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是人在情感和精力上的巅峰体验。养大一个孩子,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但是要养好一个孩子,即使是现在物质和精神都丰盛的时代,却依然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周一到周五,白天爸爸有工作要做,所以我和小戏精吃完早餐就要出门,把安静的环境留给爸爸。那每天带小戏精去哪里玩就成了我要思考的很重要的事情之一,周边小区、公园、户外游乐场、海边……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走路、坐公交车或者自己开车……都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想去的地方和玩的项目思考决定。</p><p class="ql-block"> 过年期间,跟人闲聊中无意间知道旁边不远的君临海小区里有一个比较大的室内儿童乐园,就经常上午带他去玩,随着去君临海小区玩的次数增加,戏精的运动能力发展的比较快。</p><p class="ql-block"> 最开始去里面玩的时候,小戏精非常不适应那个软软的一走就晃动的吊桥,过的时候用手紧紧的抓住旁边的扶手,一步一挪。当别的小朋友经过,桥晃动的厉害的时候,就一动不动,等别人过去了再慢慢走,或者直接趴上面爬过去,有时候孩子多,他就在上面等很久。一天,两天,很多天还是这样,我都在想要不要去牵他手带他走一次,每次在外面喊话,不断提醒他不抓扶手试试看、不要趴着,站起来慢慢走……结果突然有一天,他竟然能自己走过去了,甚至像跑一样快,我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的是,我们做家长的很难不去拿自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尤其是在有很多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忍不住去提醒孩子:你看哥哥是怎么做的,或者小妹妹都不害怕,你也可以的,试试吧……这是对0-6岁的婴幼儿。孩子上学后,家长再说话可没有这么温柔和耐心了,直接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看似我们在帮助孩子,在鼓励孩子,其实从孩子角度来看也许就是不信任他和催促他,本质上还是没有尊重孩子的个体不同,成长发展节奏就会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不同的花,花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哪怕就是一棵树上的花,也不会都约定在同一个时间全部开放,守望孩子的成长说说容易,实践着实不易。</p> <p class="ql-block"> 目前,小戏精上楼梯和下楼梯都不用扶扶手了,之前是上楼梯不用扶,下楼梯他会扶,嘴里还说着,容易摔跤。二月下旬在室外玩滑梯,他就自己在滑梯那里走上走下,重复了五六次,没有扶扶手,我看到后过去给他拍照拍视频做纪念,还带他边走边数数,完成后,他的成就感满满,喜悦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现在上楼下楼都不要大人牵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尧尧自己走,还边走边数数,只是从一数到十就又重新数,可能跟楼梯到一定数有拐角有关吧。</p><p class="ql-block"> 三月份开始,跟大人一样一步一个台阶上,速度还很快。以前是两个脚上到一个台阶再往上走,下楼还不能做到一步一个台阶,还是两个脚都到一个台阶了再下。</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段攀爬视频是二月中旬小戏精一岁八个月时拍的。小区户外滑梯有两个上去的地方,一个是台阶,一个就是这个有很多洞的架子,一般两三岁的孩子会从这里爬上去滑滑梯。小戏精之前是不敢爬的,我看到上面有两个大洞,担心掉下去,也从没有让他尝试。那天,他自己突然跑过去尝试爬,我赶紧跟着过去,没想到人家很顺利的上去了,我还有点小惊喜。整个过程中,小戏精一边观察一边尝试,胳膊和腿的力量得到极大锻炼,大脑也是。</p> <p class="ql-block"> 在小戏精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我跟爸爸说,我们要有意识的对他实施延迟满足了。有时候忘记,有时候真的有事处理,真正刻意练习的时候就有好玩的事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小戏精吃完饭从餐椅上下去玩,我们还在吃饭,他跑过来拉爸爸说,爸爸陪我玩一会。我示意爸爸说你让他数到二十就陪他玩。好家伙,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小戏精马上就开始数,是这样数的:13、14、15、20,然后再拉爸爸,爸爸说不行不行,要从一开始数,戏精调整成1、2、3、13、14、15、20,爸爸没辙,只好扒拉几口饭陪他玩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么小就开始斗智斗勇了,而且还很会钻大人空子,延迟满足第一次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 戏精现在是个勺子控,每餐吃饭不仅要拿自己的勺子叉子,还要爸爸的勺子和妈妈的勺子。他通过观察,看到我和他爸使用最多的勺子就自己命名为爸爸的勺子和妈妈的勺子。即使不吃饭,出去玩和睡觉,有时看书的时候他也要拿着自己的小勺子,就出现过好几次吃饭时找不到他的勺子了,最后在床下面找到。</p> <p class="ql-block"> 下午午觉起床,我知道他会渴,给他装了一奶瓶椰子水,他很快就喝完了,玩了一会,拿着奶瓶跟我说:这个椰子水喝完了,妈妈,再给我装一瓶吧。基本上一个椰子里的水都是他一个人喝,一般在400——600毫升左右,用他奶瓶能装好几瓶,我跟他爸就打开的时候尝尝味道甜不甜。</p><p class="ql-block"> 会表达的娃总能获得更多。我给他煮银耳汤,他会在喝完第一口后说一声真好喝。爸爸把椰子水给他,他也会说一声真好喝,就连你给他冲的牛奶,他也会喝一口后说一句:这个牛奶真好喝。获得了积极反馈,哪怕是屁点小娃的反馈,我们也更乐意为他做这些事。</p> <p class="ql-block"> 戏精很喜欢帮忙干活,现在把尿不湿拿到卫生间垃圾桶就是他要负责的活了。每次换完尿不湿,我说把你的尿不湿丢掉,他就乖乖的拿起来去卫生间丢了。有时候爸爸要顺带拿去,我制止了,叫戏精自己去,他依然开心的去完成,看来这个是他的责任已经深入人心了。</p><p class="ql-block"> 其他事情,他力所能及的,又乐意尝试的,我们都尽量让他尝试,比如他最喜欢帮忙把椰子壳抱下楼扔到垃圾桶。每天喝完椰子,我们下楼的时候,他看到就要抱椰子壳下楼,虽然有点重,他很努力的抱下去扔掉它,对他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锻炼。</p><p class="ql-block"> 经过多次干活,无用的东西要扔到垃圾桶的意识已经深深植入小戏精大脑。有一次,家里油用完了,我把空的油桶放门口准备丢掉,结果他就发现了,拿到客厅玩,玩过了给爸爸的时候,爸爸说那个是空桶,不要了。戏精听完很自然就把那个空桶拿到卫生间扔到垃圾桶了,获得爸爸点赞。</p><p class="ql-block"> 潜意识的力量很强大,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要多输入好的东西进入孩子潜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戏精爱上写字,拿着笔在纸上、书上、各种外包装盒上甚至沙发上到处画,还让我们拿笔写字给他看。家里凡是能写能画的都画满了,我们实在头疼,他每天都会说几次“拿起笔画画”,把我们的所有的笔都拿出来画,经过他的摧残,很多笔不是笔尖被按进去了就是盖子找不到了,或者油墨漏出来了……惨不忍睹,后来,我专门给他买了很多便宜耐用的圆珠笔,人家新鲜两天又不要了。一天沙滩上玩的时候,看到一个爷爷拿个棍子在沙滩上写字,咦,这个不错。我就跟戏精说咱们去沙滩上写字吧,这下好了,戏精迷上了在沙滩上写字,当然,他只是拿着棍瞎画,更多时候都是让我们写,他在一旁认真的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小戏精写字画画同时出现的是,他还喜欢认颜色了,生活中经常问:这是什么颜色,我就说红色、黄色或者绿色。每次玩海洋球,他总会拿起一个来问是我什么颜色,我就一遍又一遍重复告诉他球的颜色。现在他能认识几种颜色,经常指着我的睡衣上黄色部分说,这是黄色。戏精不喜欢黑色,一岁前经常给他煮黑米粥,他吃的津津有味,现在做的杂粮饭、杂粮粥或者紫薯,他一看是黑色的就不吃,尝都不尝一下,要是玉米、胡萝卜和黄瓜就很喜欢。</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买的速干服到了,我拿到后去试下看,从卫生间出来,小戏精很认真的盯着我看,我问他,妈妈这件衣服好看吗?他说这件衣服好看,那件不好看,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之前穿的是件黑色T恤,这件衣服颜色鲜艳很多。</p><p class="ql-block"> 走路上的时候,戏精总要我给他摘树叶,我说我们不能摘绿色的树叶,树会疼的,妈妈给你找几片黄色的树叶吧。现在在外面,小戏精会直接跟我说,黄色树叶、黄色树叶。我从地上找几片黄色树叶给他,他就拿在手里看好久。</p><p class="ql-block"> 儿童专家研究证实,孩子在2~3岁时,伴随着视觉神经的发育,已经能够认识颜色,并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一般来说,他们比较喜欢黄色、橙色、浅蓝、浅绿等色彩较为明快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戏精开始能自己看会绘本了,有时你发现家里突然安静下来,基本上都是他在认真看书。他还对我们大人的书感兴趣,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在翻爸爸一本很厚的书,还不时指指点点,读出声来,一幅看的蛮懂样子,我实在觉得好笑,偷拍下精彩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戏精喜欢跟爸爸一起搭积木、认数字、穿珠子和玩沙子,因为爸爸有很多创意,他们一起玩的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戏精前段时间(二月底三月初他十八个半月的时候)最喜欢拉着爸爸玩的游戏是数数。别人送了个孩子用过的数学教具,一盒小木块和小木棍,小木块上有从0-9的数字还有加减乘除等符号,小木棍则是不同颜色的小棍,很方便数数,爸爸会把各种数字混在一起让他找出相同的,比如,找出另外一个8,戏精就去指有8的木块;+号在哪里?他就去一堆木块里找。最开始他要找好久,还找不到,我们就会提醒下,现在能比较快的找出来。还有就是把不同颜色的小木棍找出来数有多少根。我洗澡的时候,戏精就跟爸爸玩数数,等我弄好带他睡觉,他一边推我一边说:“不要妈妈,妈妈去睡觉,尧尧跟爸爸数数。”爸爸在一旁得意的笑,看来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 爸爸带娃能带给娃跟妈妈在一起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p><p class="ql-block"> 爸爸多带娃,娃娃智商高。</p> <p class="ql-block"> 戏精到了细小事物敏感期和空间敏感期,走到哪里都喜欢去抠小洞、捡小东西比如树叶等和扔东西。这个扔东西最让人头疼,从餐椅上把食物扔到地上,从桌子上或沙发上把玩具和书掀到地上,从床边的缝隙把东西扔到床下……最让人恼火的是喝完奶就把奶瓶摔地上,他爸气的几次要打他。我说,不要生气嘛,我有一个好办法。我不打也不气,牵着戏精的手走到地上的奶瓶旁边,把他的手伸到奶瓶那边,让他捡起来,再牵他走到茶几旁边,说:“以后奶瓶喝完了就放这里哦。”后面当然他还会再扔,我继续牵他捡起来放到固定位置,一次两次三次……终于小戏精喝完奶能自觉的把奶瓶放回去了,偶尔忘记了,喝完奶把奶瓶直接给我说,妈妈牛奶喝完了,我说真好,把奶瓶放回茶几上吧,谢谢你,一会妈妈来洗,他就会很乖的放回去。</p><p class="ql-block"> 从小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他乱丢东西,家长说他打他骂他,有用吗?对两岁以内的孩子一点用都没有,一是这个过程本就是他成长必经的探索过程,二是他的认知也还没有到那个层次。但是当你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扔东西的后果(还原),他就明白扔了还要捡回来的,时间长了,自然养成习惯。</p><p class="ql-block"> 养育孩子,妈妈最辛苦,比打扫卫生更辛苦的是唠叨的嘴,是时候让嘴巴休息下了,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大脑勤快的时候,身体就可以偷偷懒啦。</p> <p class="ql-block"> 最近两个月,戏精每天都要听三字经,已经能自己顺溜的背到香九龄那段结束,还有部分诗词、儿歌都能背下来,语言发展突飞猛进。上次戏精精彩生活连载中我还为他能说六七个字开心,现在我们生活中基本上你说的话,他马上就能重复并且运用了,一口气说十几个字也很正常,这些迹象统统表明,小戏精已进入了一个语言的敏感期。所谓语言的敏感期,是指孩子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现象。</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孩子早期对语言的敏感性会出现在1岁半到2岁之间,在这一阶段,孩子对语言特别敏感,能够学习周围环境中不同的声音和语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了两岁左右,他会自然而然地表达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还会使用不同的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连词,而且还会使用长句和分句,这是孩子从语言的无意识状态到有意识状态的过渡。</span></p> <p class="ql-block"> 上面的视频是2.17号录的。现在背的比那个时候顺溜些,但经常不理你,不像那个时候爱表现,你一说背个三字经听听,人家就马上背起来。</p><p class="ql-block"> 我把他近两个月(1.27-3.17)平常跟我们的一些对话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贴足贴的时候,戏精在床上靠墙的那边说:妈妈贴膏药,妈妈动,尧尧不动。之前,我每次贴,他就喜欢过来把我撕下来的纸一点一点捡了扔到床下,我就跟他说,谢谢你帮忙,下次,妈妈自己收拾,我贴的时候你不要动哦!人家就记住了,还乖乖的真的在离我比较远的地方呆着。</p><p class="ql-block"> 小戏精睡觉前特别喜欢自言自语:妈妈睡大枕头,尧尧睡小枕头。手里拿两个积木,妈妈一个,尧尧一个。妈妈屋里睡觉,尧尧屋里睡觉,大球球客厅睡觉……然后就是背儿歌,各种花式背(也可能是忘记了,几个背串了)。我都能在他咿咿呀呀的声音中睡着。有时候,他会说:“妈妈读人之初,性本善,尧尧睡会觉。”但是你读的时候他并不睡觉,而是自己读起来。或者说:“尧尧读人之初,性本善,妈妈读另外一个……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你真要读的时候,他又自己把声律启蒙一东其一读的差不多了。我说:睡觉啦,晚安!他就故意说:妈妈读早上好!(我们每天早上起床跟他说早上好,他不能区分“读”和“说”),就认为说早上好可以不用睡觉,反正就是各种折腾,最后累了才睡。</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我好不容易有空看会手机,戏精过来拉我要去听涛苑儿童游乐场玩海洋球,今年海南整个二月份气温很低,晚上就十来度,而且风很大,我不想带他去,就说晚上那里没有人,他不假思索的说了一句:有尧尧,有妈妈。嘿,小脑袋反应真快!</p><p class="ql-block"> 爸爸说这是谁家的小孩啊,这么能干又聪明,小戏精就笑:老彭家的。</p><p class="ql-block"> 爸爸不要看手机,手机放下,手机放下。</p><p class="ql-block"> 爸爸,手上有奶酪黏糊糊的,洗洗手。</p><p class="ql-block"> 跟奶奶视频,我说你跟奶奶背个《静夜思》吧,让他给奶奶表现下。背完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奶奶问,你故乡在哪里啊?尧尧马上回答:荆门。奶奶好吃惊,跟爷爷说戏精都知道自己的故乡了。其实就是之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多说了一句,我们的故乡在荆门,他就记住了,小家伙记忆力真不错,经常你说过的话他都记住了,哪怕就一次。</p><p class="ql-block"> 现在小戏精经常说的话有以下几句:人之初,性本善;妈妈不要看手机(半夜说梦话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和妈妈不要看手机);爸爸不要看手机;妈妈做面膜;妈妈跑步;妈妈运动;爸爸过来换尿(不)湿;玩一分钟;爸爸钩椰子去不;黄金椰熟啦;拿起笔画画;这是什么;(背三字经到不会的地方)说后面是什么;掰一半;有点意思……</p><p class="ql-block"> 要特别记录下的是,小戏精学会讨价还价了,晚上睡觉前要看他自己的视频,跟我说看一分钟,后来又要看两分钟,还看两分钟。或者玩什么还玩两分钟等,这是怎么发生的呢,往前追溯,每当他不想吃饭的时候,爸爸总说,还吃一口,吃完奖励什么或者把这个吃了去玩……我当时就说,能吃多少算多少,不吃就算了,不要讨价还价,败坏胃口不说,怕他有样学样,呵呵,真的没有多久,小戏精就学会了这套并拿来对付我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0-6岁是镜像神经元起作用,就跟照镜子一样,你说啥做啥,娃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模仿出来了。教育在最初几年真的非常简单,我们做好自己就好了,但有时候你不照镜子,真的不知道自己脸上有脏东西,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镜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育就是设前因,生后果。</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孩子,更没有绝对完美的父母,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养育过程依然会有遗憾,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消灭遗憾上,而是要尽一切可能用在享受孩子与我们共度的时光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