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易氏钧玉公(字心坚)支系简介

诗忠美篇

<p class="ql-block">宜昌易氏钧玉公(字心坚)支系简介</p> <p class="ql-block">  南一公是唐朝状元重公第十四代孙。</p> <p class="ql-block">  据考证:易氏乃黄帝后裔,黄帝象日月之型以作“易”,征日月之兆以为姓,易者,日月为之天佑!易氏家族发迹于太原,兴于江西、湖南。湖北易氏始祖晋朝忠愍侯雄公也!</p><p class="ql-block"> 吾族谱载:“公諱钧玉字心坚,元时人,南一公后裔,吾家始祖也”。心坚公由江西迁楚南转徙宜邑玛瑙河泰山区(1962年划为枝江市董市镇泰山村)开基立业,历经艰辛,耕读为本,道德传家。迄今720年(约),生息繁衍27代,由“一担挑”到发展现约三万人,主要分布在宜昌地区枝江市(以董市镇泰山村为中心9个镇102个村),宜都市(10个镇35个村),长阳(10个镇41个村)及全国各地乃至海外。</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百年间,二世祖元亨公、三世祖忠公、四世祖汝霖公祖孙三代人连续入仕做官(见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轰动全陆城,易家湾名声远扬!</p><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吾族皇恩敕封榜上有名128人,其中进士11人(实是岁贡,国家允许称呼岁进士),解元1人,监生3人,太学生15人,贡生16人,廩生庠生82人。(见《荆州府志》《夔州府志》《宜都县志》《易氏族谱》)。易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在宜邑享有:宜邑旺族,陆城巨族,世代名族之称!</p> <p class="ql-block">三管筆头筆位于宜都市文峰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年间,四世祖汝霖公中解元,王汝楫、余汝弼两人中进士,“三汝齐名”,名震四方!相传朝廷下圣旨在宜都为“三汝”特修三管筆,以佐文风,激励后学(见八修《族谱》卷一第九页)。朝廷还下旨将三世祖忠公画像及个人简介入宜都“乡贤祠”,为四世祖汝霖公在宜都朝天门内修“登瀛坊”。(见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三朝,从一世祖到十四世祖在枝江市内开辟了易家湾、易家台子、易家巷子、易家坂(见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清朝地图)、易家冲、易氏圣地笔架山、易家老屋、易家屏墻.易家花台子、易家大坝、易家楼子、易家小垸等十二个地方,开垦良田万余亩。兴建祠堂,学堂、药铺、仓库、大办各类企业,榨坊、槽坊、及骡马运输。易氏家族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富裕大户。</p> <p class="ql-block">祠堂座落在泰山铺易家坂(现董市镇石坪村),三面环山,一面朝水龙脉宝地上,宗祠座东北,朝西南,大门扭向朝正南,占地3000平方米,系砖木结构,依次前殿、中殿、正殿,前殿左边为“登瀛坊”,右边为“克绳祖武”。祠堂大门面壁上刻有“易氏祠堂”四个黑底金边大字。前殿占地269平方米,六根木柱上首条对联:“发迹太原想先烈侯封宗愍凛然千秋豪气,中兴左江望后嗣身习儒业卓立一时英豪”(见《族谱》卷二第一页),对联告诉我们,易氏家族发迹太原,晋朝忠愍侯雄公千秋豪气,江西老祖宗要他的后裔子孙们好好读书,才能成为英豪。四壁挂着堂号“太原堂”“凡例八条”“祠规十四条”“家范十五段”各种牌匾。中殿大门上壁刻有“忠愍阁”三个金色大字,表示对我们江西、湖南、湖北的易氏始迁祖晋朝忠愍侯雄公的孝敬和缅怀。中殿占地269平方米,墙四周挂着朝廷敕封的“岁贡”“解元”“监生”“太学生”“贞节烈女”“长寿老人”各式牌匾(见同治五年(1866年)《宜都县志》)。大厅可容纳30桌人吃饭同时开席。正殿占地569平方米,400人可同时跪拜祖先,后墙神龛上供着列祖列宗的灵牌位,常年蜡烛灯明,香火不断。先祖规定:每年正月初九为祭祖日。吾族宗祠青砖灰瓦,雕樑画栋,古香古色,飞檐翘角,屋脊双龙抱珠,雄壮气派,像一个巨大的明珠气宇轩昂地立在玛瑙河边。(痛惜毁于文革)。</p> <p class="ql-block">先祖外迁情况:</p><p class="ql-block">十三世祖仪公(岁贡)迁宜都文峰礄(文峰公园西)。</p><p class="ql-block">十三世祖檐公迁宜都陆城驿马冲(易家岗)。</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祖克孝公迁宜都王畈横冲村(易府,易家老屋)</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祖克宽公迁长阳大堰乡趙家堰村(易家垴)</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祖鸐公迁长阳都镇湾金福村。</p><p class="ql-block">十四世祖鹏公迁长阳龙潭坪(龙潭坪村)。</p><p class="ql-block">十五世祖汝品公迁宜都五眼泉庙岗村(易家湾)。</p><p class="ql-block">十六世祖德璋公、德富公迁长阳龙舟坪白石溪(白石坪村)</p><p class="ql-block">十六世祖德祥公迁重庆巫溪通城镇青梅村。</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祖勤修公迁五峰漁洋关。</p><p class="ql-block">从十三世祖到十七世祖,先祖们不停的迁到宜都、长阳、五峰等风水宝地开基立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枝江易氏5308人,其中顾店“宗”字辈10人属其他支系,实际人数:5298人。(上信息来自枝江市政府有关部门)</p> <p class="ql-block">九代同堂最高辈分“先”字辈,照片中先传公(生于1932年,宜都王畈横冲村人),最底辈分“世”字辈,照片中易海尧(世)(生于2002年,枝江安福寺火山口人)。</p> <p class="ql-block">列祖列宗治理家族理念及宗旨:</p><p class="ql-block">一.挽草为业,以农起家。民以食为天,生存是根本。始迁祖心坚公在玛瑙河泰山铺易家湾(泰山村)将四周的草挽成一个一个的结,作记为界,烧草焚地,砍柴搭棚,修路建桥,挖塘垦田,开沟引水,耕种粮食。心坚公的儿子元亨公,孙子忠公,曾孙汝霖公,玄孙裕公做官衣绵还乡后,骑着马,四处圈地垦田,稍有积蓄,置田发展。明、清时,在玛瑙河两岸己开垦良田万亩,山林水塘几千亩。</p><p class="ql-block">二.兴家旺族,教育为根,学生读书,老师为本。</p><p class="ql-block">一个好的教育能繁荣昌盛一个国家,一位好老师能为学生的人生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心坚公以耕读为本,道德传家为宗旨,把种田和读书摆在同等地位,在地里是农民,在家里是老师。易家开办了学校,学校大门对联“讲道德学以修其身须看破义利关始能讲学,读圣贤书所习何事要识得忠孝字才是读书”(见《族谱》卷二第一页)。易氏子女免费读书,成绩好的学生有奖励(泰山村70岁以上的老人皆知)。一代往下教一代,考取的进士(岁贡),监生,太学生放弃高官不做,在家教书育人。祠堂制定了严于国法的“族规家训”。违反“族规家训”轻者棍捧体罚,除名,流放千里,重者极刑处之。(见光绪四年(1878年)《易氏族谱》)。七百多年来,易氏家族没有出现一个贪官,也没有出现一个罪人。而是代代有文人,世世出清官。</p><p class="ql-block">三.齐心协力,团结奋进,积德行善,仁德传家。</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吾族经过五代人的艰苦奋斗,己经有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成了远近闻名的名门旺族。易家湾也成了一个行政管理机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行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吃一锅饭。农忙时,集中人力忙耕种、忙收割。农闲时,集中人力开发新区,兴修水利。新区有了路、塘、田、农具、耕牛、新居、分家出来的兄弟去守业创业。家族团结就有力量,事业就会兴旺。积德行善,同舟共济是我们易氏家族传统美德,扶贫救难,收养孤老孤儿,给乞丐送衣送粮,每逢灾年开仓放粮,借粮堆斗借,还粮平斗还,人称“开明大户”,十九世怀先公灾年一次放粮三十石(担),什么“猫子会”都知道易家平常非常施舍,从来不到易家“吃大户”,见《宜都文史》),人称“开明地主”。几百年来,先祖们积极捐祭田、献学田,帮助贫苦家庭生活及解决学生读书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喜看今朝,易氏家族枝繁叶茂,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各行各业,群星璀璨,其中有缔造人民共和国献出青春热血的革命先烈;有在朝鲜战场、越南前线浴血奋战的功臣及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有建设社会主义之全国劳模;有改革开放大潮遨游商海、业绩辉煌之企业家;有身在高山雪地、天空海洋之军人;有着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1000多名易氏儿女工作在国家各个战线,他们中有知名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军官、医师和教师;有守着老祖宗开垦的土地上为国家默默奉献的万名农民宗亲。吾族为国家贡献尤巨,实乃我族之荣耀,发扬先祖美德,为族人增光添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盛世修志,旺族修谱,第九次续谱之完成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之大事,是弘扬我祖之功德,使易氏家族千秋卓越,后辈易家之才秉承家族之盛举,百年喜事,千年盛事,可喜!可贺!</p> <p class="ql-block">  为我族永远立于宗族之林,让《族谱》内容代代传承,让我易氏家族永远站在时期最前列,迈进易氏家族光荣新时代,开创我易氏家族未来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祝福易氏家族繁荣昌盛,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世代发达,荣我家族,强我中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