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上午8:00-8:30肖家乡第一中心小学开展“用‘心’守护 ,‘疫’路同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指南”。 卷土重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宁静,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狙击战再次打响,居家学习这一突然转变,给所有人的生活都带来一定的的影响,在此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心理调适,进行自我调整呢?<br> 扶余市肖家乡第一中心小学为您准备了一份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指南,请查收! 家长篇 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心理更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家长,除了要面对疫情对我们自身困扰的影响之外,采取措施避免疫情对孩子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缺的。 多一份计划 帮助孩子规划一个规律、秩序的居家学习生活,做到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劳逸结合等,从而保证孩子的身心状态稳定,过好暂时的居家生活。 多一份耐心 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特别是年龄小不会表达的孩子,他们往往就是通过哭闹来抗议、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多一些耐心去观察、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就会及时地发现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多一份沟通 对于孩子不良的反应和行为,父母之间要多互相沟通,教育方法应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双重性格。对于孩子的心理疏导,不可以一方严厉、一方宠溺,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朝良性方面发展的。 多一份鼓励 家长不要以命令、谩骂、批评等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出现了状况,肯定有其背后的原因,在这个非常时期,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承担着一些心理压力,对于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关爱、呵护,才有利于形成孩子心理的健康状态。 多一份了解 家长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才会发现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疫情期间,因为各种原因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管理的家庭,更应多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变化,多一些了解就会让孩子多得到多一份关爱。 学生篇 接纳自我 真心交流 研究表明,宣泄压力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能够减缓这些事情对人的消极体验,从而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我们可以用倾诉、自我对话等、在家中进行适度运动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压力宣泄。例如,当出现焦虑问题时,在自我对话中,作为情绪的主人的你可以给焦虑写封信,与你的消极情绪对话。当我们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就会平静下来,之后做出的行为及决定才会更加理性。 客观认知 科学防控 面对胜于逃避,我们面对疫情要理性看待,相信通过国家的领导和人民的自觉,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良好互动 积极应对 亲密和谐的人际氛围,既能化解紧张情绪,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与父母、家人、同学、朋友增进交流,分享趣事,倾听苦恼,互相扶持。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 规律生活 适当运动 运动时肌肉细胞释放的鸢尾素不仅能促进脂肪分解,还可以进入大脑,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耐力运动如长跑,促进大脑释放神经营养因子,提高认知能力,降低焦虑、抑郁等症状。在此特殊时期,同学们更应该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饮食规律,保证必要的身体锻炼。<br> 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应及时通过和父母沟通,或与班主任以及心理老师交流自己内心感受,通过家长老师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 微课程 <p class="ql-block"> 疫情虽重,人心有情。希望大家在做好科学防疫的同时,更能注意“心”防护,做好“心”准备,拥有“心”健康!</p> 扶余市肖家乡第一中心小学<br>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