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海角,归来仍是童年

南美陳Sir

<h3> 六十年,一场梦。<br> 童年事,如昨天。<br> 蝶恋花,人念旧。<br> 天之涯,海之角。<br> 心依然,思翩跹。<br> 小学情,至永远。<br><br><br><br> 《永远的街坊同学仔》<br><br> 借问明月<br> 分别五十年<br> 太 久<br> 麻石巷中的你、我、她<br> 既是街坊邻里<br> 又是同窗好友<br> 穿门过户<br> 玩,玩,玩<br> 纯,真,美<br> 那时候<br> 虽穷,但快乐<br> 偏是长智懂事时<br> 一场人祸把我们<br> 分了,离了<br> 今夕是何年<br> 此地是何乡<br> 床前月光照双鬓<br> 又无眠<br> 古事难圆<br> 举杯邀明月<br> 一醉走天涯<br> 浪迹海角他乡<br> 归来仍是童年<br><br>  写于2016年9月15日中秋之夜<br>  修改于2022年3月10日<br></h3> <h3> 未糸同学仔,先糸街坊仔。<br>7岁前我们已经是街坊邻里,不单是我们同龄人是好的小朋友,彼此的兄弟姐妹都是好朋友。我们对隔离左右的家庭家长都是那么的熟悉,可以讲互相都是知根知底。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是一种特殊的关系。不是亲戚,却似亲人,却似兄弟姐妹。<br>  那时候,虽不是夜不闭门,(白天基本不闭门)。基本做到路不拾遗。这个时代的治安是不用高费维稳下的好,而童年的我们日夜在街上玩,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被拐卖。这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治安最好,道德尚好的年代。</h3> <h3>1962年,我们的父母带着我们这班幼稚的儿女,分别来到毕公巷的小学报名注册。自此,开启了我们人生中的学生时代。<br>  我背着妈妈用家里缝纫机缝制的单背带棉布书包,于9月1日正式踏入了小学校门。简陋的课室,双人座的桌凳。朗朗读书声,下课后的嬉戏。老师们的慈祥,教务处的尊严。不算大的校园,总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温馨。那时候的老师,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不单是课堂上对老师的尊重,甚至在街上看到老师经过也会肃然起敬。<br>  我们从玻坡摸佛,到田字薄上学写汉字;从1+1=2这些最简单学起,我们尝到了初为学子的快乐和兴奋。<br>  我们总是在读书中想着放假,又在放寒暑假中想着作业。等到开学了,把假期作业交给老师批阅,这才完成了心事。</h3> <h3>我们小学班的班主任是:苏老师,后来换了骆淑智老师。<br>我们小学同班的同学们有:<br>宗少明,伍少红,麦惠英,宗秀衡,莫燕屏,何翠芳,罗群卿,罗秀卿,邓妙贞,吴秀仪,陈婉安,张绮云,钟丽红,李桂珍,洪宝英,黄合笑,关达文,陈志云,梁锐华,谭志诚,李志雄,沈刚全,卢石松,杨万全,郑兆洪,李志成,黎干,李国辉,杨国旋,谭平裕,马建兆,朱文光,骆锦培,雷建渝,蔡耀中,关兆亨,梁威,朱兆霖,曹汉登,陈旭辉,张运志,梁铁强,黄华瑞,刘振宏,马永全,刘杰良,陈雉雄,陈嗣雄,陈经健,张惠强,吴汇泉,陈为民,戚树宗。<br>  我们小学的学校在几年中几经周折,最后搬到了麻行街。该学校有一座三层的教学大楼,还有操场,是一个配置比较好的学校。学校的校名是:廣州市麻行街第二小学。<br>  当我们正常读书到四年级的时候,遇着史无前例的文革,一声停课闹革命,自此断送了我们最为宝贵的读书时光。以后的初中那是虚度光阴的,就算知错想改过的高中阶段,逐渐恢复文化课的学习,但终究读书是一环扣一环的。由于从小学四年级中期到初中这几年的学业荒废,致使我们在高中的两年读书中,是难以有好的成绩向我们整个学生时代交待的。何况在整个学生时代中,没有历史课,没有生理课等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br>  所以,为什么我们当时流传着:<br>  高中毕业,初中课本,小学程度。<br>  正是如此,应该说也未达到小学程度。</h3> <h3>童年,总有一些糗事证明我们曾经童年过。<br> 记得有一次老师组织我们全班同学到抗英纪念碑公园野餐。野餐对于我们未出过远门的小孩是充满好奇的,隔夜就期待着天快些明亮。好不容易等到天微光,妈妈也忙了起来,水煮鸡蛋成了那时流行的奢侈品,还准备了一些干粮,我们终于成行了。<br> 位于郊区的抗英纪念碑公园,那时候三元里也算是郊区了。我们这些在城里成长的小孩们,看见翠绿的嫩草,野花,蝴蝶,黄泥土,小塘和蝌蚪,都是兴奋不已,这些足够我们狂欢一天。<br> 阳光下,我们男女同学玩得不亦乐乎。口渴了,我也不知道那些旅行水壶是谁的?只管顺手拿起一个水壶往口里狂饮几口,饮毕微有疑惑,为什么好似有些会动的东西随着口中流入了咽喉呢?随即睁大双眼往水壶里张望,只见一些黑色的蝌蚪在壶内游动。不饮也饮了,不想了,继续玩。<br> 事隔50多年后,在刚加入同学仔的群聊中,我也暢所欲言地将上述饮了蝌蚪水的陈年旧事讲出,勾起了谭志诚同学的回忆说:你饮的这壶水是我的。这次旅行回家后比阿妈打,话我将蝌蚪放入水壶里。<br> 我嬉皮地回答:早知这样,我当时将这壶水饮晒,你就不用挨阿妈打了。<br> 话毕,引来众同学哈哈大笑!<br><br>  再讲一段街坊同学仔情真友好的往事:<br>  我和华仔细时如同手足,我俩总是出双入对,形影不离。记得有一次我们从麻行街穿过新屋入毕公巷的途中,我们上了新屋二楼要入毕公巷时,看见楼梯下圈养着几只猪。当时华仔已经步入猪圈出去了,但他回头一望,问我为何不过来?我指着那几只肥猪摆摆手示意:我怕大肥猪!此时,华仔二话不说,回来楼梯口把我背了过去。<br>  华仔不经意的举动,流淌着纯真的友情,让我感动,让我铭记一辈子。<br>  时隔半个世纪,当我回访故里时,我们又重温昔日的美好时光,我们又常在一起重游旧地,闲游新区,行路坐车,品茶美食,弥补了人生中各自奋斗聚少离多的日子。<br>  近年华仔身有微恙,诚心祈祷华仔身体早日痊愈,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美满!</h3> <h3>人生每一阶段的记忆,就像一粒种子。只要时间,地点,人物恰时遇上,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会在遗忘中重新拾起。<br>  我们这班小学的同学仔,无论是隔屏相聚,或是见面相欢;无论是童年时坐在巷里的麻石上,还是远隔千山万水。我们都是一如既往,谈话讲笑中都是那样的无拘无束,都是如此的随和,都是那么纯真的那种童年无忌。至今,我们这班街坊同学仔还是互叫乳名,我们都未曾改变从来的纯真。这不是小学的同学纯情,又是什么!<br>  文字太轻,回忆太重。<br>  如果说人生是一道漫长的风景,那么最温馨最迷人的景观无疑是金色的童年。<br>  童年之所以快乐,<br>  是因为简单就快乐!</h3> <h3>我和内子在2018年4月回廣州,与期待已久的同学仔团聚。别后半世纪重逢,聚餐把盏言欢。<br>大淋(关达文)带来珍藏多年的XO,<br>谭志诚又献上另一瓶珍贵的XO,<br>我们竖起大拇指,大赞OK,OK!<br>皆大欢喜,意犹未尽。<br>不隔数日,再来第二次更多同学仔的欢聚,<br>大家惊喜,终于见面,闲话从前,千言万语。<br>盛宴后尽情K歌,跳起交谊舞,欲罢不能。<br>  我们在廣州将近一个月,然后返回香港,同学仔们依依不舍。<br>  大淋等男女同学专程从廣州到香港,我们相约在弥敦道附近的一间酒楼再次欢聚,又是一番推杯换盏。虽然饭局从未停言,但是就是有讲不完的话……。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最后大家还是互道珍重,握手再见。正是&quot;相见时难别亦难&quot;。<br></h3> <h3>街坊同学仔第一次聚会。<br>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喜悦。</h3> <h3>街坊同学仔第二次更多人的聚会。<br>青春已逝容颜变,岁月流转情依然。<br>趣谈往事讲当今,欢声笑语满堂飞。</h3> <h3>宗小明伉俪2018年1月回国与街坊同学仔大联欢。<br>同学一别半世纪,今日聚会分外亲。<br>不论天涯与海角,举杯同饮情最真。</h3> <h3>宗小明伉俪情深,青梅竹马,让大家只羡鸳鸯不羡仙。<br><br> 《故国行》<br><br> 一花引来百花香,<br> 一池引来对鸳鸯;<br> 亲朋好友来欢聚,<br> 故乡亲情胜他乡。<br><br> 依依不舍归异乡,<br> 浓情厚谊催人想;<br> 天生一对羡鸳鸯;<br> 双双澳洲把福享。<br><br>  写于2018年1月9日</h3> <h3>黃合笑同学在2019年从美国回穗,与分别多年的女同学聚会。<br>  同学友情的延续来自心灵,不论联系有多少,只要内心彼此想念,那么偶尔一声问候就会带来会心的一笑。</h3> <h3>难得街坊加同学的双胞胎兄弟林五爱(从欧洲回国),林乐满,沈刚全,罗捷等等大家齐齐欢聚一堂。童年时光酿了一壶陈酒,越品越醇厚。</h3> <h3>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我们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谈笑风生,这就是同窗之情。<br></h3> <h3>灯光杯影映笑脸,童年时光又重回。<br>人生如梦半世纪,童话世界如昨天。</h3> <h3>忆往昔同窗数载童年天真,看今朝欢聚一堂夕阳烂漫。</h3> <h3>大家欢聚一堂,抚今追昔。<br>我们曾经踏一路的风雨,携一路的阳光。<br>而今,我们同唱一路的晚年欢歌。</h3> <h3>大家举杯同庆,放歌抒怀。<br>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干杯!<br><br><br>在此感谢谭志诚,关达文,郑兆洪,何翠芳,邓妙贞,伍少红,提供资料和相片!</h3> <h3> 《温良里的童年》<br><br> 惠福西路温良里,<br> 麻石铺街满头尾;<br> 几家趟栊几古井,<br> 泥墙大屋兼洋楼;<br> 五十年代人丁旺,<br> 满街孩童乐趣多;<br> 木屐滴哒火星飞,<br> 玻子射棋地上爬。<br> 温良新街尽楼寓,<br> 偶有小资楼中藏;<br> 壹号天台常满人,<br> 争睇昌哥斗风筝。<br> 毕公巷内麻二小,<br> 我地同窗又四年;<br> 垫脚偷睇尼姑庵,<br> 神秘森森不敢留。<br> 温良里出佐马路,<br> 左右尽是旺店铺;<br> 咸杂烟酒糖饼店,<br> 飞发铺和猪肉铺;<br> 独具特色泡水馆,<br> 隔壁杂货卖草纸;<br> 布铺头上钱飞梭,<br> 中药铺盅响药香;<br> 对面得心老茶居,<br> 晨早食饭踩车夫;<br> 隔离一圈踢毽汉,<br> 穿腰闪头脚飞燕;<br> 电话铺老夫妻忙,<br> 条条街巷传音讯;<br> 生果铺简陋得很,<br> 但是果香飘四方;<br> 人力三轮车候客,<br> 大榕树下好乘凉;<br> 胜利小食店沸腾,<br> 肠粉白粥油炸鬼;<br> 隔篱米铺高漏米,<br> 笛米回家米缸载。<br> 细时无争只贪玩,<br> 老时想玩全分散;<br> 唯有微信常聚旧,<br> 往事尽在笑谈中;<br> 有缘曾是老街坊,<br> 得闲应是饮番杯;<br> 愿君身壮力又健,<br> 开心快乐度晚年。<br><br> 写于2018年9月20日</h3> <h3> 《蝶恋花·人念旧》<br><br> 蝶恋百花千色处,<br> 独爱园春,<br> 童梦书山度。<br> 帘卷红风闻杜宇。<br> 十年久旱逢甘雨。<br><br><br> 满眼新知书海误,<br> 难舍挥毫,<br> 篱下斟词句。<br> 倚月陪星听旧语。<br> 桑榆怀故他乡住。<br><br> 写于2022年3月1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