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童真(1)

小小鱼

<p class="ql-block">我们日常说,孩子进了学校就要去“读书”,说惯了说多了,就都误以为“读书”等同“上学”,实际上这是不全面的说法,去学校“上学”是去受教育,“受教育”才是“上学”的全部意义和整个目的,而其中的“读书”只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受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够格的公民,强调的是一个“做”字,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是对于做人真有用处的。那么,回到我们刚才讲的读书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自学”,无论是“做人”需要习得,同理,“读书”不能举一而反三受益就会不多,老师学校引导你举一而反三,这就是才是“自学”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读书”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做到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真正的读好书和受到了教育。</p> <p class="ql-block">  这群孩子们从2020入学小学以来,我尝试用我三十年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和学校管理实践的综合体验形成的教育信仰来陪伴孩子成长。</p> 乐教乐学 <p class="ql-block">爱和他们拍巴掌</p> <p class="ql-block">劳动是最好的奖励</p> <p class="ql-block">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体会春种秋收</p> <p class="ql-block">辞旧迎新,时光匆匆</p> 读写结合 <p class="ql-block">写字不马虎</p> <p class="ql-block">  在找准读写结合点上做点尝试,一年级第二天开始就动口动笔“说”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阅读素养体现了三层含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是阅读目的不仅是“体验美感,增长知识,发挥潜能”,而且还要“实现个人目标,并参与社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是阅读不仅仅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运用和反思”,同时更要“评价”并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不仅要客观地再现作者直接表达的意思,同时还要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思考,并要运用所得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强调读者对文本的自主评价,甚至批判。</p> 学习生活 <p class="ql-block">读书成为行为习惯和德育养成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课外读书在于“大”语文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  三是阅读材料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本,而是涵盖一切可读、可视、可听的文本。现代阅读素养不同于以往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等角度的界定,而是更多地从社会功能角度出发,考虑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其阅读素养是否足以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我们自己来做主</p> <p class="ql-block">  教师,要成为精神上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人。此路绵长……</p>

读书

阅读

教育

文本

素养

学校

真能

做人

上学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