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的实践研究,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

济南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

——济南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参加“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直播学习 2022年3月16日,《中国德育》杂志社推出了“中国德育·明德讲堂”系列直播活动,第一期直播围绕“立德树人百年实践经验研究”展开学习分享、交流讨论。<div> 思政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济南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级教师工作坊全体成员抓住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全员全程参与了线上直播学习。</div> 讲堂首期邀请了四位嘉宾带来了四场精彩的报告。<div> 龙平平教授首先带来报告《伟大觉醒与伟大建党精神》。龙教授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还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觉醒年代》的编剧。龙教授的报告从建党精神溯源、建党精神场地溯源、建党精神人物溯源三个部分展开,深刻阐释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把三件大事作为一个整体来展现、研究,从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由来,进而理解建党精神。</div> 龙教授报告金句:“陈独秀办《新青年》,就是要帮助中国人实现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冯建军教授作《百年中国德育思想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报告。<div> 冯教授的报告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德育思想的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发展方位,深入分析了百年间德育的不变内核,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德育思想中的重要性。</div> 冯教授报告金句:“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家,教育的本意就是德育,德是教育之根。”<br> 浙江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贤超教授带来《德育内容形式的百年演变》主题报告。魏教授分享了百年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思考,着重交流了国家德教与法教的关系处理,强调中国道德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魏教授报告金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教授毕诚作《百年文化变迁与德育变革》报告。毕教授谈到,共产党成立以来,新文化和新道德的建设始终是重要事项,从四个历史阶段分别解读了文化和道德的建设历程。 毕教授报告金句:“文化是教育的基础,道德是文化的核心。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形态。” 窗外乍暖还寒,屋内学习如火。济南市初中道德与法治特级教师工作坊的老师们认真学习本次直播内容,并交流感悟。<div><br></div> 2个小时的线上直播内容丰富,专家高屋建瓴的分享带给每个人满满的收获。作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的思政人 ,我们重任在肩,唯有奋斗!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争做新时代优秀的思政教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