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着自己的宣告方式,也预示着自己的未来故事。</p><p class="ql-block">我生于1969年的这样一个阳春三月,虚出来的这一年就是我在妈妈子宫里的那一段日子。1999年妈妈去世后,我恢复了小时候说虚岁的习惯,尽管我无从回忆那份温暖与成长,但是此生我无法抹掉那段在妈妈腹中的历史,更无法忘掉妈妈十月怀胎的恩情。</p><p class="ql-block">妈妈说我是一个早产儿,注定此生我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许是爱极了这花红柳绿的繁盛和美好吧,我迫不及待地提早来到这个世界,出生不久我上吐下泻折腾得厉害,小肚皮鼓得锃亮,差点一命呜呼,小命归西,也不知怎的又好了,又许是折腾的够呛了,接下来我又睡倒了夜,白天睡,晚上哭,还时时得抱着不停地摇着晃着,那时候尽管没有这么多的婴儿用品,却也难不住爱女心切的爸爸妈妈,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我的折腾:抱着摇,躺着晃,白天转,黑夜哄……渐渐长大的我,喝口凉水都长肉,皮实得很,折腾得很。</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回老家,经常缠着奶奶讲故事,其实就是扒瞎话,我痛苦而好奇地承受着鬼鬼魔魔的刁钻狰狞,却也更羡慕猫有九命的幸运和神奇而长命百岁,常常想我长大了是什么样子?人老了会是什么样子?</p><p class="ql-block">二、“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p><p class="ql-block">我比妹妹大两岁半,妹妹出生不久,我去爸爸办公室玩,(当时就住在校园里,家和办公室只隔着几排房子),见我进屋,阿姨忙招呼:“吆,建新来啦。”我立马口齿不清地纠正:“俺不是建新,俺是小富(淑)新的姐姐的啦。”</p><p class="ql-block">人之初来,必也温情于世,柔和细腻的肌肤,明丽清澈的眼眸,都比不过那颗灵动纯洁、稚嫩善良的心。我是个美好主义者,非常愿意相信人的善心善念是从小就有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自热而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爸爸妈妈对我们进行的德性教育,这就让我的仁爱之心在孝悌关爱的点点滴滴中扎下根来。</p><p class="ql-block">小时候,非得要给奶奶洗洗她的小裹脚,执拗不过,奶奶只得坐了下来。就像大人给我洗脚一样,我颤颤巍巍端一盆温水放在奶奶面前,当奶奶一层层褪去裹脚布,一只奇形怪状的脚乍现眼前,我吓得大叫,哭着跑开了……给奶奶洗脚的故事一直盛传不衰,谈笑间,让家人感念至今的却是我那颗懵懂的孝心。</p><p class="ql-block">眨眼到了1976年9月,我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上学了,个人的社会圈子变大了,我的热心肠愈发外显,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的岁月里,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昂扬向上的氛围熏陶感染教育了我,也让我有了很多的践行,心里的善念善根渐渐发芽成长。</p><p class="ql-block">前几天,与学妹偶遇,学妹谈及我们的关系渊源时说到,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学妹磕破膝盖,我主动和她姐姐轮流背着学妹到前院的医务室包扎的……</p><p class="ql-block">时光又匆匆,我成了1987年全县高考唯一的英语本科生,在这个时尚而又时髦的圈子里,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成熟了,唯有没有变的是骨子里流淌着的血脉。 </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的校园生活,培育了我的心智才学成长,一张张的奖状和证书更见证了我的心性善念那棵树的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妈妈与病魔抗争的十九年里,婆婆瘫痪在床的十八年,历练了我的心性,扎根心底、溶于血脉的那份温暖与亲情让我对孝悌和仁爱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深刻的践行。</p><p class="ql-block">岁月就在不经意中带我离曾经的风华正茂渐行渐远,悄悄地引我步入了四十岁,难忘儿时听过的故事、背过的家训。此时的我,青涩少了,稳重多了,活力和激情却有增无减;荒了英语专业,浓了回归情怀;淡了名利的追逐,聚了仁善的心缘。</p><p class="ql-block">三、人逢再春花开次第</p><p class="ql-block">倏忽悠去,2012年,家有小女初长成,雏鹰展翅高飞去。闲下来的我会常常想起奶奶故事里的那只猫,也常常想到我自己,生命就这样耗去,就只是为了活着吗?</p><p class="ql-block">2011年7月闺女刚上高三,2012年6月闺女高考结束,时隔11个月,我做了两个大手术,直挺挺躺在床上的21天,我写下的QQ签名是:期待健步如飞……对于生活,我的一贯态度是,接受当下,期待未来。所有的接纳和希翼全凭心里的那一份坚持与信念,听起来很冠冕豪迈的口号,真的是满含人生哲理,多年的脊椎滑脱,一年的举步维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身体支持在腰杆子,脊椎弯了,坏了一个人就垮了;而支持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念就像腰杆子,人活一口气,精气神没了,这人就成了一堆血骨腐肉。</p><p class="ql-block">怀揣着对生命的最初敬畏和对未来的向往,感受到世间一切的美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孝之始也”是我受到的生命教育第一课。爸爸妈妈都是受过正统教育老一辈人,珍惜生命,真爱生命,是教给我们的人生第一课。随着年龄和心智增长,世事阅历的体验感受丰富,我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不会如猫一般传奇而有九条性命来应对不测,但是人至少可以有两种生命姿态立于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受恩于父母而来的肉体生命。另一个则是得益于父母教养和后天习得的精神生命。</p><p class="ql-block">闺女十八岁那天,独自游学到了德国,拿着国内银行兑换马克大币钞缺买不了车票,为难之际,好心的德国大妈帮闺女买了一张票,闺女十分感谢并询问如何还钱的时候,德国大妈友善地告诉闺女不用还了,并祝闺女旅行快乐。</p><p class="ql-block">听我闺女的话,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不尽的思考,更让我相信,爱心和善行真的是无国界的,也可以传染和传递的。有多少妈妈会如我感恩德国大妈那样的感念我的一个善意的微笑和一个举手之劳而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呢?</p><p class="ql-block">此时再回眸,心中那棵爱的树已经根深叶茂,勃勃生机——我要作一个让爱流动起来的人。</p><p class="ql-block">就像太阳一样,只有自己光明万丈,才能照亮别人,温暖世界。一个人,只有自己成长得好,才有能力帮到别人,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成长自己,惠及他人。</p><p class="ql-block">成长自己的突破点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我总是在想,上天在赋予我生命的时候,肯定是非常用心的,赐予我鲜明的个性,特立的思想,通达的性情,可贵的是,我这人恋旧,喜欢老辈儿传下来的东西。我更愿意相信,上天在赋予我一切的美好的时候,肯定是有所托付的,这就是我今生的使命,这就是我应该的传承。</p><p class="ql-block">自我心理成长和孩子教养得益于我对心理学的热爱、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我先后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高级沙盘游戏指导师等一系列证书,考证是自我约束不力情况下的他律做法,其实就是督促自己系列学习,充实自己。</p><p class="ql-block">2013年注册成立垦利县心理学会,下设健心飞扬心理志愿服务队,开展公益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从那时起,我就走上了公益之路。</p><p class="ql-block">2014年,垦利县关工委成立垦利县家长学校管委会,有幸加入其中成为创始人,担任副秘书长一职,负责早期的乡土教材编撰和教学工作。多次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修培训,也就是这个机缘,结识了国内传统文化方面的大批学者教授,并于2015年加入垦利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协会,任副会长。</p><p class="ql-block">2014年,我的公益方向逐渐聚拢到: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推广这三个方面上来。看似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以文化人,预防为主。我也把自己定位为文化志愿者,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去泗水尼山圣源书院参加乡村儒学志愿讲师培训的时候,站在肃穆威仪的夫子像前,我真的窥见自己内心的虚弱与空白;“知耻近乎勇”,当我站在讲台上,代表学员表态发言时,我依稀看到自己人生后半场的风采,从心底里慢慢向上挺拔的那棵大树。</p><p class="ql-block">在竹影摇动的春风里,在圣源书院的每一个有鸟鸣的清晨,远离喧嚣,我感受得到心的回归,与自然的契合;起起伏伏的山路上,我虔诚地感受着万山朝尼的神圣;卞桥上的石刻雕栏,长峰岭上的道观残垣弃碑,让我禁不住想知道,一千年、两千年、两千五百年到底有多久有多远,流连于此的人是否如我一般?摸着虬枝斑驳的古树,我真的想知道,从一粒种子,一颗嫩芽、一树翠绿,直至高耸入云,直至岁月如今,一路走来,你究竟经历了什么?</p><p class="ql-block">尼山书院的庄重,夫子洞的神秘,红墙延伸的深邃,青苔遍布的幽远,仿佛唤醒了我的内心而亦步亦趋地朝拜着追随着一位长者、一位智者、一位圣贤……</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天,多次游学泉林。最爱冬日的泉林,水面上氤氲的水汽温润着我的心思,让我凝神于串串涌动的珍珠般的水泡,迷恋于水草的婀娜招摇和那一缕醉人的绿;顺着水泡聚成的股股浅流蜿蜒走下去,陡然,面前水声雷动,水面宽阔,与两岸成林成森的树木对比着,回应着,我胸中竟涌出无限的豪气!生活在黄河入海口,见惯的浑浊黄河水,静水流深的下游如人之耄耋,全然没有泗水源头这般的鲜活、灵动而又朝气蓬勃!</p><p class="ql-block">虬枝苍劲的古树与脆嫩鲜绿的水草,黄河尾闾的宽阔与泗水源头的刚猛,古之远,今之兴,交织着我的思绪,启迪着我的懵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恰如当今之我,若得心之源头,须信,须行,须执着!</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我,不再是一个跌跌撞撞独自摸索的志愿者,在经历了一路的心路历程和更多的躬身践行之后,我有了一个新的使命,有了一个高平台。“心志愿行致远”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不仅仅是垦利区志愿者总会的口号,我更愿意以此为我未来人生后半程的生活奋斗目标,或许,我没有办法增加我的生命长度,但是,我可以增加我的生命宽度,我更可以增加我的生命密度,从来不求不懂我的人明白我,但是,我非常感激我生命中陪伴我、理解我和支持我的心灵至交。</p><p class="ql-block">读《论语》多年, 最爱夫子这位2570岁的老人家,在他身上,看不到垂垂暮气,却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生命状态,充满了朝气的一派蓬勃,恰如这春天的一株树,迎着风雨,迎着朝阳,把自己活成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