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研,一体化成长——大新路小学桃源大道校区语文组三月集体大教研活动

wenwen

<p class="ql-block">  为推进落实“双减”政策,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新路小学桃源大道校区于三月十五日上午组织开展了语文组三月集体大教研活动,活动流程主要包括:学习“仙桃市小学常态课堂管理意见”、学习“仙桃市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指引和样例”、观看视频课《梅兰芳蓄须》、开展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研讨活动以及雷校长总结。</p> <p class="ql-block">第一项:学习“仙桃市小学常态课堂管理意见”</p> <p class="ql-block">  雷校长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学习“仙桃市小学常态课堂管理意见”,主要包括“教师上课常态”、“学生学习常态”和“课堂管理常态”三个方面,“教师上课常态”包括健全学习小组、按照课时上课、做好教学准备、注重教学礼仪、明确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反思;“学生学习常态”包括做好学习准备、养成良好习惯、参与小组学习、大胆举手发言、认真听人发言、善于评价别人;“课堂管理常态”包括注意听课形式、明确听课要求、落实校长巡课、加强联系督导。老师们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项:学习“仙桃市小学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指引和样例”</p> <p class="ql-block"> 作业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层级性、拓展性、协调性,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全面落实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老师们认真学习优秀样例,并针对教材内容和重难点进行作业设计研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项:观看视频课《梅兰芳蓄须》</p> <p class="ql-block">  就本课来说,学生对梅兰芳先生比较陌生,对文本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感很模糊,所以任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挖掘文本,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进行体会,让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走入学生心中,把爱国情感的种子种在学生心中。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做笔记,学习并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项:开展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最能体现革命精神意志、革命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等,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增强文化自信,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因此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必须注重彰显这种价值取向。</p> <p class="ql-block">  袁红云老师表示,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由于内容所反映的生活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学生难以理解。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先抛出一些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被动接受不说,更是没有紧扣文本,缺乏了语文能力的训练。“道”是注重了,“文”却薄弱了。</p> <p class="ql-block">  刘畅老师认为任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梅兰芳的京剧片段,让学生谈谈梅兰芳,都是为了更好地拉进学生与故事时代的距离感。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语言积累和语感训练,由写日本人和梅兰芳的两组词语开始,让学生选词说话,将日帝国主义的霸道与民族的矛盾巧妙地呈现出来。在教学中紧扣单元素养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故事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利用表格的方式,串讲主要事件,让学生梳理出日本人做了哪几件事,梅兰芳是如何应对的,感受一代大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危红英老师认为小学语文精读课文应该简单教,略读课文应该有针对性地教。对于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怎么教?危老师认为首先要教给学生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大脑就像海绵,他们对所有的新生事物和知识充满好奇,而我们老师就像一盏灯,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方法有目的地去阅读。当然,根据低中高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教给他们相应的阅读方法。例如今天任老师在教革命文化题材的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时,任老师首先就检查了学生们搜集的人物背景资料,其次有目的地直奔本课重点:梅兰芳为什么蓄须?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朗读指导三、四自然段,了解梅兰芳事业和生活的困难,从而突破难点,感受到一代艺术大师的民族气节。最后,任老师利用阅读链接,又教给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表格式阅读法。这样,一节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脉络就显得简单明了了。</p> <p class="ql-block">  史小燕老师表示,对于革命类题材,印象最深的是二上的《朱德的扁担》,当时她让同学们回家搜集关于朱德的资料,课前也做了很多准备,本以为效果应该会好一点,但可能同学们离那个时代有点远,再加上她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无法掌控课文的深度与广度,导致结果不理想。至今,如何上好此类题材的课文也一直困扰着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项:雷校长总结</p> <p class="ql-block">  雷校长表示,后段将以备课组、学科组的形式开展磨课活动。希望老师们能关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文本价值,把握好单元语文要素,构建好阅读学习支架,落实好课例的研讨活动。在落实“双减”的大背景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信大新路小学桃源大道校区的教研活动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p>

课文

学生

梅兰芳

教学

老师

语文

常态

革命

小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