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已经是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但是上海却遇见别样的“倒春寒”……</p> <p class="ql-block">上海地铁十二号线东陆路地铁站,三号出口门口的景色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上海浦东新区东陆路地铁站外景</p> <p class="ql-block">高行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西北部,因原东沟镇更改名称而来。1950年置东沟乡,属高桥区,1956年属东郊区,1958年属浦东县,1959年成立东沟人民公社,1961年划归川沙县,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3年划属浦东新区,1995年撤销高南乡和东沟乡,建立东沟镇。镇境东接高东镇、杨园镇,南邻张桥镇,西滨黄浦江,北接高桥镇、外高桥镇。镇人民政府设在行南路420号,辖16个村民委员会。面积26.46平方公里,人口3.75万。农业为水稻、麦、油菜夹种。有浦东煤气厂、东沟船厂、东沟液压件厂及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公路有杨高北路、顾高路、东塘路等。有赵家沟、芦九沟等河流。2001年8月东沟镇更名为高行镇。东沟新村属于高行镇管辖,目前分为七个小区,由两个居委会分别管理。东靖路南面是东沟一居,管理着东沟四村,东沟六村。东靖路北面是东沟二居,管理着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我就居住在东沟七村第十三幢楼里。</p> <p class="ql-block">东沟二居管理的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的大门,就靠近东靖路与浦东北路路口,附近就有一些商铺和东沟小学,这里一直很热闹的。</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下班回家,我看到小区的侧门贴的告示说夜里零点封闭,就有种预感可能我们居住的小区,也要被封闭。根据特殊需要,政府部门可以这样做的。</p><p class="ql-block">(图为东沟新村浦东北路侧门张贴的关闭告示)</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在2020-02-16下午举行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市高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就介绍过情况。</p><p class="ql-block">在防控时,部分小区采取了临时封闭等防控措施,是否有法可依?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表示,从法律角度讲,城乡社区属于居民自治范畴,除了政府采取的管控措施外,居(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人员进出等防控措施,是可以的。“需要强调的是,封闭式管理并不是隔绝,也不是封锁,而是一种有效、可控的管控措施,目的是发挥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加强源头管控,守好社区的安全门。”</p><p class="ql-block">刘平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授权市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制定政府规章或发布决定、命令、通告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授权范围内,经过风险评估,依法审慎决策,可采取一些限制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限制法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防控措施。但这种授权并不意味着没有边界,这些疫情防控措施应当由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等法定主体实施,要遵循比例原则和最小利益侵害原则,措施要与疫情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既不能反应迟缓,也不能反应过度,要尽可能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既要保护大多数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尊重与之利益诉求相对的少数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刘平说,在积极支持,确保小区封闭式管理措施有效落实时,也要防止出现歧视或者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要保护包括租住者在内的合法正当权益。</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凌晨五点多钟,我下楼准备走出小区去上班,还没有到小区大门口,就看见有部分人聚集在那里。走近一看,一打听,完了,果然我们东沟新村四个小区同时被封了!</p><p class="ql-block">居委会干部解释说,今天已经派医护人员过来,按秩序通知各楼层人员出来做核酸检测,不需要集中排队拥挤,这样安全。误工证明下午也会开出来的,请大家回家安心等待吧。</p><p class="ql-block">有人与居委会,维秩人员商量,结果还是一视同仁,都不准出去!他们这样做是对的,也是为了每个人的安全,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p><p class="ql-block">我给单位领导打电话汇报后,就离开小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早晨,东沟二居管理的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的大门突然被封,居民们前来围观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居委会干部和物业公司一起在维持秩序</p> <p class="ql-block">我穿着淡绿色工作服,背着绿色挎包,戴着口罩,在小区大门内走来走去,听人们议论纷纷……(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在听别人议论时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临时做核酸检测雨棚就设在小区健身广场上,这里地面宽阔,通风好。</p> <p class="ql-block">东沟二居委门口墙上临时张贴的关闭小区做核酸检测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居委会临时张贴的误工证明样张</p> <p class="ql-block">既然不能出去上班,我就回到六楼的家中,等着居委干部喊做核酸检测就行。我站在窗边,看到楼下还有人向小区大门走去。</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下午五点钟左右,我到东沟二居委会办公室拿到误工证明。</p> <p class="ql-block">近期上海在地毯式封闭小区做核酸筛查新冠肺炎感染者中。今天上海一直在下雨,但我居住的浦东新区高行镇东沟七村,居民们冒雨也在排队做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最近一段时间没有露脸的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网红张文宏医生,今天一起在新闻发布会上冒泡了,上海人民看到他们心里感觉安定许多……</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染病学家张文宏发文表示,目前的疫情处于上升初期,而且上升速度极快,也就导致了各地区会有一些慌乱现象,但是防控的节奏一定不能乱,防控的信心也一样不能丢失,奥密克戎变得再快,也会受制于生活节奏,尽管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很低,但是中国如果现在不积极设防的话,那么在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人群被感染。</p><p class="ql-block">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也随之而来,从中国各地的疫情应对情况来看,我们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张文宏说到中国人口基数很大,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的时候,贸然开放政策是非常不妥当的,即使绝大多数人都注册完了加强针,但是也要有视窗期,中国不会贸然开放防疫政策,因为当下的病毒还在不断地变异当中。</p><p class="ql-block">我们期待的“暖春”并没有如期而至,一场“倒春寒”将抗疫的号角再次吹响!</p><p class="ql-block">本次疫情突然如井喷般爆发,截止2022年3月17日,全国共有高风险地区20个,全国本土新增2461例,疫情开始在全国蔓延。</p><p class="ql-block">尽管全国范围内接种了疫苗,但病毒时刻都有变异的可能。面对卷土重来的危机,我们究竟该如何自救?上海医疗救治组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接受采访时曾说: 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p><p class="ql-block">的确,免疫力人体中的最坚固的一道防线,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足够强大,任何病毒,细菌,甚至癌细胞都无法伤我们一分一毫!</p> <p class="ql-block">3月17日,上海地区下雨了。东沟七村居民冒雨排队做核酸检测中</p> <p class="ql-block">昨夜梦回庙李村庄,</p><p class="ql-block">醒来仍在上海他乡。</p><p class="ql-block">又是春花烂漫时节,</p><p class="ql-block">定是处处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人在外面遇到困境,就会怀念自己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我一连做的十天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是还是不准离开小区的。</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上午,我又到小区大门口看看,还在封锁中,而且增加了维护秩序人员。</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上午,东沟二居委会管辖的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还没有解封,大家在小区门口等着拿快递情景。</p> <p class="ql-block">既然不能出去,我就在东沟新村里兜兜转转看看风景,其实小区环境很优美的……</p> <p class="ql-block">电视里也在播放上海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p><p class="ql-block">近日,上海加强了各场所的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措施,核酸报告在一些场所成为了通行的必要凭证。那核酸时间到底怎么算?是以核酸采样时间还是以出报告时间为准呢?为此,上海发布回应了网友关切:以采样时间为准。</p><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因为防控需要,部分小区采取管控措施,加上一些医院因为疫情原因采取不同程度的闭环管理措施,群众看病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上海卫健委专门对医疗机构提出了要求,对120送来的病人不能推诿,要给与诊疗。</p><p class="ql-block">对于封控区一般常见需求的医疗需要,主要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对接,对长期用药需求的患者,利用互联网配送来保障。</p><p class="ql-block">上海肿瘤医院对有治疗需求的病人进行技术支持</p><p class="ql-block">针对网上反映来上海肿瘤医院就医,但因小区疫情防控的原因,出现的就医困难问题。邬惊雷表示,有关部门已注意到相关问题。“这些小区已经及时跟肿瘤医院进行了联系,把病人安排到区域性医院,然后由肿瘤医院进行技术支持。而对确实需要放疗的病人,肿瘤医院没有拒绝,及时安排了治疗。”</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卫健委获悉提醒,相关医疗机构目前仍处于封控或筛查中,上海市卫健委将根据疫情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市民朋友可关注各医疗机构官方网站和公众号。</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记者问:现在上海市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已经开展两天了,整体进展情况怎么样?</p><p class="ql-block">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说:从三月份开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链并行、隐匿传播等特点。对我们来说,这次上海的疫情是整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一次,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目前,上海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继续传播的任务非常艰巨。</p><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们开展了重点区域筛查,综合流调情况和“热力图”等,对病例较多、活动频繁、传播链复杂、扩散风险较高的重点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主动筛查。这一轮筛查工作总体平稳有序,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向大家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大家注意到,今天发布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比较多,除了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外,主要是从主动筛查中发现的。本次筛查结果初步显示,疫情具有区域性聚集特征,也发现了部分隐匿感染和传播。说明我们的筛查是非常及时、必要和紧迫的。可以这么说,通过这次筛查,为我们及时阻断疫情局部暴发和社会面更大范围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从3月18日开始到20日,在重点区域根据前期的筛查结果和风险评估以后,采取差别化的核酸筛查和防控措施。同时,对非重点区域的人员开展一次核酸筛查。这些仍需要得到大家的配合和支持,这里我再提请市民朋友们注意:</p><p class="ql-block">一是请大家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分时、分批前往采样点,不要自行前往,以免造成长时间等候。</p><p class="ql-block">二是在检测前务必携带好身份证、手机,提前在健康云进行登记,做好“登记二维码”的截屏保存,并在采样现场展示和扫码准备。</p><p class="ql-block">三是在参加采样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并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防止采样时交叉感染。</p><p class="ql-block">四是请大家积极配合各采样点医务人员做好样本采集;自觉维护采样点秩序,服从引导安排。采样结束后,建议和鼓励大家“非必要不外出”,少流动,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3月18日下午,我又到居委会打听解封时间,居委会干部叫我回家等通知。我又到小区里兜兜转转后,就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3月18上海感染确诊和无症状人数表</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早晨,我去小区门口,看见张贴新的通知:继续扩大范围延长管控时间,居民继续准备做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李国富在东沟七村图片</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上午,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凡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减少流动+扩大筛查”是上海新冠疫情防控的重要策略,网格化筛查是“排雷”。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提醒,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的同时,切实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会、不聚餐。</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上海感染确诊和无症状人数表</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网上谣言已经满天飞!</p><p class="ql-block">3月19日上午,有不少市民朋友圈热传浦东“高行要爆大雷1000+”“高行银杏苑的人都拉走了,一共57辆大巴”等说法!</p><p class="ql-block">对此,3月19日下午,高行镇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官方微博“高行发布”辟谣称,近期,我们关注到网上传播关于高行地区疫情严重的信息。经核实,此信息不实,系个别人员在小区封控管理期间道听途说后编造,已进行教育并要求其主动澄清消除影响。</p><p class="ql-block">网传“57辆转运人员大巴”,实为接送年长和行动不便居民至全镇6个核酸检测点的车辆。高行镇正在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有序开展重点区域人员核酸筛查工作,希望广大市民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积极配合各项防疫措施。</p> <p class="ql-block">我有些纳闷,本来3月19日白天还说,再做两次核酸检测三天后就可能解封了,夜里突然又变卦了呢?一打听,据说因为有人从外面回来家,单独搞去做核酸检测结果发现异常。那家伙害人不浅啊!管控期间能进不出,也有漏洞。进来的人不一定就安全,尤其无症状感染者,根本看不出来的,测体温正常,不做核酸检测发现不了。如果已经被封管控做核酸检测过的小区,结果出来之前就不该再有人还能进来,因为不知道进来的人是否健康。</p> <p class="ql-block">3月20日早晨,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的居民,在小区大门口排队买菜和取快递中图片。</p> <p class="ql-block">3月19日晚上,小区里没有医生来给大家做核酸检测,居委会干部说回家休息等着吧。3月20日早晨起来,我到小区大门口却发现昨天夜里小区墙上,又张贴新的通知,我们居住的小区继续封闭预计管理14天,这下凉凉了……</p> <p class="ql-block">3月20日上午,我查看了一下上海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信息,名单里有浦东新区高行镇东沟二居委会管理的东沟二村。东沟二居管理着东沟一村,二村,三村,七村,这四个新村是连在一片的,彼此之间没有院墙隔离。所以我住在东沟七村,也受牵连被接着再封控管理14天了!</p> <p class="ql-block">外地的几个朋友陆续发微信或打电话给我,都在问上海疫情怎么样了,听他们的口气好像上海已经在水深火热之中似的......我感觉大家对这轮上海疫情的反应有点像一场台风,上海就在台风中心,刮得还没台风外围厉害。上海现在的情况,很多小区陆陆续续进入了封闭管理和相继解封,大家也陆续经历了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中小学生开始了网课,很多单位也暂时居家办公了,整个城市很安静。我住的小区也已经封闭了,其实除了不去上班,生活也没啥影响。</p> <p class="ql-block">早晨六点左右,居委会干部们用喇叭在楼下吆喝居民们,赶快起来准备做核酸检测。过了一会儿,大家纷纷下楼,排好队伍去做核酸检测的。其实昨天夜里两点钟居委会领导,就接到我们小区今天做核酸检测通知,考虑到居民们都睡觉了,夜里就没有通知居民,放在今天早晨才吆喝大家的,他们做的很贴心。今年居委会干部们和医护人员,志愿者们都很辛苦,他们为了大家的安全,顾不了自己的小家庭,非常感谢他们,向他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壬寅虎年春分遇疫情防控</p><p class="ql-block">作者:李国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分时节百花开,</p><p class="ql-block">上海疫情蔓延来。</p><p class="ql-block">时事无常遇防控,</p><p class="ql-block">客困小区直徘徊。</p> <p class="ql-block">单位通知:</p><p class="ql-block"> 关于近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公司存在部分员工所在小区处于封闭管理的状态,导致无法正常上班。现综合考虑,可以安排居家办公的员工按照正常考勤操作;如无法居家办公的或不具备居家办公条件的员工按照先用调休、再用年休的方式予以抵扣。请各区域根据以上原则与员工协商安排相关工作事宜。</p> <p class="ql-block">新一轮疫情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很大影响。现在社会上人们越来越多地在问,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老百姓才能回归到疫情之前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解释说: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期盼疫情尽快结束,但病毒和疾病本身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突发疫情来临的时候,如何有效控制它,达到一种平衡,在科学上我们常讲“三角模型”,也就是说疾病和病毒的毒性、危害性是一个角。第二个角是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和能力。第三个角是公共卫生和社会面的干预措施。疫情发生以后,这三个角构成了一个“三角模型”,它们要取得一个最佳平衡。从理论上来说,疫情结束有几个方面——希望病毒变异是变得越来越弱了,它的致病力、它的传播力越来越弱,对人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胁越来越小,这是最好的。比如我们的疫苗更加有效,不仅仅是能预防重症和死亡,也可以防止感染了,预防重症和死亡率的能力更高了。比如有特效药了,除了现有的有效药物以外,可能出现了更有效的药物,甚至是特效药,早期就可以把病情阻断。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疫情也在减轻,我们外防输入的压力变小等等。</p><p class="ql-block">这些综合起来,看病毒本身,看它的危害度,看我们所具备的武器和手段,这些综合起来才能讨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来调整我们的策略,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浦东新区高行镇东沟二居居委会发放的“居家防疫防控大礼包”,有蔬菜,肉,面条。</p> <p class="ql-block">我到楼下领到居委会发的大礼包。非常感谢上海市政府,东沟二居居委会干部,志愿者,也要感谢其它省市对上海的大力支援!</p> <p class="ql-block">疫情没有结束,继续做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有难一起扛</p><p class="ql-block">——上海疫情防控中的一个安徽务工人员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作者:李国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随着上海疫情不断新高,网络上传递着各种声音,有加油的,有质疑的。而反馈较多的是说,上海本次疫情中暴露出了管理不好,基层工作者能力一塌糊涂这些非议。但从十几天的各种观察来看,我认为,上海无论是综合管理还是基层人员,足够优秀,足够出色,在最危难的时候顶住压力,还尽一切力量服务人民(据闻有的社区基层垫付了几万块给居民买菜),稳住了2500万人的特大城市,这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我居住的浦东新区高行镇东沟二居,一直管理的不错的,发蔬菜大礼包不分户籍也都是一视同仁的。分别住在在黄浦区,静安区的校友也都领到居委会发的蔬菜大礼包了,不像抖音里传的那样,上海本地人有,外地人没有。一定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就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海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民核酸检测!对于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仗、硬仗!这一仗不容有失,必须全力争胜。上海有信心取得胜利,胜利要靠我们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持续的疫情,冲击着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冲击着每个人的正常生活。上海市民和广大在沪务工经商的外省市人员,正在一同经历一段空前严峻的日子!为了抗疫,上海市无数基层一线工作者已经日夜辛劳了一个多月,许多市民和广大务工经商人员已经“禁足”在家很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无数汗水,也看到许多泪水。我们看到暂时安静的城市,也看到背后持续的奔忙。所有人都很辛苦,所有人都不容易,所有人都在努力配合,所有人都希望这场战役快些结束,所有人都希望这座城市早日回归日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国富(笔名山林,居于上海) 老师 是的,病毒的变异,让人防不胜防,国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发现核酸检测也有感染病毒的风险,也要求间隔距离了,对做核酸检测注意事项更加严格要求,特别是让阳性的隔离了,挺住社会各界的舆论,为了就是保护还没有被感染的人群,只有我们国家还在坚守“生命至上”的抗疫,只有我们国家才有聚十万人马的保卫大战。我赞成李老师的内心深处的话,我们不要抱怨,只有好好配合。这一次我非常敬佩那些不怕感染的志愿者,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而我们只需各方面多注意,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好好享受各地对我们的关爱,即使发的菜礼包不多,也是一份极大的关爱,我们把心态调整好,就是对社会做贡献,就是有难一起扛了,让我们努力配合,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p><p class="ql-block">——上海女诗人周文莉(如水)留言</p> <p class="ql-block">东沟二居干部和志愿者给居民发菜中</p> <p class="ql-block">东沟二居第二次发菜</p> <p class="ql-block">东沟二居给居民又发了药品</p> <p class="ql-block">居委会第三次发蔬菜大礼包和盐,酱油,红肠</p> <p class="ql-block">被封在家看电视玩手机就好</p> <p class="ql-block">只能静等解封,守得云开见月明吧!</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国富,校名李怀富,笔名山林。工作于上海市徐汇区梅陇文化馆。1969年1月出生于淮南市凤台县毛集镇何台行政村第一生产队,1982年迁居桂集镇颜王社区庙李庄。1992年到上海工作至今。爱好文学,文体多样,作品多发表在《黄河文创》、《羽墨飘香》、《淮南作家》、《诗意八公山》、《温馨微语》、《远方诗歌文化传媒》、《桃花源文轩》、《诗词阁楼》、《美篇》、《和讯博客》、《中国博客》、《文学笔友网》等网络媒体平台。2018年9月出版个人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馆工作的图片和散文集《走过的路 经历过的世博 永存的记忆》壹部;组诗《父亲》等七首发表在2019年吉林出版社的《中国诗词传世经典》书中;散文《斑鸠的今天》发表在2019年作家出版社的《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书中;散文《和平公园记》《今天是你的生日》,新诗《提篮桥随想》《梦回故乡》《心迹》发表在吉林出版社的《新世纪文学》书中;新诗《还想再来》《回来吧台湾》发表在《中国新世纪文学》书中;短篇小说《沉浮》、《打工仔的爱情》发表在美国《华新社华尔街报》。诗词《赞淮南潘三矿》等三首发表在安徽省淮南市文艺出版社的《抗疫诗存》书中,六首诗入选《中华诗词大典》书中。部分新诗和旧体诗词作品入选《中华诗词名人录》书中。2021年5月出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国富作品选集》壹部。诗歌《成长》、《父亲》、《在上海看雨》、《想你的时候》等,发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淮上风雅颂》书中。是上海文艺出版社读者俱乐部终身会员,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