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三月春风浩荡,万物蓬勃生长。</p> 2022年3月17日,济宁学院附属中学红星校区(六年级),刘亚老师执教《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英语阅读复述能力提升研究》课题框架下的英语学科研讨课:《单元主题意义下的词汇教学》。<br> 刘亚老师所授课为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词汇课。 <p class="ql-block">刘亚老师利用元音字母歌的视频齐唱进行导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期间,刘亚老师始终坚持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意走进学生中间,细致了解学情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p> <p class="ql-block">接着,刘亚老师带领学生首先复习了元音字母在闭音节中的发音。按照闭音节、开音节、字母组合及音标,将第三单元词汇划分为四类,引导学生感悟发音规律,通过个人及小组活动等形式尝试拼读相关生词。</p> <p class="ql-block">随后,刘亚老师通过情景、构词法、英文释义理解词汇含义及根据图片猜测词义等各种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单词、短语进行学习。</p> <p class="ql-block">最后引出围绕“Abilities(能力)”的单元话题词汇思维导图,并根据导图内容及提示句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学生们自编的对话内容丰富,精彩生动的演绎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和欢笑声。</p> <p class="ql-block">刘亚老师引导学生将本课所学的词汇自主串成一个小语篇,要求尽可能多地用上本单元词汇。</p> <p class="ql-block">刘亚老师进行语篇示范后,同学们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刘亚老师走到学生身边给予指导。最终,小组成员选出代表展示本组语篇。学生们踊跃地展示着自主串成的小语篇,也是在展示着他们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p> 因疫情防控原因,此次研讨课取消了跨校区现场听课,改为通过附中英语学科教研中心钉钉群同步直播课堂,供各校区的英语教师线上观课。 附中红星校区各年级的英语教师们现场认真观课。 老师们都聚精会神听课、学习,并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在观课后的评课、研讨过程中,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或评内容,或评教法。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引发了很多反思与共鸣。<br> 最后,郑艳华主任做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刘亚老师这堂课的几大亮点:一是个人素养高,专业功底过硬,授课过程中课堂驾驭能力很强,教态自然,语言精练流畅,肢体语言恰当得体,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强。二是教学设计巧妙又实用,科学、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紧扣话题及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三是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过渡自然,环环相扣,对教材极为熟悉且善于灵活运用。简而言之,这堂课依学而教,顺学而导;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绘”声“绘”形,展示了单元词汇学习的新思路和各种有效的方法、技巧。 <p class="ql-block">“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学研讨是发现,是分享,更是提升、是成长!春生万物,愿你我不负暖意,不忘初心,坚持学习,教学相长,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文:戴慧雯 孔庆民</p><p class="ql-block">审核:郑艳华 孔庆民</p><p class="ql-block">摄影:戴慧雯 王晗琤 孔庆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