人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人的一大缺憾就是自己跟自己经常不合。‘己合’,就是要珍视个人生命,做到三个平衡——生理平衡、心理平衡、伦理平衡。”</p> <p class="ql-block"> 潜心传统文化学习、传承者,大多历经生活坎坷、命运沉浮,或常常纠结于心性抉择。即使修得戒、定、慧,毕竟还要面对凡俗。若要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修成人生正果,则需要心灵得到持续净化。传统文化的精华“福”文化、“家”文化、“孝”文化、“善”文化等等,需要在当代文化中更加发扬光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成为植入人们心灵的更加接地气的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良俗,我们至今记忆犹新。人们渴望纯善的回归,更期待纯净的延续。</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9日</p><p class="ql-block"> 插图:净缘手机摄影</p> <p class="ql-block"> 尹晓晖(笔名净缘),现居辽宁抚顺,曾从事教育、新闻和政法工作。多年致力于传统文化学习研究。辽宁省作家协会、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抚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抚顺手机摄影俱乐部创办人。著有散文集《给心灵一个支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浑河文论》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 编:马 平</p><p class="ql-block">副主编:费 阳 李 允 孟庆革</p><p class="ql-block"> 王 浩 尹晓晖 何艳玲</p><p class="ql-block">微刊制作:何艳玲</p><p class="ql-block">编发日期:2022.3.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