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出生的六十年代,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贫困,但精神生活却很充实,每天读书看报背诵语录,是表忠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span>那时候父母亲都在工厂上班,他们是典型的工人阶级,上班工作踏实认真,下班除了干家务,还要背诵语录,记得我上学前跟着他们最先学会背诵的就是《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尽管当时不懂背的是什么,但是在大人面前背诵起来却是兴高采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母校是市区比较好的学校,学校的教学及活动器材也比较好,上下课时不是敲钟,而是用的电铃,我们的乒乓球台是水泥面的,比照片中的乒乓球台要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家里有辆自行车已经很不错了,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父亲骑自行车带着我们兄弟姐妹走亲戚时,亲戚村里的小朋友看到我们的自行车总是好奇的追着跑,每每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总是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 我小的时候没有燃气灶,没有电磁炉之类的东西,做饭都是用面煤,煤球是很难买到的,每次买煤球要带上煤票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买到,那时候几乎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才能买,煤票、粮票、布票、副食票都是非常金贵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医疗条件比较差,幸好父母亲都在国营单位工作,这些单位都有自己的医院或卫生室,职工或家属看病是免费的。</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市内是有公交车的,记得坐一站路二分钱,坐两站路三分钱。不过那个时候逛街总不舍得坐车,因为积攒好长时间的零花钱也不过两叁毛钱,省下钱来到书店可以买本《小学生作文》或小人书。</p> <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排队读书的样子,我想起了我上初中时去新华书店买书的情景,那时候课外辅导书非常少,为买一套课外辅导书我和堂妹早早的就去书店门口排队了,由于书少人多,等书店上班后工作人员开始发号卖书,幸运的是我们是最后领到号的人,在我们后面排队的人只得扫兴而返了,当时在我们后面排队的一位叔叔因为没有排到号,急的满头是汗,那位叔叔渴望而焦急的眼神我现在还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小时候市里的理发店很少,经常能看到挑着理发担子的理发师沿街行走,有人理发了,他们放下担子在路边就开始给人理发了,这种理发方式既方便又便宜,有条件进店理发的人并不多,我是长到二十一岁才第一次进理发店理发并且赶时髦烫了个卷发头。</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张照片,想到了我的学生时代,那时候在省城上学,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的同学甚至是笫一次走出大山,进了城看到什么都稀罕,为了活跃同学们的生活,我们班经常组织活动,唱歌、跳舞、爬山、郊游一样不少,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也让许多同学增长了社会知识,后来我们走上工作岗位,绝大部分同学由当初不谙世事的青年,成长为科级、处级干部,有的成了厅级干部,为祖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让我想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80年代要想买自行车、电器之类的东西是非常难的,需要托关系找熟人凭票购买。记得那时候儿我姑姑家有一台九寸的小电视,临时搬到我们家使用,结果每天晚上我们家院子里是人挤人、人挨人,整个胡同的小朋友都来我家里看电视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是在八十年代未开始有了老火锅,记得那时候工作不久,同事大部分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下了班只要有人提议吃火锅,我们一群人就会骑着自行车奔向火锅店。</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我们这里也盛行唱卡拉OK、跳交谊舞,炎热的夏天,在休闲小广场唱卡拉OK、跳交谊舞是许多人喜欢的夜活动。</p> <p class="ql-block"> 看到照片中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想到在70年代初期,我们那里都是用的压水井里的水,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一眼压水井,直到70年代中期,我们那里安装了自来水管,不过一条胡同只有一个水笼头,每天整个胡同里的住户要排队接水,70年代末每家每户才安上了自来水管。</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我们的业余生活还是以户外活动为主,比如休息时到公园里划船、滑旱冰,单位也会偶尔组织大家一块儿去爬山、郊游等,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所以那时候是没有“手机控”、"低头族”的。</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这里出现了大哥大、BB机,许多传呼台也应运而生,那时候使用大哥大、BB机是一种时尚,使用大哥大的绝大部分是私企老板或者单位领导,而最初使用BB机的人也不多,刚开始BB机都是数字型的,有人找时会通过传呼台呼叫并在传呼机上留下电话号码,BB机主需要找到电话才能与呼叫人联系上,后来升级成汉字汉字BB机,使用起来相对方便了许多。</p><p class="ql-block">(文中所有照片来源于郑州宣传栏,非常感谢各位摄影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