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凉境,—记昆明滇峰户外柴石滩苗王寨山水穿越之旅

宏俊

<p class="ql-block">柴石滩水库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境内,是珠江流域南盘江中下游梯级的龙头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556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全省以滇中调水为重点的7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span>柴石滩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我国在建的100m以上高面板坝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盘江柴石滩水库</p> <p class="ql-block">而作为柴石滩水库依托的干流南盘江,古代称温水或盘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源头河段</span>。南盘江长度914千米,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经贵州省兴义市流入广西红水河。富饶的珠江从上而下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五个河段组成。</p> <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5日,为揭开神往已久的南盘江神秘面纱,我们一行74名驴友参加了由昆明滇峰户外组织的柴石滩至苗王寨探寻之旅,置身山水之间用心感受了一次清波飞扬,绿水长流的清凉境界。</p> <p class="ql-block">早晨8:00,驴友们乘坐大巴从昆明出发,历时近2个小时的行程,约10:00左右,大巴顺盘山公路一路下行,透过车窗,一条宽阔的玉带般的清澈河流映入眼帘,河流两岸绿树婆娑,花影粉黛映红岸堤。大巴穿过一个路边的山村,来到了位于河流一侧的公路边停住了,驴友们下车后看到公路前进方向的一侧立柱上大书“柴石滩水库”几个金色大字,这便是我们今天的徒步之旅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柴石滩水库大桥集体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遥望柴石滩水库大坝</p> <p class="ql-block">队伍清点人数,整装出发!</p> <p class="ql-block">位于柴石滩水库南盘江上端的这座标志性大桥大概是前往九乡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吧!因道路限高的原因,我们遗憾的没能如原计划上到大桥,远眺美丽的柴石滩水库全貌。</p> <p class="ql-block">清澈碧绿的南盘江水流湍急,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粼粼波光,给置身其中的我们带来了丝丝清凉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顺着江水下行的方向,我们在江的左岸小路依水前行。欢快流淌的江水不绝于耳地在耳畔掠过,那水中丝丝缕缕的青荇在水流的带动下扭动着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刚入林荫道,一片盛开的金黄色的油菜花把途径的驴友们带入了一片欢乐海洋,给我们这清凉爽朗的行程又增添了一份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举首望,流水湍湍去无影,</p><p class="ql-block">感伤怀,岁月历历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驴友们在领队阿斌的带领下,离开江岸的小路,过阡陌穿过大龙兑村后上到公路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咱们村里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公路上俯瞰南盘江,如玉带飘临大地一般,绿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樱</span>傍两岸,一江春水向东流。</p> <p class="ql-block">一段剪影记录下我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看到两大帅哥拍照,俺也急忙跑过去凑了个热闹</p> <p class="ql-block">顺公路行不多时,路的一侧出现了一个新修建的观景台,围栏的对岸山体巨大的横断面纹路清晰可见,犹如一面巨大的屏障立于南盘江一侧,山脚江中湍急的流水在河道出现的落差处冲击起一道道白色晶莹剔透的水花</p> <p class="ql-block">美丽善摄的驴友阳光为我与大山留下了此行第一张完美留影</p> <p class="ql-block">为同行驴友们拍照合影后,我们继续顺公路一侧下行坡道再次来到了山谷底部的南盘江畔,看着奔腾不息的翠绿色的江水,在炎炎夏日般的烈日下,一阵清凉沁人心脾,让人瞬间神清气爽。我问了在路旁值守的两位当地的大哥大姐才知道,这个清凉怡人的峡谷取名苗王峡,是去往苗王寨必经的一处不可多得的山水休憩圣地。</p> <p class="ql-block">南盘江畔苗王峡</p> <p class="ql-block">顺江边修葺的步道往里走,“轰隆隆”一阵阵极速飞溅的流水声把我们吸引过去,在青绿的树荫下,一股清流破闸而出,奔腾着飞泻而下溅起如珍珠般晶莹剔透的水花。在这激流瀑布的上方小铁桥上,驴友们三三两两相聚一块,欢快的拍照留恋。</p> <p class="ql-block">帅气的领队阿斌也陶醉在这山水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感受完苗王峡的清凉,已是中午时分,在领队阿斌带领下,我们继续沿江边小路顺峡谷往里走,寻得一片清凉地开启了路餐模式</p> <p class="ql-block">在清凉的南盘江畔,驴友们相聚一起或坐或躺,或举杯邀月来个自拍,在欢乐随性的气氛中彼此分享着自带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短暂的休憩午餐过后,我们整理队伍跟随领队阿斌继续顺江边向着此行第二个目的地苗王寨前行。</p> <p class="ql-block">翻过一段狭窄的山路,我们又回到了靠近江边的一条水渠旁平坦的林荫道上。水渠宽约2米,水流湍急,清澈见底。在急速的水流中,那一簇簇一缕缕青绿的青荇或如蛟龙游曵,霸气奔腾;或如轻歌曼舞,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水渠旁茂密青绿的竹林遮挡了烈日灼心的炎热,给行走其间的驴友们送来阵阵清凉。</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年仅10岁的小驴友覃余达人小志坚,别看他年纪不大,却是和姐姐一起跟随母亲美美行走多次户外,领略过不同山山水水的小户外了。这不,经过了大半天的路途跋涉,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覃余达始终在妈妈的陪伴下不依不靠,坚持独立行走。妈妈美美为了</span>磨砺孩子的意志和增强孩子的体质,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认知,每次周末出行都特意带着他们姐弟俩出来走走看看,让他们在行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博大。</p> <p class="ql-block">小覃余达:妈妈,我走不动了,你能抱抱我吗?</p><p class="ql-block">美美妈妈:孩子,我们现在已经走在最后了,如果我们不跟上,我们就会脱离队伍,找不到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覃余达:</span>那我们就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美美妈妈:原路返回的车已经开去下一个目的地了,所以我们没办法原路返回,只能坚持往前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覃余达:(继续蹲着不愿走)……</span></p><p class="ql-block">美美妈妈:你蹲下去很容易,如果休息久了再走就更累了,只有坚持往前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胜利在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覃余达:好嘞!</span>胜利在望了,我们继续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覃余达在妈妈耐心的鼓励下,站起身再次迈开已经疲惫的双脚愉快地继续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看!江对岸的风景多美啊!</p> <p class="ql-block">沿着水渠清凉的小路走过一段茂密的竹林,前方路的尽头出现了一座飞架在南盘江上绿境中的钢索吊桥。远远望去,身着鲜艳色彩户外装的驴友们走在摇晃不停的吊桥上悦动着、欢叫着,犹如一个个跳动在五线谱上的音符一般在阳光下奏出一曲欢乐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在吊桥的另一端,先行过桥的驴友抬起手机按动快门,“咔嚓咔嚓”声此起彼伏,一张张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照片记录下了驴友们这开心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着白衣的少年驴友在岸边对手捡起一块石子顺势一抛,只见石子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连续的波纹直击江的对岸,站在一旁的小覃余达看得惊叫不已,一个劲的让大哥哥再打一个再打一个。</p> <p class="ql-block">吊桥的江对岸是一家开放式的农家乐烧烤,在江边架起了棚子和一张张烧烤桌。当地的老乡们乘着这阵阵的清凉就一口啤酒品尝着滋滋冒油的美味烧烤,好不自在乐在其中!热情的老乡看到我们经过,举起了手中倒满啤酒的杯子递过来,邀请我们举杯同欢!出于行程中对驴友们安全所担负的职责,我婉言谢绝了老乡们的热情,互道祝福之后继续我们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过了农家乐,我们开始告别清凉的江水,在烈日下开启了一段坡度爬升。陡坡一直缓慢地向着大山深处延伸,光秃秃的山坡上没有了一点遮挡,脱离了清凉的驴友们行走在这黄土高坡一般的大道上,汗流浃背的感受着农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和不易。</p> <p class="ql-block">和几位驴友走在最后的美美妈妈看到儿子满脸汗水,心疼的把小覃余达叫住,脱去了他的外套,拿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递给孩子补充水分。干渴的小覃余达接过妈妈的矿泉水仰头就咕咚咕咚大喝起来。妈妈看到后急忙制止,和声地告诉孩子户外喝水要慢慢的喝,因路程遥远,不能一次喝完,要有时备着无时用。小覃余达听着妈妈的说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剩下的矿泉水递给了妈妈,继续顺着大坡往前走。美美妈妈欣慰的看着儿子问道“你累不累啊?”小覃余达信心满满地回答到“不累不累!我是男子汉!”多么坚强可爱的孩子,在户外一路走来,他终将会成为一名自信有担当的高大的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翻过山脊,我们顺着领队阿斌的指导岔入一条下山的小路向着山谷往下走,渐渐茂密的植被再一次遮挡了烈日艳阳,带给我们清凉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谷底部一条领队阿斌他们辛苦开辟出来的小路蜿蜒前行,一阵清凉的流水声从不远处的杂草丛中传来,我们顺着潺潺流淌的小溪往前走去,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喀斯特溶洞展现在眼前,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目的地苗王寨。</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苗王寨,叱咤风云又一村;</p><p class="ql-block">巨厅洞府显豪气,回声久久不见影!</p> <p class="ql-block">顺着幽暗的洞府道路摸索前行,一道耀眼的亮光闪现,洞府位于山体另外一端的出口出现在我们眼前,走近洞口处,一排山寨围挡的木栅栏挡住了驴友们的去路,在木栅栏右侧一个稍显宽一些的空隙成为了驴友们离开洞府的唯一通道,大家一个个有序地弓腰吸肚,收臀支脚,以万夫莫敌之势从夹缝中穿梭而出,过程中时不时一个体型稍显肥胖的驴友被缝隙卡住,引得众人皆笑,伸手相助让其脱困。</p> <p class="ql-block">洞府之外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又一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沁人心脾的</span>清凉境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驴友们聚集在洞口右侧的一排岩石上,共同留下了到此一聚的欢快合影</p> <p class="ql-block">走得热了,和妈妈一起用手触一触这清澈凉爽的山泉水,感受一下大自然这不一样的清凉夏意</p> <p class="ql-block">顺着溪流旁的小路蜿蜒前行,我们又回到了来时的铁索吊桥,过吊桥右转继续沿水渠旁的绿荫道路前行,穿过一片在建的饮水工程工地,我们又回到了南盘江畔继续依江前行,江边的大树渐渐多了起来,遮天蔽日,在这炎热的春季夏日更显格外的清凉怡人。</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时,在眼睛所及之处,一座多孔大桥横卧江面。这便是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的普济桥。此桥历经240余年的风风雨雨,普惠人民,广济众生,福泽了宜良坝子的黎民百姓。</p> <p class="ql-block">待全部人员到齐后,就着这普济桥悠久的沧桑历史,驴友们汇聚在普济桥上拍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普济桥,告别了陪伴我们清凉一天的南盘江,顺公路直上穿过一个环境整洁,富有文化气息的新街回族村,等待我们的大巴静候在公路两侧,下午4点左右,历时近6个小时,行程15公里,驴友们在痛并快乐着的欢笑声中完美结束了今天“清凉一夏”的穿越之旅,踏上了回程的大巴。</p> <p class="ql-block">本篇中部分照片和视频来自同行驴友们独特的摄影拍摄视角,客观记录和诠释了我们此行的快乐和艰辛,在此笔者特致以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