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新冠疫情再次席卷而来,我们又一次开始了居家隔离的生活,疫情的蔓延带来的紧张担忧,长期居家的不自由感,以及被迫不能上学的无助感,都会让家长们倍感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们也发现孩子居家学习中,出现了作息时间不规律、学习缺乏兴趣、长时间玩手机或游戏、情绪烦躁、家庭成员矛盾激化等情况,因此,我校开展了《疫情居家,家长如何帮孩子进行时间管理》的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希望能帮助孩子养成时间管理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制定计划,以身示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计划,还可以互相提出合理化建议。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孩子可以根据在学校各科学习任务制定时间表;家庭生活中运动、家务劳动、亲子阅读、家庭娱乐等等各方面都可以制订详细的时间表,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作用,这样既增强了孩子时间管理的观念,合理安排家庭成员的生活,又密切了亲子关系,家庭氛围融洽。</p> <p class="ql-block">2、学习清单,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成员可以前一晚或者清晨写下第二天或当天待办清单,清单要具体、可操作、可衡量、限时,例如:5分钟多少道口算题,20分钟运动,安排要完成任务要适量。当天针对完成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从而达到良好的时间管理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3、学会分类,劳逸结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可以根据四象限时间管理法,把事情分为轻重缓急,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缓做。可以根据番茄工作法注意劳逸结合,安排好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适度休息。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4、自我激励,巩固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在完成任务清单后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比如: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可以进行娱乐或者零食奖励,然后再开心高效地进行下一项任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内在精神激励比外在物质激励更长久有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次的心理健康课程,孩子们都有很大的触动,并尝试着给自己定制一份时间安排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家长要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在这非常时期,家长的对孩子的关怀与沟通,以及陪伴相当的重要。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相信通过疫情这一本生动的教科书,进行自主的时间管理,养成好习惯,成就一种行为,让一种行为成就每一个孩子更美的人生,让孩子们触摸到教育的温度,好习惯陪伴终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疫情期间,希望同学们居家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保护自己的安全小常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