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巴中学思政学科组•初心社 王应斌</h3> 一、背景材料<br>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庄严承诺,意味着我国开启新一轮绿色工业革命,碳达峰将成为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主题。<br>二、情境分析<br>1、何为碳达峰?<br> 碳达峰简单来说,就是二氧化碳达到峰值,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2、何为碳中和?<br>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简单来说,就是你产生了多少“碳”量,就要通过某些方式来削减或者消除这些“碳”量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自身“零排放”。 3、为何要碳达峰碳中和?<br>(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br> (2)要保证能源安全。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br>4、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div>(1)我们要在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的同时,持续削减煤炭发电、大力发展和运用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代替火力发电。<br>(2)加快产业低碳转型、促进服务业发展、强化节能管理、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展各领域低碳试点和行动。</div> 三、知识连线<br>1、经济生活<div>(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div><div>(2)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淘汰夕阳产业和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br>2、政治生活<br>(1)生态文明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br>(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和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法律保障。<br>(3)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文明建设职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br>3、文化生活<br>(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br>(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然对我国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助推绿色发展。<br>4、生活与哲学<br>(1)自然界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是客观的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物质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尊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理念。<br>(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br>(3)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契合当下国情、世情,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发展,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