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忙趁东风放纸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读周树莲中篇小说《良宵引》有感</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天,幸福感爆棚!原因很简单:上午一口气儿,把《良宵引》中篇小说读完;下午又一口气儿,草写了4000多字的读后感。那感觉,真的是“酣畅淋漓”。已经远离“文学”多年的我,今在这“早春二月”,因一篇小说而发奋,时读、时写,有着一股子“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般的乐春趣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丑媳妇不怕见公婆”。必须实话实说,我在不读小说前、不查看百度时,根本不知道“良宵引”是个什么东东?心里猜想过,会是个人名吗?不是人名,它指什么?又有何寓意?由百度查到:《良宵引》是中国古琴名曲。小说作者周树莲,女,汉族,1968年8月出生,北京市大兴区人。她是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小说的题目、小说的作者,是吸引我去读它的重要原因。但它没有辜负我,真是令我感动,很吸引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你脑海里会跳动着系列“小问号”。边阅读你会边想,作者真的是到过监狱吗?她真的是多次去管教所探视亲人吗?她真的很会炖牛肉吗?她的诵读水平和瑜伽水平都真的很高吗?若不是,那细节描写得怎么那么的细腻、深刻、到位。还有,你会猜想:小说是作者虚构的还是她的真实人生?为何如此的亲切、生动、感人?我能够确定的是,文中的地名都是真实的,包括学校名称、小区名称等等,令我这同乡读起来十分地亲切。即刻,我对作者关心起来:从初中毕业到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她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她都经历了些什么?这些我一点都不知道,这些很令我好奇,我能否打听出其中一二来?看来,“八卦”真是女人最有魅力的母性潜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者是,你会一路嗅到“春”的气息。小说情节设计得很有生活气息,很有质感!开篇主人公夏秋枫去管教所看儿子那一幕,写得是那么的细腻,那感觉如同你不是在读文字,就好像是在读电影,随着摄像机的镜头缓缓移动。这就是我所说的有小问号跳出的原因。还有,她描写主人公夏秋枫见到了前夫温胜利一家三口在超市门前其乐融融的场景,那一段,心理描写刻画得也是十分细腻、深刻,让你似乎听到了夏秋枫急促的呼吸声和牙齿相磨的声音,或许你都能够感觉到,口中有了一股咸味,估计嘴唇已被咬破。她的那份“恨”、那份“怨”、那份“恼”,你会理解会感同身受的。再比如说,女主人公夏秋枫在家,边炖牛肉边练习瑜伽。刚巧这时候,前夫温胜利到访。当熟悉的牛肉香,飘进前夫温胜利的鼻孔那一刻,他会有何心里反应呢?估计读者自有各自的味道答案。客厅里,坐在沙发上的前夫,需要穿过地垫上练习瑜伽的前妻身姿去看电视。此时此刻,从厨房里还不时飘来阵阵炖牛肉的香气。而且,这炖牛肉,曾是前夫的最爱,以往他吃到高兴时,还会哀求妻陪小酌一杯。还有,餐后微醺的夫妻二人会依偎在沙发上,被电视里热辣的镜头撩拨......而眼前,她作着一个并不算高难的瑜伽动作,却是屡试屡败,而且还歪倒在了垫子上。前夫温胜利还追加一句:别练了,我知道你能练好,不用证明给我看。此时的夏秋枫该是怎样的“自惭形秽”——内心应该充满了懊恼、悲惨和凄凉。前夫温胜利临走时,折回门口说了句:有合适的就嫁了吧。他在门口消失后,夏秋枫语言上歇斯底里:你以为老娘离了你就没人要了吗?呸!动作上却是完美地完成了瑜伽动作,最后以舞王扭臂式结束了瑜伽练习。“有合适的就嫁了吧”,进入她双耳时该是温暖的还是冰冷的,你似乎完全能够同步、清晰地分辨出来。短短的千百字篇幅,狭小的十几米客厅,一对夫妻十几年来的爱恨情仇被作者演绎得“淋漓尽致”,只言片语,道尽主人公夏秋枫骨子里的倔强、心中的委屈,以及曾经的荣宠和如今的悲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喜欢,文中对冯燕这一个女配角的设定。我能够感觉到,冯燕,是热情、纯朴、开朗、阳光的,代表了生活在农村,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文化追求的新农村女性形象。我很理解,她面对丈夫吴建辉的无奈、屈服与顺从。我赞同作者,笔下首先觉悟了的是富有对城市美好生活向往并付出行动的是位女性农村家长。是妻子、是母亲,这远比是丈夫、是父亲更加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网络上一位作者讲:“女性在生活当中需要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以此来带动和影响孩子。因为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一个高能量体带动低能量体的过程。”冯燕认为,高考可以改变儿子的命运,陪伴儿子走过艰难的高考历程,这需要放弃家中的生意,花重金在城市里租房,不仅身心都受遭罪受累,还要损失一大笔钱财,但是,这些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付出,都很有必要。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上,冯燕是觉悟了的。心灵音乐家央金拉姆曾经说过:“觉醒的女性,将重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我能够理解冯燕的儿子小航在主人公夏秋枫那里暂时租住两个月,给夏秋枫带来的那份幸福和快乐。这是她心地善良的回馈。她出于对冯燕的同情心也好,出于生活费的考虑也罢,总之,她留冯燕和小航与她合住一个三居室里,首先帮助了冯燕,实现了她陪伴儿子小航通过高考取得理想成绩,进入心仪学校。第二,她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并且,她接受了能与他人合居的现实。第三,冯燕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小日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再组家庭的想法。把自己由“幽禁”中释放开来,需要他人的启发引导,更需要自己的挣扎努力。她首先拥有了像陪伴儿子高考一样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说,一个母亲陪伴孩子高考,那是一段非常珍贵的生活经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尽管很是紧张忙碌、有喜有忧,有苦有乐。我陪女儿高考时,就写下了两万余字的日志,名字叫《陪着小心迎高考》。女儿名字叫依心,家人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多是亲昵地称呼她小心。我这个题目自然也是一语双关,绝对地是一段“五味杂陈”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得不说,文中对冯燕爱人吴建辉的描述虽然不多,但是,绝对地把这个很是面熟的伪“男子汉”人物的性格刻画得立体、生动,很生活,也很深刻。还有,同样很真实、很深刻,又生活又生动的就是肖尚书这个角色。当今社会上,这样的“男士”好像是“凤毛麟角”。无论大街小巷,无论花园还是球场,即便是教室书房,或者歌厅酒吧,好像都是“阴盛阳衰”,到处拥挤着、纷飞着、喧闹着的,多是一些花儿朵儿、蜂儿蝶儿。“万花丛中一点绿”,肖尚书绝对就是那夺目点睛的“一点绿”。然而,他很苦恼,红粉不缺,知音难觅。他走到哪里,都会被花团簇拥,他虽也享受但不觉幸福,终日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的他,其实内心却是异常的孤冷寂寞。还好,诵读,在夏秋枫与肖尚书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确有“高山流水觅知音”般的窃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说最后,在一曲《良宵引》中,夏秋枫赴约去见肖尚书,“倔强”“好胜”的她凭借着“腹有诗书气自华”那股子自信,凭借着由冯燕身上激发出的那种女性觉醒,勇敢而坚定地完成了自己的爱情“跃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伯牙断琴,知音难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很喜欢作者选用《良肖引》而不是《高山流水》作题目,为其点赞。小说从头到尾,溢满纯朴的生活气息。这份纯朴是百姓的平常日子,但是,不是简简单单的锅碗瓢盆勺那种吵闹磕碰动静儿,确有着,从心底里发出的思想与现实、固执与释然、逃离与挑战,那种“接轨与撞击”般的“震撼”之音。这就是“人间烟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恩这一天,乐享小说《良宵引》带给我的文旅春风!(草写于20220302周三3月16日删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度截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