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这十年要特别珍惜

李巨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退休后的时光,原则上是个开放的时间区段,可以一直延续到去见上帝。但是实际上,有质量,能享受的“黄金时段”不过十年左右。这个区段一般是指从退休时的六十周岁至七十周岁,我们暂且将这一时段称之为“退休黄金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身体比较健康,头脑也还算灵活。这一阶段,刚从岗位上下来,身体尚属康健,吃得下,走得动,睡得着。头脑也比较灵活,思路清,脑子活,语言交流通畅,写写文章,表情达意,都能准确到位。趁着能说能行,可以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赏名山大川,品风味美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职时难以顾及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捡拾起来玩一玩。或摄影、或书法、或篆刻、或诗词歌赋、或抚琴品茗,皆可随心所欲,畅意而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与外界的联系交往尚属频繁,社会化程度较高。能够与外界保持顺畅的信息交流,与他人达成无障碍的友好交往。刚刚退下来,原先的联系还没有中断,很多朋友还热乎着,多少年累积下的人脉关系还没有断开。这时候,手里的移动电话还会不时响起,还有很多人会主动联系自己,还有不少朋友会求着帮忙。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是一个人最大的生活意义,也是退休后继续向前的动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负担轻,羁绊少,活动较为随意自由。工作无牵挂,子女已长大。在职时,上有老、下有小,越是跑不开的时候,需要照看照顾的人越多。等到了退休的时候,孩子、孩子的孩子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而大多数人的父母也已经离世。大家庭中的最离不开的老老小小,熬到退休的时候,基本都可以撂开手了。家庭负担轻了,各种各样的羁绊负累少了,整个人再次回归到了无牵挂的自由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家中薄有积蓄,手头较为宽裕。工作了一辈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积蓄,银行的账户有余额,非负数。子女的房子、车子有了,或许还欠着点房贷车贷,那些留给子女慢慢还。自己有退休金,每个月风雨无阻地打进你的账户,不要都不行。那些积蓄、存款可以留着养老,每月的退休金无需在捏着、省着不用。对于大多数退休职工而言,就凭着固定的退休金,生活不仅无忧,足可以活得滋润而悠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了七十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各种疾病陆续找上门来,腿脚也没有之前那么灵便,爬高登低常常会气喘吁吁。出个长途,不仅自己的体力跟不上,家里人也会跟着担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联系的面越来越窄,最后只剩下退休群的那些老伙计还保持热线联系,与在职同事的联系逐步减少,直至完全中断。喝酒打牌的牌友棋友由开始的黑白相间,最后全部变成了清一色的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60——70,有闲有钱有健康,无忧无虑无羁绊,是退休人最可宝贵的“黄金十年”,值得每一个人万分珍惜。如果“黄金十年”用得好,促进了身心健康,则黄金期还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倘若肆意浪费,不加珍惜,则黄金也会成为一堆废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