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韵犹存的平和祥和楼

曾文宜

<p class="ql-block">平和:祥和楼原住民自发修土楼振兴乡村</p><p class="ql-block">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讯 (通讯员 李润南)祥和楼,一座隐藏在平和县崎岭乡南湖村钢筋水泥的建筑群中的土楼,建筑结构十分完整、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设计精美。“酒香不怕巷子深”每逢节假日,总有很游客踏着乡村蜿蜒的巷道,一路慕名寻访而来,在这里品味土楼质朴的气息,感受厚重的土楼文化,体验土楼风土人情。而在数年之前,祥和楼还因为富裕起来的族人纷纷走出土楼,在外建起了新型楼房,缺少人群居住没有了日常维护管理,日显破旧破落,甚至有坍毁之险。那么,是什么力量能让土楼在短短数年之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祥和楼,寻找其中的答案吧。</p><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土楼现状堪忧。</p><p class="ql-block">祥和楼,由乾隆甲午科举人、大挑知县,例赠文林郎曾天凤于乾隆丁未岁(公元1787年)所建,至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土楼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同心双环圆形,楼门朝南,楼内结构分为前后两落,前落一层,后落三层,中间以长方形天井相隔。整座楼由8个独立单元、72个房间组成,每个单元呈扇形,前落面落一间,取名祥和有寓传世家风“慈详谦和”之意。土楼建成后,曾天凤在楼边另造平屋开设私塾,传承家风家训,学习优秀文化,以此教化曾氏后辈并惠及外姓子弟。由于重视教育,曾天凤三子曾文粹也在乾隆庚子年相继中举,“父子登闱午子科”在当地传为佳话。而今,历经十数代繁衍,祥和楼的曾氏族人已达400余口,近有至漳厦发展,远有东渡台湾,更有参加“八闽第一枪”平和暴动后,因革命受挫而远渡南洋大马另谋基业者,正可谓良好家风代代传,人才辈出耀土楼。遗憾的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固守祥和楼的200余口曾姓人家陆续迁出,祥和楼逐渐成了一座“空楼”,年久失修,楼内个别单元已然塌垮,呈现出破败苍凉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情系土楼,乡贤集资修缮。</p><p class="ql-block">2017年春节,退休返乡谒亲的祥和楼后人曾文宜与曾铁民、曾大防等人,看到土楼日渐式微,满目苍凉,甚为痛心。</p><p class="ql-block">“以前每逢节庆,祥和楼人便会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展望未来,共庆佳节,在团圆中正家风、重家教,树美德,传承慈详谦和的族群品质。后来随着土楼的慢慢衰败,土楼人因此失去了彼此沟通的桥梁纽带,土楼文化也有了流失的危险。”祥和楼后人曾文宜说。</p><p class="ql-block">修一座楼,不仅是修复土楼人家的居住场所,更是保护人们世代生活形成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乡土中国存活至今的社会生态。为挽救祖先留下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祥和楼的后人们决定成立保护修缮工作理事会,在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修复工作。理事会以主要成员率先捐款,乡亲集资、外出人员捐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该事宜得到了众多乡亲的支持,成百上千的祥和楼曾氏宗亲纷纷捐资,理事会很快就筹集了首批四十多万的建设款项。旅居马来西亚的族亲后人曾明宝得知消息后十分欣喜,个人捐助三万元,助力祥和楼的修缮工程。</p><p class="ql-block">有了土楼修复资金,祥和楼人便有了修缮的底气与前提,但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资金把土楼修复好也成了摆成祥和楼人面前一个难题。“根据我们最初的测算,整座土楼需要10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筹集的资金远远不足,经理事会与土楼乡亲多方探讨研究,我们决定在聘请专业能工巧匠的基础上,自己筹工筹劳,充分发动土楼乡亲的力量,自己能做好的工作自己做,这样就可以节省下一大半的资金。”祥和楼后人曾铁民说。</p><p class="ql-block">人心齐,泰山移。2017年2月26日,祥和楼开始动工修复。自筹工劳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祥和楼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怀着对祖上基业的爱护之情,如火如茶地投入到修复工作中。对修缮工作,祥和楼人立足实际,制定了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对一些不及时修缮会影响到土楼安全的工程首先予以修复,对房屋内已损坏的门窗、木雕等部分则宁缺毋滥,先予以摆整齐,扫干净,待以后有了后续资金后再依原貌修复。“在土楼的修复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修旧如旧的原则,所选用的材料都尽量与原建筑风貌相匹配,不让修复工作破坏的土楼原有的容貌。在一次施工中,乡亲们没考虑周全,用水泥将楼内大埕的鹅孵石缝隙和排水沟抹平。幸好施工后下起了小雨,水泥未能和石头粘和成一体,家住在漳州的曾文宜闻悉,马上搭乘一个半小时的汽车,赶回土楼,和我一起及时把水泥重新勾起,让石头铺就的大埕和排水沟保持原貌。”祥和楼后人曾伟良说。 </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执着与较真,经过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和乡亲们一年的汗水挥洒,祥和楼,这座传承了二百多年的土楼终于又焕发出的生机,修葺一新,重现了昔日风彩。</p><p class="ql-block">留住乡愁,传承土楼之美。</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如何保护与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议题。祥和楼人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土楼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祥和楼是我在探访平和土楼过程中无意中收获的,本来在当日走访行程里并未有祥和楼这一研究地点,适逢平和籍土楼学者黄武疆老师在交谈中极力推荐,我便抱着好奇的心态前往。结果让我眼前一亮,其楼内环周三开间的单元式组合规整,完好保存的石拱楼门和防火水槽构成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这是当地罕见保存完好的单元式圆楼。建筑保护本来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风吹日晒雨淋,自然的破坏力是它们逃不开的问题。族人们自发筹款筹工,修旧如旧,尽力做到旧时‘原生态’的修复,使历史信息的载体少受干扰,让百年土楼焕然一新、旧韵犹存的做法更是值得肯定与推广。”中国土楼研究专家黄汉民说。</p><p class="ql-block">土楼保护,不能囿于土楼。土楼是躯干,其蕴含的文化才是其灵魂。一座土楼就是一段历史,就有一个故事,如果说人们的精神家园需要有一个具象的依托,那就属建筑空间了,经过历史洗涤的土楼是传承农业、农村、乡土文化的基础,也让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了碰撞和衔接的契机。保护古建筑不仅在于修复建筑物本身,更关键还在于“活态传承”,既在于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坚守,也在于与时俱进的传扬,既表现在绚丽多彩的形式,更体现为感染心灵的内核,只有保护与提升并举才能让古建筑“内外兼修”充满朝气。</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因为土楼破旧损坏,族人们没有了相聚的场所,各干各的,甚至在宗亲之间也时有矛盾发生,现在大家经常欢聚一堂,互相交流,互相支持,办事创业的心更齐了,乡亲们互帮互助,工作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土楼人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了。”祥和楼后人曾文宜说。</p><p class="ql-block">焕发生机,助力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是将古建筑与时代融合,重焕生机的重要渠道。“乡党委和政府对祥和楼依靠自身力量修复百年土楼,留住文化传承的作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去年,乡里在土楼旁新建了一处公厕,提升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目前,村里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准备对楼外小广场清理修复,以进一步美化祥和楼周边环境。同时我们也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既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上下功夫,也在文化生态的修复涵养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土楼文体活动,推动、鼓励族人深度挖掘祥和楼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加土楼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崎岭乡宣传委员李雅玲说。</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祥和楼一改昔日的衰落,欣欣向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仲春之月,大地回暖,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盎然。来自平和太极拳协会的武术爱好者们在这里,随着悠扬的太极乐曲,打出行云流水的太极招式,一幅人与古建和谐共生的优美画卷跃然而出......晒青茶、晒稻谷,包粽子过端午、正月十五猜灯迷、举办丰收节、表演非遗潮剧、传承非遗手指画,土楼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与此同时,传统优秀文化也与时俱进,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祥和楼人办起了自己的土楼电影院、卡拉OK演唱厅,跳起了广场舞蹈、举办重温红色记忆活动,成为深受族人及附近乡亲喜爱的文体、娱乐活动场所,丰富滋养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土楼又恢复了原有的人间烟火气,土楼文化在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活蕴藏其中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在弘扬土楼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应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引导乡村居民摒弃‘要我保护’意识,形成‘我要保护’的共识,充分挖掘提升其文化内涵,注重‘内实外美’。接下来,我们准备在楼里建设村民文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建设、丰富活动内容,让土楼成为留住乡愁的载体,以文化赋能促乡村振兴。”南湖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家顺说。</p><p class="ql-block">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务实低调的祥和楼以其精美厚重的建筑形态,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土楼人家自酿红酒、白芽奇兰茶等当地名优特产深受游客青睐,销量倍增。其主动担当,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影响了相距仅百米的南溪土楼。在祥和楼修复竣工的翌年,南溪土楼族人也自发筹款筹劳修复土楼,让百年土楼重现旧时风貌,与祥和土楼一起成为镶嵌在南湖村的两颗明珠,成为崎岭乡乡村旅游的新去向。</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萧镇平</p><p class="ql-block">来源:福建日报</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