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上海人

老炮儿

我心中的上海人 <p class="ql-block">  打记事时起,我就知道,当年的上海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一众轻工产品无疑就是当时生活中的奢侈品。后来我又有幸认识了几位上海人,其中印象深刻的几位就是我的老师和一位知青大哥。从此,我便对上海及上海人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印象。后来,尽管经常遇到一些对上海人的各种流言蜚语和各种略带贬义的评头论足,我都不为所动,始终保留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奚震海,上海金山人,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大我十三岁,是我初中至高一的数学老师,也是培养我乒乓球爱好的启蒙者。作为老师,教学是他的本分,除此之外,他也是象棋和乒乓球高手,同时他也喜欢在学校唯一的一个土单杠上玩玩简单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尽管他身型瘦小,但相对于他的量级,其臂肌及膂力过人。受其影响,我后来的两块胸肌和七块腹肌也是在这个土单扛上练成的,可悲的是,那几块令我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肌肉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几片饱经风霜的皮囊,呈下坠状挂在前胸和肚皮上,时而向它们的主人诉说着当年的青春芳华,时而对如今的苍凉表达无尽的失望和无奈。</p><p class="ql-block"> 印象当中,奚老师为人谦和,不善伪装,爱憎分明;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政治上不懂上进,对学生实实在在,对领导不善恭维。只要玩得来,无论你是谁,都可以打成一片。亦师亦兄亦友的感觉。后来,他是否入党我没问,也不得而知。大概率他还是普通群众。</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后期,他调南京工作了,一度失联。几年前,我终于辗转找到了他,并去了他南京的家,还打了场他多年没打过的乒乓球。几十年没见,他除了外型已多少有些变老以外,其余都没变。</p><p class="ql-block"> 据说,我去看了他以后,让他的生活习惯还有所改变。他退休后多年沉溺于炒股,疏于运动,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打球肯定很困难,于是我强烈建议他游泳,他愉快地采纳了我的建议,从而让师娘肖老师兴高采烈。</p><p class="ql-block"> 倪锡志,上海宝山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是我初中至高中的化学老师。他个头很高,至少一米八几,这在当时绝对是大个头。他业务能力很强,教学很认真。可能是由于妻子无工作孩子较多的缘故,他很少玩耍,只是偶尔打打乒乓球。让人惊讶的是,当时他仅凭自己五十多块钱的收入,居然让全家五口人生活的有滋有味,其乐融融。这就是上海人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蒋宗孚,上海市区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老师。他身材修长,皮肤白皙,一副精明的样貌。蒋老师真的不同寻常。撇开教学水平不说,单就玩耍而言,他篮球、排球和乒乓球样样精通。并且动作规范、姿势优美。堪称男神。他没教过我文化课,但我的排球基本功是他手把手教会的,至今不曾忘记。遗憾的是,如今鲜有机会能凑齐十二个会打排球的人上场一决高下。</p><p class="ql-block"> 许嘉宏,上海徐汇人,知青。他比我大个七八岁,外型精瘦精瘦的,但很结实。说话声音属于中高音频段,音质很纯净,中气十足。受当时政策影响,他初中毕业就被迫下乡了。或许是当时生活太枯燥,抑或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成就了我们的忘年交。我们情趣相投,相处甚欢。尽管他的文化水平甚至还不及我好,但他也有强项。我几十年来在爱情道路上的风调雨顺,应该得益于他的影响。😜后来,他招工去淮南一国企了,再后来便失联多年。大约七年前,我通过战友查询到他在淮南的户籍地,可是,当地社区领导说他多年不在淮南生活了,联系方式不详。对此,我一直感到遗憾!</p><p class="ql-block"> 综上,我的乒乓球是数学老师教的,我的文化课是排球教练教的。因此,既成不了专业运动员,也进不了名校便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了。同时,也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既需要优良基因,也需要恰到好处的时运。概莫能外。</p><p class="ql-block"> 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上四位上海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都很精明,善于追求个人生活品质,尽管精打细算,显得有些小气,但他们相对严谨理性,讲规则,从不占别人便宜。他们从不说大话以显示自己强大,也不奴颜婢膝以表现对权贵的盲从,他们只根据自己的喜好,独立自主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让我终身受益,也令我尊敬有加。</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牛逼哄哄,大话连篇,关键时,猥猥琐琐,畏首畏尾;有些人,甜言蜜语,阳奉阴违,节骨眼,不见踪影,狼狈逃窜。然而,我所认识的上海人就是那么平平淡淡,处乱不惊。</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见过上海的瘪三,也见过德意志的下三滥。但是,他们不是主流,不代表普遍。</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上海人,已远非我的印象。所谓的新上海人,有我有你有他。但有一点让我坚信,只要身处上海滩,法制精神犹在,精致生活依旧、洋场氛围更浓。一时半会儿不会变。</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还好吗?许嘉宏大哥你如今在上海的哪里?无论如何,我始终以敬仰的心态想念着你们…</p><p class="ql-block"> 祝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是奚震(正)海老师,右一为班高珠老师。注:奚震海老师后意外被迫改名为奚正海。其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