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芷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认识郦波先生,是在前些年轰动一时的《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上;而熟识郦先生,则是在读过他的一系列书——《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之后。三十多首诗词,既有金戈铁马的铮铮傲骨,又有绕指柔情的细腻解读,在展现古诗词的韵味的同时,延续郦波先生一贯的讲课风格——有立场,多维度,既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与当下的时代文化紧密结合,行文流畅,语言自然。阅读郦先生的书,就像是一段诗词之旅,重温古诗词中的爱与美,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诚如先生所言,“历代前贤,志士仁人,莫不从一首诗、一句词里重塑过精神世界里伟大的自我。正是因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寻,才终于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这大概就是诗歌的意义所在!其实说起来,我和郦波先生都是同行,为人师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启迪智慧,传递思想,传承文明。郦先生说,我讲了那么多年的课,当了那么多年的老师,可以说讲诗词是我用心、用情最深的。许多作品,他几乎都是用生命去解读。这些诗词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它们又给人以力量,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一种塑造精神的力量,一种滋养灵魂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华夏文明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它不擅长于空间的扩张,而是擅长于时间的延续,有着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作为华夏子孙引以为傲的地方。因此,郦先生在讲诗词时还有意地突出了这种大跨度的历史呼应和回响,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而是上下搜罗,古今贯通。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通过诗词解读窥一斑而知全豹,去触摸华夏文明的那种温度和深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就像一棵树,人生之初,将文化的种子、诗词的种子埋在心里,就像将树木的种子埋在土里。起初,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长出什么样的树木,也不知道将来会经历怎样的风雨。但只要把种子埋在地下,把文化的种子埋藏在心里,等我们成长起来,不论是遇到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当在人生的历程中碰到某些情绪,经历某些特殊的场景,埋在心灵深处的那些种子就会突然觉醒,对我们的人生将会有莫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郦先生说,今天的教育往往有些急功近利,总想今天教,明天就能见效,其实这未必好。文化的涵养、诗词的教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诗词之用,其实属于无用之用,但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此,郦先生希望通过诗词,能和所有的朋友一起,在这个嘈杂纷乱的人世间,在这个让人焦灼迷茫的时代,分别找到各自内心的坚定,找到彼此灵魂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郦先生最喜欢的那首词,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首词,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词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首词正写于苏轼在朝廷上受人排挤,随后被贬,背井离乡,又恰逢清明之际,所以心中隐含着难以解脱的苦闷。然而,苏轼又毕竟是天性豁达之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宗师,深知在寒食,清明,“少阳始生”的季节,不能只有哀伤和悲痛,那样并不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略略惆怅之后,突然脱口而出“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全词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不只是苏东坡,还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豪刘禹锡,还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三闾大夫屈原,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还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中豪杰李清照,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放翁,还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的王阳明……数不胜数,叹不胜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常想,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是多么幸运啊!我们有这样伟大的祖先,这样的先贤,这样的文化,这样的境界,可供我们渺小的生命在其中汲取营养,获得滋润,不断成长,生根萌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珍爱岁月,“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p>

诗词

先生

诗酒

年华

火试

超然

种子

新茶

郦波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