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1月月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医生将转基因猪的心脏移植到了57岁的心脏病患者贝内特的体内。</p><p class="ql-block">我虽然是“医学盲”,但当时就对这一消息很感兴趣,因为我知道人类同种心脏移植的手术已经比较成熟,据说手术成功率高达95%,患者术后最长存活时间已经超过30年。不过包括心脏在内的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供体紧缺的问题,而且缺口还非常巨大。因此,科学家开始了异种器官移植的探索,上世纪曾经为人移植过狒狒的心脏,但患者仅存活了20天。那科学家现在为何选择猪的心脏来移植,而不是选择猴子等与人体比较类似的灵长动物呢?我从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据说因为“猪的心脏大血管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类脏器匹配度最接近”。当然,人和猪毕竟是不同的物种,特别是猪心自身携带的某些基因片段对人体不合适,所以贝内特这次移植的猪心被修改了10处基因,它并非传统意义上完全属于猪的心脏,而是经过了基因编辑移植所使用的猪心脏。我从网上获悉:“80后”的川妹子杨璐菡(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前往美国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为敲除猪基因组中可能致病基因作出过贡献。</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从网上了解到:异种器官也可能招致伦理等方面的质疑。有人提出:“异种器官移植可能让病毒侵袭人类,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人种退化等。这就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难题:如果技术仅仅是延长了人的寿命,但是可能使人丧失了生命的质量,这还是我们想要的吗?”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一旦异种器官移植在技术上的障碍被彻底攻克,伦理方面的阻力肯定会被冲散,在必死无疑和拥有一颗猪心的选择面前,有几个人会选择死呢?”我则觉得,人类在解决异种器官难题的同时,也需要 一并解决它在伦理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我国的异种移植研究目前正处于临床前阶段,正在积极布局,跃跃欲试。</p><p class="ql-block">日前,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在官网上发布讣告,声称贝内特已于本月8日去世,“目前尚不清楚确切原因。”我并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猪心移植’真的失败了吗”的文章(作者:佘惠敏),认为“从猪心移植手术的开创性和高难度来看,术后两个月的存活期并不算短。”该文并认为“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本身,就是人类在生命探索道路上的巨大突破。未来,技术进步,移植猪心脏的患者或许可以和移植人心脏的患者那样长期存活。”我认为,这次手术确实是突破,但并不能视作成功,毕竟存活期太短了一些。我们不必讳言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手术只是一个开始,人类在异种心脏移植上的探索还将长期坚持下去,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挫折,它才有可能如同现在的同种心脏移植那样,变得逐步成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