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山第二小学

李春梦

为教育添砖加瓦,为教改增加亮色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风、轻柔拂面,和煦暖心。为了使教师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特点熟悉整个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单元学科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明确教材分析的重要性。2022年3月15日锦山第二小学低数组开展教材分析活动,对如何落实“双减”政策,打造生本课堂进行研讨。</p> 一、活动形式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在高婧媛老师的精彩主持下拉开帷幕。高老师说在双减政策下,我们不能只在作业上下功夫,更多的要向课堂要质量。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每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吃透教材,备好课,达到减负增质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一二年级教师分析本学段的不同的单元,三年级教师分析本学段同一单元内容。每个年级段各选派一位老师展示。</p> 二、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 谷文娟老师进行教材分析</b></p> <p class="ql-block">  谷老师分析的是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从教材介绍、课标解读、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建议和作业设计五大方面进行分析。</p><p class="ql-block"> 谷老师提到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是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又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为后续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p><p class="ql-block"> 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还有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认识图形、第五单元的认识人民币等。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商店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便于顾客很快找到想买的东西;学生也要学会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分类整理学习和生活才会有规律。可见,分类教学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赵艳玲老师进行教材分析</b></p> <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分析的是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单元。通过分析每个例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克和干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我采取这样一些措施</p><p class="ql-block">①、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测量一枚二分硬币和两袋500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p><p class="ql-block">②、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来称”,介绍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p><p class="ql-block">③、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让学生说出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或1千克,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3、盛淑丽老师进行教材分析</b></p> <p class="ql-block">  盛老师分析的是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编排,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一方面获得丰富的有关空间方位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盛老师就“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在小学六年教材里出现的次数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给予了透彻、深入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要想突破重点和难点。我们就要让学生真正的活动起来。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四个方向。</p><p class="ql-block">在教学中,其中一个环节:</p><p class="ql-block">联系实际,导入新课</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例1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站好队。问学生:"早晨,太阳从哪方升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知道从东方升起。这时老师要求学生面向东站好,试问:"背对的方向是哪方?"渗透东和西相对的特性。再让学生伸开双臂,继续问:“左手指的方向是哪方?右手指的方向是哪方?”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四个方向。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但必须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然后,让学生面对南站好,伸开双臂。问:“同学们,现在你面向的是哪方?后面是哪方?左面是哪方?右面是哪方?"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充分的感知方向。还可以让学生都面向西方或北方,找一找其他的方向。让学生灵活的掌握方向。在学生获得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后,再结合操场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说出校园内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并能用方位词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在这里需要强调是一定让学生说明白这些建筑物在操场的什么方向,渗透观测点,为以后正确观察和描述打下基础。</p> 三、交流研讨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几位老师的分享,高老师感触颇深。她讲到几位老师都从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吃透教材的编排特点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享,让老师们对于本册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感知,能准确把提教材重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他们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本学期会遇到的教学难点,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值得我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各位老师谈一谈自己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杜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想。</span></p><p class="ql-block">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赵老师通过设计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王老师分享自己的感想。</span></p><p class="ql-block"> 小学一年级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许老师谈一谈自己的感想。</span> </p><p class="ql-block"> 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中介,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和发展能力的源泉。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只有准确地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学习价值,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低数组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群策群力,整个活动,大家收获满满。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我们要深刻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我们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愿学,乐学,越学越爱学。</p> 四、总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主持人高老师进行总结</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名数学老师都要将教材分析落实到每个单元,只有充分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才能促使数学课堂具有高效性,同时希望大家要重视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们喜欢上数学课。</p> <p class="ql-block">  新学期的教材分析会是每个新学期的重要教研活动。教材分析对于教师来说是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旨在充分理解教材,把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分析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本次活动各位老师获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学生

教材

老师

教学

哪方

分析

千克

活动

方向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