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和淑蓉及儿子、孙子、外孙女一起重返息烽,到贵州拖拉机电机厂旧址大山沟忆旧。</p> 我的老屋 <p class="ql-block"> 我一九六八年二月到贵州拖电厂工作,三月即住宿在山下一号楼一楼宿舍,其后,又搬至单身宿舍。成家以后,于一九七七年又搬回山下一号楼三楼,一直到一九九一年秋工厂搬迁至贵阳,才离开山下一号楼。山下一号楼三楼最靠北的一套房子是我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山下一号楼。现在二楼、三楼已无人居住,一楼还住有一户人家。楼房的旁边那个夏天蚊子咬屁股,冬天冷风冻屁股的厕所依然还在被人使用。</p> <p class="ql-block"> 山下一号楼。三楼最右边即最北边的那套21平米的房子就是我的老屋。</p> <p class="ql-block"> 现在山下一号楼的编号是“大山沟组30”,淑蓉正和住在一楼的女主人攀谈。</p> <p class="ql-block">淑蓉和外孙女、孙子在老屋门前留影。可见老屋已无门窗,只剩门洞、窗框。</p> <p class="ql-block"> 儿子和孙子在老屋房间里留影,孙子用手指着墙上依稀可见的原来儿子在墙上所写的“原丁的床”四个字,那个位置是我儿子小时候睡床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外孙女也在看墙上的字。</p> <p class="ql-block"> 老屋主卧室。房屋长期无人居住,房顶漏水,地面都长满了青苔。想当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旧居三十年没人居住,竟然变得如此不堪,实在令人唏嘘。</p> 老邻居热情接待 <p class="ql-block"> 听说我们来到了大山沟,原来住在山下女单身楼后边的张家兄弟非常热情,一定要喊我们到他们家里坐坐。张老五家还在原女单身楼后边住,房子翻修以后,里边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围坐在他家的一个有很大面板的回风炉旁,边聊家常,边看电视。</p><p class="ql-block"> 到了中午,张老四就来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他们家现在住在原来的理化实验室小楼上,每间房子都干净整洁。他家夫人和儿媳把各色菜肴摆满了回风炉面板,招呼我们就坐,还拿出存放已久的老酒招待我们。</p><p class="ql-block"> 饭后,张老四、张老五兄弟还陪同我们到原办公楼一带、南山生活区和玄天洞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张老四家就餐</p> <p class="ql-block">在张老四家就餐</p> <p class="ql-block">在张老四家就餐</p> <p class="ql-block">在张老四家就餐</p> 山下(厂区)现况 <p class="ql-block"> 贵阳至重庆的高铁架设在大山沟的山沟之上。据我观察,大约每隔二十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列车通过。</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下一号楼前的路上看单身楼。可看到直通单身楼三楼的小桥上长满了绿苔,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人走过了。</p> <p class="ql-block">单身楼一楼的门洞和楼梯</p> <p class="ql-block">从南山下来看到的单身楼</p> <p class="ql-block">从南山下来通往单身楼的阶梯还是那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原医务所小楼和单身楼。医务所小楼现住着水泥厂的一户人家,窗户都加装了防盗铁栏杆,地面铺设了瓷砖,看来保养的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山下女单身楼。</p> <p class="ql-block">山下女单身楼</p> <p class="ql-block"> 淑蓉和外孙女走在从山下通往南山的小路——118上。</p> <p class="ql-block"> 118还是原来的样子吗?还是可以通到原来的小卖部的,只不过比原来要窄多了。</p> <p class="ql-block"> 原办公楼后边通往南山生活区的道路,现在可以通汽车,这是我在汽车上拍摄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职工食堂,现在是一个餐具清洗消毒的小作坊。</p> <p class="ql-block"> 在行驶在办公楼后通往南山生活区道路的汽车上拍摄的高铁高架桥。</p> <p class="ql-block">从原职工食堂的山坡上看山沟里的建筑</p> 办公楼附近现况 <p class="ql-block"> 原办公楼旁的销售科小楼现在是水泥厂的销售部门。</p> <p class="ql-block"> 从一九六八年二月开始直到一九九一年十月离开息烽,我一直在这座办公楼里工作,先后在生产准备办公室、技术科、总工程师办公室工作。</p> <p class="ql-block"> 原销售科小楼的楼梯,从这个门洞进去,一楼是原设备科办公室,淑蓉就在设备科工作;二楼是原来的哺乳室,我儿子、女儿都曾在这间哺乳室接受阿姨的照顾。</p> <p class="ql-block"> 淑蓉从一九七七年底到一九九一年秋,也一直在办公楼工作,这是她在她负责管理的仓库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淑蓉在办公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淑蓉在办公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办公楼大门,现在是息烽明晋建材有限公司(即水泥厂)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淑蓉和张勇、张老四、张老五在办公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原汽车库</p> <p class="ql-block"> 我厂原生产车间,现在是水泥厂的生产车间,涂装呈绿色的的建筑就是原金工、电装大楼。远处的烟囱就是原来的锅炉房。因为是别人的厂区,不便再进去参观,所以仅仅远眺了一下。通往厂区的道路整修的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原金工电装大楼对面又新修了一条道路,据说是通向一个采石厂。</p> 南山生活区现况 <p class="ql-block"> 自我厂搬迁以后,南山生活区一直都有不少住户居住,还开办了武术学校、幼儿园、汽车修理厂、商店等,原来的建筑保存的都还不错,有些住户还增建了一些房屋,看起来还比较热闹。</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南山生活区即景</p> <p class="ql-block"> 原来看露天电影的篮球场,围起来以后先开办了一所武术学校,现在成了一所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原来我厂的幼儿园,现在是私人开办的弘武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俱乐部现在是一家汽车修理厂。可以看到原俱乐部房顶上通信基站的设备。</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住户还在楼房的前面加盖了一些房屋,开办商店。</p> <p class="ql-block">原子弟学校的教学楼。</p> 回忆 <p class="ql-block"> 又回到大山沟,不免会回忆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在仅有21平米的老屋,和淑蓉一起生活,生了儿子,有了女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计算器的年代,我们用丁字尺、计算尺画图设计,用铁笔,钢板刻印资料,为祖国的三线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个时候没有彩色胶卷,更没有数码相机,所以没有留下多少生活的记录,留下的几帧黑白照片也已经很不清楚,姑且录于文后,以作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老屋拍摄的儿子三个月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儿子半岁时坐在夹椅上在老屋楼前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儿子四岁时在老屋楼前路上学骑单车</p> <p class="ql-block">抱着女儿在老屋门前,女儿喂我吃糖。</p> <p class="ql-block">儿子和女儿在老屋合影</p> <p class="ql-block">儿子和女儿坐在老屋的沙发上</p> <p class="ql-block">淑蓉在辅导女儿做作业。</p> <p class="ql-block">一个下雪天,和女儿在老屋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个下雪天,一家四口在老屋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老屋看书</p> <p class="ql-block"> 在办公室和来访的山地农机研究所的专家讨论设计图纸</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在子弟学校高中代任语文教师时,于子校教学楼前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