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息,共研习作——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小学生全息习作序列训练研究》一、三年级习作课➕微分享

林一懿

<p class="ql-block">  研修唤热枕,恰逢春来时。如果说语文是百科之母,习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全息习作》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改善学生在习作中无话可说、说空话、套话的顽疾,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生全息习作序列训练研究》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课题,全面了解课题主要成果的内容,健全课题成果在我校推广运用的计划、方案,提高课题成员课题研究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习作教学的研究水平,3月15日上午,全体语文教师在二楼多功能会议厅开展了《小学生全息习作序列训练研究》成果应用一、三年级习作课及课题微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活动方案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在我校研训处杨绳涛副主任高昂激荡的主持声中拉开了序幕。</p> 课例展示1 <p class="ql-block">  张秀英老师展示低年段习作课堂《表里不一的触摸感受》。</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生活中最常见的鸡蛋为引入,带领孩子们走进触摸王国。</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从物体的表面开始触摸,再移步牵引到物体的里面,通过触摸的形式去感知物体表里不一的触摸感受。</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再辅以句式,让学生把自己所触摸观察到的感受用言语表达清楚,明确课堂的训练点。</p> 课例展示2 <p class="ql-block">  冯晶晶老师展示中年段习作课堂《五感观察法》。</p> <p class="ql-block">  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冯老师引领学生运用通过五感观察法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事物给各个感官所带来的体验,了解事物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多感官观察,多角度表述,加上自己自我感受,让一个普通的物体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立体形象的呈现在眼前。引人入胜,学生的创作也丰富多彩。</p> 微分享 <p class="ql-block">  《全息习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考验,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收获。经过一学期的使用,每位老师都从《全息习作》中受益良多。每个语文课组都针对使用全息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考验、收获、反思进行了微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语文组针对全息使用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对《全息习作》的认识,不论是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学生的自我体验,每个人都有全新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使用全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让全息课堂更加精彩、更加有趣。同时提出了对今后《全息习作》的一个大胆设想,大胆创想运用,相信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定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语文组在使用《全息习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的习作教学设计思路:搭建思维支架,引出习作方法,范文引路,反复修改,进行二次习作。</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设计思路能够给老师提供一定的习作教学模式,并以此基础进行创新设计,让习作课堂更加有趣,让学生有话可写。</p> <p class="ql-block">  《全息习作》引路,教材即教案、学案,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习活动立体起来,习作课堂更加精彩。</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冉茂娟老师做了细腻的总结:</p><p class="ql-block"> 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长点,找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引领学生补充不足之处。结合课堂中具体观察的对象,找准切实的观察方法,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走进生活,让学习与生活想勾连。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注重观察,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不限制学生独特、真实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教师要学会用范文铺路,做好引领作用。解决学生拼凑片段,导致句与句之间缺乏细腻联系。再引导学生深入联系感受,让语言表达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  习作教学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更是一门寓教于乐、愈品愈浓的艺术,若想真正感受到它的乐趣,必定要经历一番春华秋实的磨砺!让我们一起夯实习作教学的基础,为学生们爱上习作、写好习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

习作

全息

学生

课堂

感受

教学

触摸

课题

语文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