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河口商业闹市和平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和平路北起胜利路,南至大桥路(现汉江大道),长1120米,是老河口城区的商业大街;中部与东启街、牌坊街构成闹市路口。</p><p class="ql-block"> 在老河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和平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00多年前相当于现在的坏城通道,城乡交界处。第二个阶段:近百年来相当于现在的汉口路、交通路,工商业逐步发展。第三个阶段:1980年代以来商业快速发展;现在成为老河口武商广场、汉江商业广场商圈纽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和平路由两段组成。</p><p class="ql-block"> 北段原称后街,这是相对于当年繁华的谭家街而言;由火星庙巷子口以北的新盛街和以南的长盛街组成。</p><p class="ql-block"> 南段原名普宁街,油坊道口以北,称上普宁街,以南称下普宁街。民国三十六年以改造普宁街为中山路起,开始对老河口旧街道进行改造。普宁街原是溥宁门(南城门)内的一条南北走向的狭窄街道,抗日战争中毁坏较严重,扩建此街拆房较少。老河口市政工程处在勘测规划此街道时,原打算从后街南端(即牌坊街、东启街接口处)与溥宁门取一直线,但因街中段有福音堂钟楼,当局怕引起外事纠纷,招惹麻烦,只好在此处留了一个弧行拐角。此段1952年改称和平路,文革时期因为原来有基督教教堂、学校,一度改称反修街。</p><p class="ql-block"> 1970年,老河口第一次修筑沥青路面道路两条,就是后街和和平街。1980年12月,和平街和后街统一更名为和平路。1990年代曾经命名为商业街。1992年10月商业一条街改造建设工程动工,1993年底竣工。2000年后又复名为和平路。2020年和平路完成了改造升级。</p> <p class="ql-block"> 二、交通要道、商业街区</p><p class="ql-block"> 和平路南北贯通10多条大街小巷。其中有进士巷、东亚道子、大巷子、木屐巷、新马路、火星庙巷、简家道子、惠风路、牌坊街、东启街、丁家巷、油坊道、杨家巷、大公路。</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和平路两侧有新华书店、第二中学、第四小学、卫生院等单位。工业有农具厂即后来的动力头厂、光化组合机床厂;铁工厂即后来的缝纫机厂、汽车车身附件厂;服装厂、童装厂、刺绣厂、雕刻社、白铁社、标牌厂等企业。商贸服务业有花纱布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百货商店、钟表公司、马悦珍饭店、光化饭店、老河口饭店、一、二、三客栈、浴池以及窑货店、杂货店、理发店等。</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位于和平路最南端的南城门(玉皇阁)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商业、农副产品交易集中地。老河口老汽车站原址在玉皇阁内东部。城门外有牛行;有粮食行业。据1949年统计,老河口市区内粮食行业主要分布在化城门外、东启街、丁字街、玉皇阁外四个地方。当时玉皇阁有28家粮行,其中贾福文日经营量多达百石;其他还有:肖长顺、张裕太、楚占明、吴万和、车德启、曾东升、朱正兴、张五房、盛丰、金玉记、周宽记、谢同兴、刘同昌、陈庆记、石世兴、张永和、协昌、洪太、龚永兴、朱善记、吴致丰、恒昌福、义和祥、叶大兴、郝谦太、协万发、长发祥。</p> <p class="ql-block"> 三、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南城门 中山门又叫玉皇阁,清嘉庆五年 (1800)建在城南溥宁门上,为亭楼式建筑。金顶朱户,碧瓦飞檐,雕梁画栋,造型美观,东西有廊房陪衬。1945年毁于日军炮火,残垣于1956年全部拆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馆 俗称“上会馆”,亦称“关帝行宫”,位于老新盛街东端,现第四小学处。当时为仿宫殿式建筑,两殿一戏楼,另有鼓楼、花厅、戏楼子台,占地面积约5亩。始建于雍正年间,是老河口会馆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它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壮观,富丽堂皇。青石铺地,条石垫基,殿堂高耸,戏楼花厅相望,路两旁碑刻梧桐对立,巨型石狮威武成对屹立殿外,南边厢房整齐,后花园幽静雅致。特别是大殿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和造型别致的屋脊飞檐,更显出晋商重义气敬关公崇绿色的特质。阳光下绿光灿烂,十分耀眼,与南边一墙之隔的黄州庙黄色屋面相互交辉,有一派皇家宫苑气概,是老河口会馆建筑中的精品之一。抗战时办过“儿童识字班”,1940年被日机将前院设施和部分房屋炸毁,大殿虽损犹存,一对大石狮子尚巍然屹立。后五战区长官部政治大队(前身为艺宣队)驻大殿,前院办成四维小学五分校。解放后山西会馆改建为第四小学,1974年学校扩建时大殿被拆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州庙,即黄州会馆,亦称“护国宫”、“齐安书院”。位于原长盛街中东部,由黄州客商始建于乾隆年间。初毁于咸丰年间,同治六年第一次重建。民国三年白郎军攻入老河口再次被焚,民国十三年第二次重建。当时从三黄两薪请来大批能工巧匠,并聘浙江名师吴善本监工,经四年主体完工,内外装修又用近七年始全部竣工。为仿宫殿式建筑,两殿一戏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全部黄彩琉璃瓦,砖木结构。气势雄伟,华丽壮观。民国初年重修时,又饰以现代题材为内容的木雕,其工艺独特、新颖,所有梁柱上精雕细刻着时装人物和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图案。其木雕彩绘堪称精美绝伦。黄帮客商多以经营钱庄、土特产品、棉花、桐油、生漆等生意为主,是老河口各会馆中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一帮。该会馆1929年办过“启黄小学”,1931年“贤乐剧院”在此演过汉剧,1934年一 0六师三一八团在此办过露天电影院。1940年遭日机轰炸焚毁,其遗址解放后设县监狱,至1984年迁出,现为市烟草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念佛寺:位于上普宁街北端与东启街相接处的念佛寺道子东(公厕附近)。寺前为南北走向木栏杆,栏北头为进出口。该寺为一进三院,有大殿一个,过殿一个,耳房数间,后厢房数间。砖木结构。建国后被拆除改建为居民住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培德女子中学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11年,基督教在老河口普宁街创办培德女子学堂即后来的培德女子中学。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光化县高等小学校师生联络老河口育英中学和培德女子中学学生举行罢课并上街游行示威。1947年,学校再次开办,改校名为育德中学。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收改为光化中学。后来先后设为光化一中分校区、文化革命接待站、光化县招待所;光化二中、老河口四中;实验小学。</p> <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和平路夜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