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军文章《谈谈宜黄文化》

小鱼小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谈谈宜黄文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建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宜黄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产业发展实力县、生态文明样板县、文化传承示范县、县域治理创新县”的愿景目标和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工作重点。报告中指出,实施文化传承工程,坚定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繁荣文化产业,让宜黄文化成为最响亮的名片。报告中还指出:“勤劳质朴、聪慧善良的宜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宜黄文化。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度塑造宜黄文化标识,唱响宜黄文化品牌,打造自信宜黄的精神家园”;“促进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推动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把宜黄打造成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p> <p class="ql-block">当人们谈起宜黄文化都会用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来概括。但是当你去深入了解它们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宜黄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多姿,既与临川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的在全市全省、甚至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这里我想粗浅谈谈对宜黄文化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一、先秦文化----锅底山环壕聚落遗址。2016年经国家和省文物考古专家调查考古发现,坐落在棠阴镇解放村大坪上自然村东约150米处的锅底山遗址。经考古勘探发掘,初步确认此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壕聚落遗址,专家们认为,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壕聚落遗址,锅底山遗址考古发掘在江西尚属首次,对了解长江中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确立其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二、佛教禅文化宜黄佛教文化历史悠久,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晋代,于附北(今凤冈镇桥头村)佛教即传入宜黄,并延续了1700余年历史,到清末有寺庵320余座,僧尼众多。特具有代表性的,如:一是曹山宝积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70~873)年。由佛教禅宗南岳青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祖庭,传扬华夏,并远播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数国,至今不衰,现已开办尼众学院多年。</p> <p class="ql-block">二是石巩义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唐肃宗(756~761)时,马祖道一禅师“自建阳(属福建)佛迹岭迁至宜黄石巩,结庵巩下”,开堂说法广招门徒。故石巩寺也称江西“马祖第一道场”。还有如:桃华山寺、石门寺、军峰山法门寺、中华山寺、九峰山寺等等,全县至今有一定影响的开放寺庙还有25座之多。</p> <p class="ql-block">三、历史名人文化据统计,从抚州第一位进士乐史之后,宜黄共出文武进士158名(其中宋代106名,元代1名,明代6名,清代45名),武进士5名。宜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繁星,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北宋地理方志学家和文学家乐史,宋代水利专家侯叔献,明代兵部尚书、抗倭、戊边名将、军事家谭纶,清代刑部左侍郎、“禁烟第一人”黄爵滋,近代佛教唯宗代表人物、佛学大师、著名佛学教育家欧阳竟无。</p> <p class="ql-block">还有学者、思想家、宣南诗社最早成员之一、清代殿试取得一甲二名(榜眼)进士谢阶树。</p> <p class="ql-block">有以博学闻名、平生致力办学,创办鹿冈书院,被朝廷授予“特奏名”进士、北宋乡贤隐儒杜子野。</p> <p class="ql-block">有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勤于著述,清乾隆时代著名医学家黄宫绣。有毕生精研天文历法,探索天象秘奥,推算宇宙星体运行变化规律,宋代天文学家应后等。</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有物理学家余瑞璜、吴式枢和机械专家程孝刚三位宜黄籍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今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江南冰雪画第一人邹湘溪等等。</p> <p class="ql-block">四、红色革命文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先后建立区委15个,区苏维埃政府5个,属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是全红县。</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彭德怀、林伯渠、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多次在宜黄组织、指挥战斗,进行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别是具有历史伟大意义的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在宜黄取得了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大捷,消灭国民党军3个师,俘获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击伤敌师长肖乾,俘获旅长以下官兵24000多人,缴枪2万支,宣告第四次反“围剿”取得彻底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朱德、陈毅、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有诗文加以肯定和赞赏。还有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之一的云盖山、大雄关战役和五都战役也发生在宜黄的神岗乡、中港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黄人民直接参加红军、地方部队和政府工作人员达7000多人,其中参加长征的有5000多人,在共和国烈士名册上,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500多人。多处至今还留有红军标语。</p> <p class="ql-block">五、绿色生态文化宜黄地域面积1944平方公里,“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森林覆盖率76.86%,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有省级华南虎和省级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军峰山海拔1760.9米,为赣东第一高峰,主峰位于宜黄神岗乡境内;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的太极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全县毛竹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山前竹海连片面积6万多亩;有碧波荡漾的观音山和下南水库,境内河流五条水系纵横交错;坐落在县城的卓望山、狮子山、凤凰山是宜黄县古城十景之一。宜黄是全省第二个、全市第一个“徐霞客游线”标准地。</p> <p class="ql-block">六、地方戏和乡土民俗文化宜黄戏发源于明末清初,经历了从弋阳腔、海盐腔到宜黄腔(二黄腔)的演变,到形成宜黄戏,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宜黄腔还是京剧等多剧种的“二黄腔”的前身。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对宜黄戏曲和戏班尤为钟爱和欣赏,其“临川四梦”均由宜伶首演以至流传,他还撰写了戏曲理论专著(宜黄县神清源师庙记)。古有“临川才子,宜黄戏子”之称。宜黄戏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p> <p class="ql-block">宜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形成了众多的乡土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其中,禾杠舞、神岗傩舞、棠阴夏布已分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遗产。还有其它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民歌小调、说唱曲艺、传说歌谚、灯彩焰火、方言俚语、饮食菜肴,等等。</p> <p class="ql-block">七、明清民居建筑文化宜黄现存的古建筑多为赣式明清传统建筑,以民居、祠堂、牌坊、楼塔、戏台、桥廊等为主。</p> <p class="ql-block">如棠阴镇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还有诸多坐落在宜黄各山村田野的传统村落,如凤岗镇潭坊、棠阴镇君山、南源乡夺中、二都涂家寨、中港镇二村、三村、二都镇二都村等。宜黄县城老街建于宋初,其南门路、北门路、教场巷等处尚保存古街格局,古建筑繁多。</p> <p class="ql-block">另外,宜黄自古文人贤士辈出,千客骚人,慕而往之,留下了诸多诗文名篇。如宋代南丰籍人曾巩的“宜黄县学记”、谭纶的“宜黄城记”、宋代邹极的“重修石巩义泉禅院记”、明代临川籍人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明代江阴籍人徐霞客的“游石巩记”、清代黄爵滋的“重修宜黄县学记”、清代应昇的“军峰山记”等等。宜黄文化源远流长、灿烂多姿。</p> <p class="ql-block">如打造一个“文化园”,建造博物馆,用文字、图片、实物、影像、模型等来展示宜黄古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工农业生产现代文明文化(例如:水稻两系、三系杂交制种、设施农业、工业4.0等)。把文化园建设同打造旅游景点结合起来,辅之一些游乐设施。</p> <p class="ql-block">总之,把宜黄文化园打造成为省、市、县、甚至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了解宜黄历史和县情的好场所,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同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走出文化园外到实景点去实现自己的亲身体验。打造建设文化园的资金来源可采取多方面筹资办法。</p> <p class="ql-block">一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如建设黄爵滋禁毒、第四次反围剿东陂、黄陂大捷展览馆等;二是财政资金;三是市场化运作资金,如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建“园中园”(如孔雀园、儿童游乐园、小影院等)的形式打造建设一些娱乐设施;</p> <p class="ql-block">四是采取署名立功德碑鼓励吸引民间捐资,如文化园中的园林绿化可采取建“企业家林”、“三八妇女林”、“五四青年林”和个人认领树木等。</p> <p class="ql-block">包括建设一些有影响的标志物建筑,都可以吸引一些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乡贤名流等来投资建设。</p> <p class="ql-block">打造建设文化园的地址可选之一,在卓望山森林公园(卓望塔)东面一带有100多亩(早已征用)山坳水田地(多年前就有规划用于建公园,不宜规划建三层以上商住楼),并且还可以同继续打造卓望山森林公园争取为4A景区结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曾建军简介</b></p><p class="ql-block">六员出身(会计员、制种员、植保员、水利员、经营管理员、教员),就读于宜黄一中、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中央党校函授班,曾经担任县委党校副校长、乡镇书记、乡镇长、东乡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常务副县长、宜黄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等职。现为宜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End——</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宜黄快讯】编辑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责任编辑:小鱼小猴.徐棉清</p><p class="ql-block"> 拍摄或剪辑:小鱼小猴.徐棉清</p><p class="ql-block"> 微信号:YHXXMQ</p><p class="ql-block"> 电话:17770400028</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址:宜黄县城北关路68-8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