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冬奥会华彩亮相,世界舆论好评如潮,相信这是一场很难被超越的冬奥会,有十大理由可以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北京独享“双奥”殊荣</span></p><p class="ql-block">继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北京又成为冬奥会东道主。自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问世以来,50多个世界名城分别举办过夏季或冬季奥运会,有幸举办夏冬两个奥运会的城市却绝无仅有。北京荣膺“双奥之城”称号,既体现了14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钟爱和支持,也为古都北京加冕了新的桂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奥运开幕精彩绝伦</span></p><p class="ql-block">开幕式和闭幕式已成为奥运会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办方理解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凝聚和展示本国实力、荟萃和呈现民族文化的嘉年华。名导张艺谋继以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惊艳全球后超越自己,告别人海、明星与华贵表演范式,以简约、留白、晶莹剔透和梦幻浪漫的全新风格呈现色彩斑斓的冬奥开幕盛景,颠覆人们对冰雪世界色彩单一、视觉枯燥的固化印象,令人叹为观止。2008年中国GDP只有5万亿美元,2021年已达18万亿美元,但本届冬奥会开幕式富而不奢、阔而不显、强而不悍,节俭办奥运体现了中国基于内在实力和自信的境界飞跃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科技创新无处不在</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政府宣布北京冬奥会是“科技冬奥”,斯言不虚。人工智能、数字技术、5G通讯和云转播、云诊疗、无人驾驶和高铁网为骨干的科技发明与创新应用贯穿整个冬奥会。大约100个项目的训练场和赛场使用超过350项新技术,众多高科技、黑科技的投入,使本届冬奥会“含科量”极高并突出“中国内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绿色环保一以贯之</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冬奥会是一次节俭、绿色和环保盛会,预算仅有30亿美元,是平昌冬奥会的四分之一和索契冬奥会的近二十分之一。开幕式放弃传统液化气点火模式,鸟巢、水立方、首钢园区赛场和大量体育场馆都是以旧翻新,崇礼赛场夏季提前储蓄大量降雨用于冬奥会人工造雪并循环使用。不仅如此,北京还是首个所有场馆均使用绿色电力运行、大规模二氧化碳制冰而碳排放接近零的举办城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低调包容天下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改革代表队入场习惯,以国家和地区名称中文首字笔画排序,既体现中国主权和中文魅力,也使诸多小国和地区代表队优先亮相。此外,上届冬奥会缺席成员如美属萨摩亚、美属维尔京群岛、海地、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襄盛事,甚至炎热的沙特阿拉伯也首次派出高山滑雪运动员。开幕式上76位各国青年齐步挽手走过,呈现人类万千生活场景,象征各代表团的小雪花全场飞舞并幻化成火炬台上的主雪花,从两年前才脱贫的河北阜平选择44名“山娃”用希腊语演唱奥运会歌,都体现出人类一家、天下大同的美好意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冰雪运动翻天覆地</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举办冬奥会是奥林匹克事业的巨大福音,中国庞大的人口优势和丰富的气候地貌,无疑将给运动人数较少的冰雪项目带来倍增效应,这是其他冬奥会举办者无法想象的奇迹。6年多来,并非冰雪运动强国的中国,标准滑冰场增加3倍,滑雪场总数达到800多个,中国政府已兑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北京冬奥会将“开启冬季运动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七、体育热潮助推经济</span></p><p class="ql-block">对中国而言,举办冬奥会的长远意义在于激励大规模群众健身强体运动,不仅可以持久改善和优化民族体质和精神面貌,还将培育和拉动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产业、体育消费为龙头的新经济增长极,为地域辽阔但发展动力不足的中国北方注入新活力,也有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性冰雪旅游目的地大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八、“游子回归”心属祖国</span></p><p class="ql-block">谷爱凌、朱易和郑恩来等多位“归化”明星亮相北京冬奥会赛场,首次形成高端移民回流中国的靓丽风景。这既体现了奥运人才跨国流动的惯常规律,也显示了中国强大对美欧新生代华裔体育精英产生的崇高荣誉归属感和巨大市场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九、外交盛会有德不孤</span></p><p class="ql-block">在疫情严重威胁和阻碍人员往来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吸引了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选手参赛,规模追平创纪录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出席开幕式的外国政要多达30多位,是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人数的两倍。“德不孤,必有邻”,事实表明,美国发起的所谓外交抵制已彻底破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中国防疫安全高效</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冬奥会在第五代病毒奥密克戎肆虐并导致50万人死亡时迎难而上如期举行,中国政府和冬奥组委不仅有效避免了国内大规模疫情反复,还以全封闭模式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为总数约1.5万入境人士提供安全、便捷、舒心、体贴的接待和服务,暖哭了包括美国赛手在内的不少运动员和官员。</p> <p class="ql-block">奥运的火炬,携手相传;精神的火焰,永远向上。“雪花,雪花,开在阳光下;在故乡,在远方,都一样闪亮。”象征着团结的雪花,一定会飘向世界各个角落,在更多人的心里绽放。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荣光,也是共赴美好未来的希望之光。我们有理由相信,秉持“一起向未来”精神的北京冬奥会,将永远彪炳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