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3日</p><p class="ql-block">今年咬牙跺脚,下决心回国一趟。</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次回去,还是2019年底到20年初。****的风声已起,但任谁都未曾料到那样一场人类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先陪女儿去了她心心念念的上海迪士尼,然后回去陪老妈。那时她刚刚过了实足91岁生日。</p><p class="ql-block">到今年整整两年多了。虽然小毛病不时有,老太太还真不错,一直扛下来了。可我这边扛不住了。电话里老妈也不像以前讲究个婉转什么的,开口就问: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呀?是啊!老人算起来虚95岁了,我若不想落个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话,赶紧走人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谁曾料到,走得透熟的归国之路,这一次竟然如此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机票已经是以前的数好几倍自不消说,光是登飞机前那一大堆手续就看得人头大。一个朋友2月初刚走,寻思着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呗。谁知道“口令一会儿就一变”(快板书奇袭白虎团台词、暴露年龄😅):2月28日以后出发的人,必须1、出发前一周做第一次核酸检测;2、出发前三天相隔24小时以上在两家不同机构再做两次,方可向领事馆申请健康码。而所有这些,必须是在中国使馆指定的医疗机构才行。一位朋友介绍了一家便宜些的,统一做出国PCR,只要15000日元(900元)。可略一咨询,不行✋中国指定的是“鼻咽头”检测,就是贵的。一次3万日元(1800元)左右。</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把所有材料凑齐,临出发前一天开始提交。对二维码什么的天生一种紧张与抵触,怕它在哪儿给你下绊子(承认是自己笨)。果然,一次不行卡住,再来,还是不行。那天同时还有个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言,简直搞得六神无主!好在平时人缘好的丈夫有个在领館工作的朋友。靠着人家的指点,好不容易完成提交,塌半层皮!</p><p class="ql-block">照片是七天前做第一次核酸检测路过名古屋站,“名鉄百貨店”前的“七儿”(或“奈儿”)</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半的飞机。一大早就得从名古屋出发。新干线途经富士山🗻明明眼睛看得清清楚楚,拍下来,却这样!预示着前途也正未可知吗?</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查好了路线:在东京前一站的“品川”下来,倒一次车就直达成田机场了。可为消磨时间仔细琢磨几条路线时,一个地名让我心一动:“日暮里”。那个让鲁迅先生“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的小小驿站名,当然也刻在我心里。</p><p class="ql-block">于是,决定自找苦吃挟着沉重行李多倒一次车,从“日暮里”上车去成田。</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对这个“日暮里”大概毫无感觉,只是步履匆匆。</p> <p class="ql-block">手捏着这一张车票的我,那时只是赶路,也还无暇细细咀嚼“日暮乡关何处是”的个中滋味。</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成田机场。</p><p class="ql-block">曾是日本第一的国际空港,以前大约终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如今,虽然勉力支撑着,大半的店铺关门,只留一些在维持需要。</p><p class="ql-block">事先得到朋友的信息,说是飞机到得晚,且酒店当日无餐,需吃得饱一些。于是找了个“五右衛門”的饱餐一顿。小插曲:上来的意大利面吃了两口,觉得味道淡了点儿。四顾没有佐料,于是去向服务员讨点盐或意式辣酱。谁知服务员二话不说把盘子端走,三分钟后才又上来。仔细端详了一下我才明白,第一盘被倒掉了这是重做的!哎呀呀,罪过罪过!</p> <p class="ql-block">虽然比预定时间早到机场,可是按照规定提前到达登机手续台,只有去中国的排起了可观的长龙阵。工作人员穿着在日本并不常见的全身防护服,告诉大家要再做两个二维码。一个是出境,一个是“粤康码”。情急之中我一时想不起“国内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到群里问一时无回音,急得一头大汗。好在长队伍快到头时终于有了消息,手忙脚乱做好第一个码。交了行李,接着再做第二个。一个年轻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聊着聊着我听出她是日本人学的汉语,就鼓励她,中文说得很好啊!她很高兴反过来謝我。一时间有了可以笑一下的余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趟飞机,好像人不少,坐得满满登登的。虽然一排三人座坐两个的不少。最让我有违和感的是那些空姐们。其他国家的不知怎么样,起码我们年末年始出行乘的日航,空姐们除了戴着口罩外一如往常。可中国的航班,好像空姐们都是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完全看不出本来的容颜姣好与身材苗条。一个高个儿的空姐,大概是因为尺寸不合适吧,不时用两手提提裤子,看起来不雅得很。不过这种从头到脚的防护服不透气,也真难为了这些必须全程穿着的空姐们啦。何况她们还给大家送吃送喝呢(虽然只有面包、榨菜和一小罐水)。</p> <p class="ql-block">飞机20:40准点抵达深圳机场。所有的“试炼”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一飞机乘客下来,“全副武装”的安检人员戒备森严,也是意料之中。还在飞机上,我们就听说深圳疫情严重,明天开始全城所有客运停运!有背的,没我们这样点儿背的吧?!</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漫长的排队、等待和二维码……看了一下时间,飞机落地一个小时以后,终于轮到做入境第一次的口腔、鼻咽部两种核酸检测。我既怕人家戳喉咙会作呕,更对那15cm长的棉花棒心生恐惧,于是拼命地求那手持棉花大棒的女孩下手轻一点。人家一定觉得这位老阿姨怪可笑的。不过,她的动作确实很轻柔。定下神来看看人家,发现她的眼睛很美。</p><p class="ql-block">行李不用我们自己去找,人家早就排得整整齐齐的放那儿呢,上面撒满了消毒水。22:26,拿上行李坐上大巴,剩下的,只能听任摆布了。</p><p class="ql-block">大巴开的时间不是很长,好像就在一个街口停下来,一停就是几十分钟。车上空调开得很足,刚才是汗现在是冷。除了漠然等待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司机跟乘客完全隔开在下一层,无法对话。过了半个小时以上,眼见得前一辆大巴从一个巷子开出来走掉,我们这一辆终于开起来,转到一个饭店门口停下来。可是到了饭店还是不让人下车,发动机轰隆隆一直响个不停。等了几十分钟,我觉得又冷又憋闷,很不舒服,忍不住用手敲起窗玻璃,想问问到底怎么回事。车下的人朝我看看,做了个意思不明的手势,依旧不理睬。</p><p class="ql-block">疲惫不堪且戴上配发的“穿山甲”口罩的我</p> <p class="ql-block">等到终于下车,已经是23点半左右了。每人发了几张纸,仔细一看,所有人都呆了:这个“维也纳酒店科技园”收费标准,最便宜的620元,最贵680!</p><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隔离酒店是最刺激的“盲盒”。以前住过的朋友说有两百多的,有四百多的,冷不丁这儿冒出个六百多的,贵得太离谱了吧?怪不得前面一辆车先下来的人有好多没进去,坐在那儿干等着呢。</p><p class="ql-block">等,又能等出什么结果呢?</p><p class="ql-block">有人去跟负责的人据理力争,说这趟回国机票本身就很贵,有不少人是出来打工的挣钱不容易,一下子拿不出这一笔钱。能不能给换个便宜点的地方?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深圳疫情严重,所有隔离酒店都住满了不可能换。价格嘛,因为这里地段好条件也好就是这个价!</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要地段好的,不行吗?</p><p class="ql-block">—这个没有办法,不是我们决定的。……</p><p class="ql-block">争论的范围越来越广,却始终是平行线。真心佩服有几个会说话的,要是我肯定说砸了。身边的一个小伙子拿起手机打了110,心平气和叙述了情况,希望能关心一下解决矛盾。此时已过午夜,31名旅客与酒店对峙着,没吃没喝。过了半小时,一辆police car真的悄然而至。不过不是来这边的。与酒店戒检方交谈半晌后,默不作声站到围墙外密切注视👀起这帮人来。还有人打电话给120(惭愧不知道是管什么的),给市ZF的,结果都差不多:希望配合理解!</p><p class="ql-block">曾经有一度,酒店提出个折衷方案:如果确属经济困穷者,请所在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在申请表上盖章返回,可以减免半价。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怀疑,也没有立刻接受。僵持到三点多,我忍不住了:想去洗手间,可以吗?回答很简单:一楼客服没有,房间里有!有的女孩说登机前没来得及吃饭,飞机上只有小面包,早饿得不行了。回答也一样:房间里有方便面。(无意中发现,下车客人所站立的一片,有个“半污染区”的牌子。怪不得如临大敌!自己还以为打了三针辉瑞疫苗更安全些呢)</p><p class="ql-block">三点钟以后,有的人终于熬不住,开始进酒店去了。余下的四相环顾:就这么进去吧,有点不甘心。可不进去吧,又能怎么样?对方一步不让的态度早已明确。看来,这些海外归来心存侥幸的人们啊,压根儿就错了!</p><p class="ql-block">酒店又适时放出消息:最便宜620元的房间已经住满,现在是650,再往下就只有680的啦!万般不情愿,又万般无奈的这一群人,拖拽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最终还是束手就范……</p><p class="ql-block">将在这里度过14个日夜。长长的走廊,如何安放“烟波江上”一点愁?</p><p class="ql-block">(想来遗憾的是,31游客与酒店方对峙的画面忘记拍下了……)</p> <p class="ql-block">手机壁纸上,记着安顿下来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趁着还未搅乱,立此存照</p><p class="ql-block">房间其实还可以(收你这份价呢),据说比680/间的31平米小7平米,也够在里面晃荡晃荡的啦。</p> <p class="ql-block">3月14日 隔离第一天</p><p class="ql-block">其实入住时,已是此日清晨了。</p><p class="ql-block">头一天太波澜起伏,刺激多多,累得精疲力竭,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吃半粒安眠药,赶紧上床。一觉睡到被老公电话叫醒。</p><p class="ql-block">午饭。看起来不错,吃着嘛也还可以。</p><p class="ql-block">配的一个梨🍐好久没吃了,真馋人。幸好听了朋友建议带一水果刀,要不然,对君发愁?</p><p class="ql-block">吃完了去门口扔空饭盒时,一个不当心门被反锁。楼道里立刻有声音响起:###号房间的客人请稍等,一会儿有人来替你开门。这才意识到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着。</p><p class="ql-block">中午,测体温,做第一次核酸检测。</p> <p class="ql-block">没事打量外面。</p><p class="ql-block">远处是看起来不错的住宅楼。正对面却是一栋“烂尾楼”。脚手架没拆,也没有人上工。倒是很安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在“此情无计可消除”时,来客人啦!隔着窗帘,一只小鸟在窗台上蹦蹦跳跳。想拉开窗帘,绝对会惊飞了它,只好如此一拍。你,不会是那殷勤为探看的青鸟吧?</p><p class="ql-block">晚上,电视里发现了《人世间》。虽然不是从头,已经是30集前后了,感觉还是不错的。不愧是梁晓声。</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 隔离第二天</p><p class="ql-block">早餐比较素朴。今天有小米粥,喝着挺香的。就是没一样是有味道的。打电话向总台要一袋榨菜。</p><p class="ql-block">今天有第二次核检。鼻子好像已经习惯了15cm的棉棒,不在乎了。现在国内好像大规模防疫唯一可靠的武器就是这小小的15cm,走到哪儿都是必须的。可是,真的吗……?</p> <p class="ql-block">今天干脆拉开窗帘等它,果然来了。嘴里衔着树枝,却不见它忙着做窝。玩儿呢吧,看样子也不是所有的鸟都只为食亡啊。</p> <p class="ql-block">平时习惯动弹之人,一旦关在斗室里,那担心的事儿……多了去啦!</p><p class="ql-block">姐姐发来八段锦视频,让我跟着学起来。试了试,不那么容易。不过隔离期间能够全学会的话,倒也不错啊。</p><p class="ql-block">没学会的搁一边,简单的“驴拉磨”先走起来。昨天走了1965步,今天就2675步啦!还不错哦😌虽然另一位姐姐隔离时曾经走过一万步,吾不能也……</p><p class="ql-block">还有12天,加完全未知的不知多少天啊!路正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