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我是谁!我是森林里的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在原始人的认识中,人和自然是一体的,人和他的附近和相关的东西是一体的,都是不可或缺的。我的手脚,我的感受,我的时代,如果从我们向往外关联,可以关联到一切事物,如果把我的“--”后面的东西去掉,我就陷入了虚无,我仿佛也不存在了,我和这个世界具有互渗的性质。我拥有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拥有我!</p><p class="ql-block"> 从深耕1班郭橐驼种树,尊重树的本然到深耕10班,我们回归心灵,回到我们自身!孩子是一颗树,教育的真谛和奥秘是教育孩子要按照树的生长规律,顺应树木之天,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焦虑担心。我们又是谁?我们是孩子的源头,无他!我们本来也是森林里的一棵树!</p> <p class="ql-block">二、回归自我、认识自我,找回曾经简化的“附近”!</p><p class="ql-block"> 从生存论的角度来认识我,从认识这颗树开始,爱护这棵树,疗愈它的伤,去在现实中实现我,最后回归我,慎独,纯真!对自己的自知和把握。</p><p class="ql-block"> 我们真正难以认识的和做到的就是自知,看到自己掌控自己太难了。如果我们愿意勇于理性和自知的话,我们可以意识到人类并不比其他的生物高级。有一些植物,土地阳光雨水都很丰沛,植物和植物之间却产生竞争,会杀死附近的植物,包括它的同类。而越是在生活环境恶劣的地方,发现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产生了相互合作共存的状况。现在我们这种叫做“人”的这棵树也是在不自知的状况下对周围的环境破坏,破坏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从人的群体关系的角度,和研究森林的树的生存是一个道理!“附近”--人类不自觉的开始消灭自己的附近,当我们的生存条件不断的优越,人类现在展现出来的在世方式,是倾向于消灭我们的“附近”。我们和附近不是合作和依附关系,而是对立关系,甚至是要消灭它,比如说送快递,就是要消灭“时间”这“附近”尽快送到;收快递的,也是消灭了这个过程,穿越时空拿到。以前对邮寄东西多等几天甚至一个月都不觉得时间长,觉得很自然。现在等5分钟都觉的很漫长,很急躁,是不可容忍的。我们把自己的等待耐心给消灭了。虽然是社会分工更高效率高效率,有人代替我们去完成了这一部分,但是有些是不可以分担,不可以忽略和简化的。作为一个研究者、设计者,作为一个教育者,作为一个人的成长,是不能失去其“附近”的!</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我们的时间和空间正在消失,你希望教子成功,当我们头脑里这个“附近”的概念消失了。被简化了消失了,你就不太能够等待,觉得这个孩子磨磨唧唧,不太能等待他进入到一个自然的过程里,这就很痛苦!身边的这个孩子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一旦遇到的障碍,就在心理时间上影响了我们。他没有办法快速的提分,没有办法快速的成功,表现的象我们的理想中的那样,我们就失去了耐心,我们无法接受符合他生长规律的漫长的生长过程,我们和孩子之间不在是合作,这样的孩子自然也成为我们简化改造的对象。我们其实也知道孩子遇到了麻烦,也知道其实他很痛苦,我也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我就是等不及,在心理上这个时间是缺失的,我也知道催他会让他更被动,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催他。所以当我们大脑里时间空间被压缩了,我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吃到外卖,拿到快递,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短平快通过他人和其他手段能达到目的,我们就越来越忘记了自己是森林的一棵树,删除了自己的“附近”。 </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当年带着那些辍学的孩子,每一个孩子的生存环境都很贫瘠,但大家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孩子家长和杨老彼此相互支持和帮助,走过来,即使抱怨过,即使失望过,徘徊过,迷茫过,但还是在严峻的环境中相互支持和温暖。杨老师自己也没有多想,多分析,就是凭着单纯和理想的状态走进去,大胆的投入到这个群体,不考虑荣誉、财富、目的和后果,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彼此形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环境,彼此温暖和支持,更好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许多孩子从学校退回到家庭,不是ta不愿意学习,而是ta在学校里找不到自己的生态环境,没有了自己的“附近”。在我们上学的时代,我们有成绩优秀的、一般的还有在班里吊车尾的,可是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生态,成绩好的和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在某个小生态里也能成为好朋友,没有孩子觉得自己不正常,都有自己的乐子!现在的学校环境仿佛这种人和人之间产生的“附近”越来越少了,学校和家庭环境越来越简化成分数和考试,很多孩子感受到压力和压迫感,内耗过多,无法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归属!</p> <p class="ql-block">三、怎样回归?怎样自处?怎样成为森林里的一棵树?</p><p class="ql-block"> 1.我应该怎样回归?</p><p class="ql-block"> 当你拥有了很多经历以后,还要回归!是经历过之后的回归,已经不是原来的我,就是杨老说的“我还是我,我又不是我了!”回归的到森林里的一棵树,褪去繁华浮躁的杂质!现在大家都不关心思想性的东西,而是关心怎样快速成功,比如说做游戏主播。我们现在太浮躁,不需要附近,不关心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不太希望和附近合作,而是希望快速成功!</p><p class="ql-block"> 我家娃喜欢看课外书,自己“创作”音乐,和自学非英语和中文的其他语言。老师觉得是“别整那些没用的,有时间多刷两套题!”其实读些“没用的书”就是在发展“附近”,没有“附近”你无法融入思维的殿堂,也无法自然的融入现实社会,因为你的路断裂了!一些经典的东西都是“附近”没有被简化的,不浮躁,扎扎实实的做基本工。</p><p class="ql-block">2.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自处?问路心灵,最后我们真的能成长为森林里的一颗树?</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再消灭附近,不再对抗附近,通过成长的过程、经验的累计,包括过好每一天的日子,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让你更好的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你是离不开你的附近的、附近的人和事,你所有的环境。我就是我和环境形成的整体,当我们在消灭、对抗附近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消灭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 人是自为的生活者,我们不断反思,活成森林里的一棵树!我们离不开附近,离不开森林,离不开彼此!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来到我身边的重要他人,都是森林里的一棵树,你的存在也形成了他人的附近,意义是存在于双向的意动之中,这是寻找意义的时代!徘徊徜徉在小河的《森林里的一棵树》的单曲回放中:我本是森林里的一棵树,我自然的生长开花结果,“清晨、黄昏、刮风、下雨;鸟儿来觅食,蜂儿来筑巢,小松鼠在树下睡觉!”它们是我的附近,我也是它们的附近,成为爱,成为森林中一颗美丽的有爱的树,成为美好的有爱的“附近”,我们彼此构成,彼此惠及!在深耕大森林里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