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 图/文 上篇从《山海经》、《尚书·禹贡》、《坤舆万国全图》等资料中,通过梳理方位、水系、物产、地理位置等线索,说明稻城亚丁三座雪山就是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标注的昆仑山,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昆仑山,必须有中华先民长时间居住的痕迹!稻城是否会有呢?<br> 刚刚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20个考古项目入围终评,其中排第一的就是“稻城皮洛遗址”,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1万年前到13万年前,罕见连续的7个地层堆积。中国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高星:这里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目前国际学术界有关人类扩散、适应高海拔环境研究都是热点课题,皮洛遗址恰好处在这些关键时间节点上。未来,这些重大学术成果,可以提高我们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有助于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古根系和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史前根脉。<br> <font color="#ed2308">稻城皮洛遗址连续不断的旧石器地层</font> 《尚书·禹贡》记载昆仑山前的地名:“织皮”,有可能就是指“皮洛”遗址!“皮洛”会不会就是指“皮囊”幸存下来的人?<br> 下面我们从历史文化方面继续找寻华夏圣地昆仑山!看看又会有什么结果?<br> 近代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其代表作《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两书,最核心的内容是:物种是可以演变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而人类就是从猿人进化而来的;因为生物学医学都证实了所有物种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他认为所有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因为部分生物的进化是为了适应生活的自然环境,所以他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原因。<br> 随后,有了现代基因研究,人类起源研究的另一种方法“基因理论”诞生,有人对人类女性基因进行分析后认为:人类于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一个非洲女人于13万年前走出非洲,并完全取代了原先各地的人类。<br> 不管是物种起源论还是DNA基因研究,都是基于某种方法进行探讨,人类发展历程中,不管世界哪个民族,文字出现都相对较晚,仅数千年而已!但人类有一项东西确一直伴随人类发展,就是声音和语言!早期比较简单的交流就靠声音,这个现象在今天动物身上都有完美体现,比如说我们养的宠物,尽管对语言不能完全明白,但对声音理解的准确率非常高,有时我们都怀疑动物其实都能听懂我们的语言,只是不会说话而已!后来,人类的声音交流需求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复杂,便产生了语言,再后来,为了把这些交流的语言记录下来,文字就产生了。所以,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声音、语言、文字的发展过程。在人类200万年发展过程中,其中通过声音、语言交流的时间超过99%以上,人类真正用文字交流的时间不到1%。越往后期,各部落进化、发展的方向多元化,差异就越大!反过来说,我们要找人类较早事情相互关联的证据,在没有文字的年代,梳理发音、语言可能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本文就想在进化论、基因论之外,尝试通过梳理发音、语言传说,看看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究竟有没有联系?<br> 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发音一直伴随着我们,若隐若现,一个是“雅”(亞)、一个是“夏”,说其重要,至今我们还不完全知道其源头到底在哪?说其不重要,好多地名、文化又隐含其中,特别是早期的诗经,完全就等同于雅诗!<br> <br>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辉在《“诗经”雅诗的兴起——从“雅(夏)”字义说起》一文中说:“我们首先要问的是,“雅诗”为何称之为“雅”?文献中“雅”、“夏”通用的语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的线索。王引之《读书杂志》卷八一举了《荀子•儒效篇》、《韩非子•外储说右编》等文献,证明“雅”、“夏”二字音义相通。正好,《墨子》就称《大小雅》为“大夏”、“小夏”。梁启超因而认为:“风雅之雅,本字当着夏无疑。《说文》:‘夏,中国之人也。’雅音即夏音,犹言中原声云尔。”<br> 毫无疑问,“雅”和“夏”这两个字及其发音都是上古时期华夏文明的核心!<br> 华夏文化中,不仅有雅诗,还有“雅山”和“雅水”!在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密集分布着与“雅”有关的地名和河流,四川的雅安、洪雅、雅江、雅砻江、雅拉雪山等,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察雅等,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喜马拉雅!<br> 华夏文化中与“雅”有关的还有“雅言”!《论语· 述而第七》:“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百度百科》中: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后人将古汉语通用的上古音系称为“雅言”。<br> 华夏文明中,不仅有雅山、雅水、雅诗、雅言,还有“雅人”,在川西高原还有一个古老的人群:木雅人,在湖南、台湾等地也有人群自称“亞”族,“亞”字与“夏”互通, 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十字亞”。<br> 与“雅”和“夏”两个发音密切相关的人群,绝不仅限于今天的华夏,据 “翔子大叔神话推理师”考证,全球很多古老民族的名称、地名、传说等都与“雅”和“夏”直接相关!<br> 翻过喜马拉雅山,住着的就是传统的“夏尔巴人”,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语言为夏尔巴语。<br> 史前大洪水后,幸存的人类来到了新的起源地,从岷山一带重新起源,开启了下一代地球人类文明的时代,幸存的人怀着对失去家园的缅怀和重启生活的希望,将他们原来沉没的地方称为母大陆,将新的起源地命名为母雅,后来他们沿着雅鲁藏布江迁徙到印度两河流域、埃及以及其他大洲,母雅就慢慢转换成:木雅、妈雅、玛雅等,再后来,雅字也慢慢转音成了夏和华,当然也许幸存者们原来的居住地有可能就是传说中地球上原本存在的两个具有先进文明的大陆,“雅”(亚)特兰蒂斯和雷姆利“雅”(亚),于是古巴比伦流域被后来的人称为美索不达米“雅”(亚),这里建立的王朝叫“雅”述王朝,人们把那一群上古来自东方的黑头发人叫苏(夏)美尔(sumer),古希腊众神之神宙斯的神庙所在地就被叫成奥林匹亚(雅),于是犹太神话就有了人类之父“雅”当、人类之母“夏”娃,大洪水后人类的文明继承人诺亚(雅),另外耶和华其实以前的汉翻译是雅和维,于是,山海经里就有了造人的女娲,苏美尔神话里就有了基因造人的宁玛,无论他们的原文是怎么拼写和书写,但至少他们“YA”的读音竟然如此相像,是的,被拿破仑心心念念的东方神秘大陆,从利玛窦向大明万历皇帝敬献世界地图开始,他们把东方这片昆仑所在的大陆就叫着亚(雅)细亚(Asia)。“雅”是人类史前文明起源共同的记忆,这也就能解释世界各地的创世纪神话和史前神话,几乎都是同宗同源!他们之间所不同的只是神话里的人的名字、时间顺序和故事细节有出入,这说明人类的祖先曾经被同一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过思想教育,也许故事发生地只有一个“雅”,但后来都被演绎成了不同的当地神话版本。<br> 以上“翔子大叔”的推理,我不敢说全对,但起码可以作为研究的方法之一。同样可以证明世界各民族有关连的还有:<br>1、 上古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有地震、火山喷发、台风、雷电、火灾、瘟疫、洪水等,但世界各地主要古老民族创世纪神话里,不约而同都与大洪水有关!这从语言传说上证明人类文明同源。<br>2、 语言的发展,越到后期差异越大,越接近母语,差异就越小。父母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语言之一,汉语中母(mu)亲,英语是mother,汉语中父(fu)亲,英语是:father,不管是父还是母,发源都非常接近!据说,全世界有好多语言母亲和父亲的发音都比较接近。这说明亚欧在原始发音上有一定的一致性。<br>3、 一个与欧亚有着密切关系的“雅利安人”也是与“雅”字发音相关,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是现代雅利安人(Aryans)的源头。可以看出:不管是早期的“雅利阿”(Arya)和后来演变的雅利安人(Aryans),不变的核心就是“雅”。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尔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现通称印欧语系语言)。<br>4、 1938年和1943年,经希特勒批准,纳粹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后,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前身)军官在德国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就曾发现了一名被枪杀的西藏喇嘛。成为二战中至今一个难解的谜团。<br>5、 上世纪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分析了女性染色体遗传规律,得出结论:今天全世界的现代人,都源自非洲一位女性,13万年前开始迁往世界各地。这就是著名的现代人出非洲学说。2021年,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克里斯·泰勒·史密斯教授等在网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今天非洲之外的人类Y染色体全部起源于东南亚》(《A Southeast Asian origin for present day non-African human Y chromosomes》)后, 2021年7月,该文发表于《人类遗传学》杂志(《Human Genetics》),克里斯·泰勒·史密斯教授,从男性染色体遗传的研究,阐释了5万-6万年前,所有非洲之外的现代人类,他们的父系Y染色体全部起源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些客观的西方科学家实际上已承认,欧洲人直系祖先源于中国。<br> 以上两个遗传基因研究,一个是从女性遗传因子研究得出结论,非洲13万年开始走出一位女性是全世纪共同之母,而稻城皮洛遗址正是从13万年前开始,之后,这位共同之母分布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后人,因为大洪水而消失,地处高原的稻城皮洛先民幸运的保留下来。第二个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基因研究,就从男性遗传因子的研究入手,证实:现存世界各地人种,都是5、6万年前从亚洲迁徙而来,而亚洲文明的发源地就是中国的昆仑山,也就是稻城亚丁昆仑!<div> 人类基因研究本来就包含男性和女性因子遗传,我一直就纳闷:为什么非洲“夏娃”基因研究只公布女性因子的遗传,而刻意回避男性因子的遗传,可能他们早就知道,如果从男性因子遗传的角度,欧洲人最直接的祖先来自亚洲,而华夏就是亚洲的源头,承认欧洲人的祖先来自中国,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在欧美文化里,白人就是最优越的人种,这种文化,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就越来越浓烈,当他们发现,不管怎样也不能完全割断欧洲白人与亚洲青藏高原的联系时,于是就采用另一种方法来定义这种联系。<br> 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出版,描写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国度,相当于《桃花源记》的桃花源、《圣经》的伊甸园和亚瑟王传说的阿瓦隆,此地神秘而和谐,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方,被群山包围,由一个藏传佛教僧院守护的净土香格里拉。就是这样一个地处华夏的净土乐园,在希尔顿设计的“人设”里面,其上层的统治阶级却是西方的白人,是天主教!可以说,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就是今天欧美“颜色革命”早期文化源头!<br> 欧美的研究机构,从来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受很多政府背景的基金会委托和控制,欧美人研究人类起源,本来就想找欧美白人优越性的证据,结果弄巧成拙,不得已,从女性遗传因子里,找个更早的非洲源头,反正全世界现代人都来自非洲,以此来回避欧洲人最近、最直接的源头。<br>6、 “现代人出东亚”还有一个版本,早在2017年底,湖南大学原院长、大陆新儒家代表杜钢建教授出版《文明源头与大同世界》,该书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西方各民族来自先夏和夏朝以后华夏民族的迁徙,具体而言是:几万年前的伏羲时代,中国人就向西方移民,在全球留下了早期的人类遗址;炎黄后裔在1万—2千年前,陆续向西移民并向全球扩散,古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乃至希伯来圣经历史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然后可见的历史记载,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陆续向西方移民,冲击并重塑了欧洲文明历史。<br>7、 中南大学黄石教授的基因研究成果同样支持现代人类起源于中国西南及湖南,亚丁昆仑正是处在我国西南区域! 2016年9月26日,华声在线讯:中南大学黄石教授据基因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人类出自东亚,祖源地在中国西南及湖南。黄石教授的遗传多样性上限理论首次搞清了遗传多样性这一未解之谜,使得从遗传多样性数据来正确推测人类起源历史首次成为可能。黄石教授根据他的基因研究的成果,给出了“现代人Y和线粒体出自东亚的分子证据” ,几乎与英国桑格研究所基因研究结论相同。<br><br></div> 以上,我们探讨了世界文明中声音和语言的传播,证实很多古老文明都与“雅”和“夏”这两个音和字有关联,中外学者的基因研究也证实了现代人的祖先源自东亚,而亚洲文明的发源地在中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就在昆仑山,同时我们也梳理了华夏文明源头昆仑山的具体位置,我们结论中的昆仑山又是否与华夏文明的核心“雅”和“夏”有关联呢?<br> 我们前面论述的昆仑山三座山所处的地名就是稻城“亚丁”,也就是“雅丁”。其中一座山的名称就叫“央(雅)迈勇”,因为音译的原因,其实发的也是“雅”音。“雅丁”、“雅(央)迈勇这就是扑朔迷离上万年“雅”音的真正源头。希腊“雅典”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而“雅丁”昆仑可以说是亚洲文明的源头,前面英国桑格研究所论证了现代欧洲人源于亚洲,那“雅典”是否与“雅丁”有着神秘的联系呢?毕竟 “雅丁”、“雅典”发音如此相似!<br> 稻城“亚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对女性遗传基因研究发现,现代人类都源自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女性,然后迁徙到欧洲、亚洲等地,也门亚丁正好在非洲、欧洲、亚洲的交汇处,十几万年前,非洲女人的后裔很可能就是通过也门亚丁迁徙到欧洲、亚洲等地,稻城亚丁的先民就是13万年前从也门亚丁迁徙过来,而早年直接从也门亚丁传到欧洲、亚洲其他地方的人,在10万年前大洪水时代被消灭,唯一幸存的就是地处高原的稻城亚丁先民。英国桑格研究所根据男性基因研究证实,现代的欧洲人是经过稻城亚丁中转后再传到欧洲“雅典”,所有非洲女人的迁徙路线就变成了:非洲——也门<font color="#ed2308">亚丁</font>——稻城<font color="#ed2308">亚丁</font>——欧洲<font color="#ed2308">雅典</font>,也许这就是亚丁与雅典这两个发音如此相近的真正原因吧! <div> 亚丁昆仑中另外两座山的名字分别是“夏朗多吉”、“仙乃日”都是发的“夏”音,这就是“夏”音的源头。在“夏朗多吉”雪山的另一边,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水洛乡,这里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普米藏族”,在普米藏族的语音系统里,至今一直把发源于“夏朗多吉”,直到迁徙到中原变化成的汉族统称为“夏”。梁启超因而认为:“《说文》:‘夏,中国之人也。’雅音即夏音,犹言中原声云尔。”可以是华夏文化中的“夏”字源头,就是亚丁昆仑三座雪山中的“夏朗多吉”、“仙乃日”。<br> 稻城亚丁这片土地,从皮洛遗址的发掘已经证明:从13万年前开始保护和繁衍我们的祖先,生生不息!昆仑亚丁不仅仅是华夏文明“雅”和“夏”的发源地,也是亚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文明重要发源地!<br>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为什么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与一个高海拔昆仑高原有关呢?<br> 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说,人类起源于两百万年前的类人猿,显然,人类最早的栖息地并不在高原,而是相对低一点的原始森林,人类最初靠采摘原始森林的浆果为生。人类的发展一直和生存环境和食物的获取密切相关!后来,人类发现可以在动物身上获取肉食以后,便开始学会狩猎,这不仅丰富了人类的食物来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同时狩猎也让人类更加善于奔跑,也更加健壮!后来因为森林大火,偶尔捡到的熟食反而更加美味,也更容易消化,于是人类开始用火,人类发展的这几大步,大大增加了人类的数量,任何事情都具两面性,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对食物需求的增加,也就需要猎杀更多的动物,这样就会造成野生动物大量减少,特别是人类学会用火以后,时常失控的火苗也会烧毁大量原始森林,甚至有可能为获取烧死的动物而人为放火。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随着人类的增加和发展,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的数量慢慢减少,野生动物为了躲避人类的猎杀,也慢慢往更高的高原迁徙,人类为了获取食物,也不得不跟随野生动物的脚步往高原迁徙。人类在经过一百多万年在原始森林的烧杀以后,其中一支于13万年前踏入稻城皮洛昆仑这片高原!<br>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这支进入高寒地区的人类,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经过十万年左右的进化,逐步进化出更高的鼻子,这样有利鼻腔对寒冷空气的加热,减少寒冷空气对肺部的影响,眼窝进化得更深 ,是为了让前额头挡住更多的风雪,以免遮挡眼睛,另外,长期的高山日照,增强了人体骨骼,使这群人个子相对较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川西高原纯正的藏、羌、彝人群形象,也是后来三星堆出土高鼻梁、深眼窝青铜器形象的源头!<br> 由于人类持续近两百万年对原始森林的破坏,打破了地球原有的平衡,致使地球变暖,大约10万年前,引起了百万年级的全球性冰川大洪水,导致了居住在稍低地区的人类大部分灭绝,而居住在昆仑高原的先民,虽然也受到大洪水的威胁,因为有昆仑三座高山的庇护,幸运的存活下来,高山就成了护佑先民的神山,这就是后来高山崇拜的源头,今天亚丁人仍然把三座雪山称呼为三位救世的菩萨: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朗多吉)。以上就是我们祖先创世纪大都与大洪水有关联的真正原因。<br>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在查阅中国现有化石的年代以后,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断层。这个断层从大约10万年前至4万年前,盆地平原没有任何人类化石出土。这可能就是10万年前冰川大洪水,造成平原、山区绝大部分人群毁灭的结果,影响达数万年之久!<br> 躲过大洪水的高原先民,为了生存,又开始在高原的猎杀活动,野生动物一方面逐步减少,另一方面,为躲避人类的猎杀,不得不往更高的区域迁徙,今天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藏羚羊,我相信并不是天生就喜欢高原,而是为躲避人类的猎杀不得已的迁徙行为,为了活命,藏羚羊就必须生活得比人类更高!这就是自然的法则。<br> 约5万年前,高原可以供猎杀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高原对人类的承载能力达到极限,于是,一些部落选择了迁徙,在古代,迁徙大都沿着河流,这样能保证水草供应。亚丁昆仑周围发达的江河水系,就是其迁徙的重要通道。<br>让我们再回到昆仑亚丁所处的位置:</div> 根据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克里斯·泰勒·史密斯教授的基因研究成果,5万年前,今天欧洲的祖先很可能从亚丁昆仑出发,经雅鲁藏布江往下游,就可到达印度、伊朗即传统的雅利安语系区域,然后转战西亚、欧洲等地。到达欧洲特别北欧的先民,因为寒冷,躲在室内的时间增加,日照减少,慢慢就进化成今天高鼻梁、深眼窝的白人!<br> 4万年前,一些部落从澜沧江和怒江往下游迁徙,就可到达东南亚地区,形成以广西红水河为中心的“苗蛮”区域,涵盖贵州、湖南、南越及东南亚,这支人主要生活在原始森林,环境的改变,加上可能与当地零星幸存的土著融合,所以,这支人普遍个子偏小,鼻子变低。<br> 同期,另外一支人从昆仑亚丁出发,沿着金沙江、雅砻江到达长江,通过长江到达海边的河姆渡区域,形成后来的“东夷”部落,这部分人同样因为食物结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个子相对较小,可能也是后来日裔和韩裔的源头。<br> 此时,在高原留下来的主力部落,在面对野生动物逐渐减少的大环境,为了生存,不得不学会驯化野生动物,驯养动物这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出现,使我们祖先的食物有了相对稳定的保障,也给高原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能够驯养动物的先民部落扩散到全部高原,这就是早期的高原游牧部落。<br> 一万年前,因为驯养动物带来高原先民迅速增加,也很快到达高原承载极限,于是带着驯养这一当时先进生产力,开始了游牧迁徙的征程!<br> 其中一支人,通过黄河进入黄河流域,形成甘、青早期黄河文明。<br> 其中主力古羌部落,通过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沱江等汇聚到岷江边上成都平原,开启了近两千年的三星堆文明,这是祖先们走出高原后建立的第一个大都城,此时的成都平原就成了山海经记载的“天下之中、广都之野”。在一大批史前英雄人物伏羲、女娲、黄帝、嫘祖、炎帝、颛顼、大禹等共同努力下,继续书写华夏文明新的宏伟篇章!<br> 华夏文明发展的脉络就是昆仑高原走向中原平原;从昆仑母系社会走向中原男权社会;从昆仑旧石器时代、游牧文明走向半游牧半农耕再走向中原农耕文明!这中间过度的点就是蜀地三星堆!三星堆的辉煌,就是古羌先民在西南迁徙扩张过程中,首先遇到以华南为中心的“苗蛮”,通过战争并融合的政权,然后再挺进中原,与正在由东往西扩张“东夷”部族融合。中原中心的形成,是华夏先民古羌、苗蛮、东夷三大部族在中原融合的结果!<br><div><br></div> <font color="#ed2308">华夏先民在中原融合</font> <font color="#ed2308">华夏文明从稻城昆仑高原走往中原平原之路</font> <font color="#ed2308">华夏文明母系社会向男权社会变化过程</font>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文明在军事上占优,农耕文明在生产力上占优。华夏文明在昆仑山开启游牧文明以后,到后来中原的农耕文明的形成,中间经过了数千年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替发展。华夏文明发展脉络,就是“游牧早期奴役农耕,然后融入农耕”的过程。 <font color="#ed2308">华夏文明游牧农耕发展变化图</font> 中原商周以后,实质上已经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因为游牧部落在军事上的优势,所有,统治这片农耕文明的政权很多来自于半游牧半农耕,甚至完全来自于游牧。秦国祖先、隋唐权力的核心“关陇集团”早年都是半游牧半农耕性质。后面的元朝和清朝政权,更是完全来自于游牧部落。直到冷兵器时代结束,农耕文明才完全胜出!<br> 遗憾的是,本来在华夏文明中起到承前启后纽带作用的三星堆文明,确被人为定性为:王权与神权内斗、巴蜀内斗、怪诞的祭祀行为、砸自己祖先、砸自己神灵,焚烧掩埋自己族群的祭祀坑!我收集了所有专家把三星堆8个坑定性为祭祀坑的理由,有的说坑有先后;有的说坑有大小;还有的说坑“堆放有序”,我只想问问:华夏发掘的坑多了去了,哪个坑没有大小?哪个坑没有先后?哪个坑不是堆放有序?为什么偏偏三星堆的就成了自娱自乐的、自相残杀的祭祀坑!如此草率的理由,把一个延续了近两千年的伟大文明圈禁在自娱自乐、蛮夷内斗的绝境,实在是让人遗憾和痛心!一个现职的考古人员告诉我一个考古界的潜规则:遇到搞不清楚的事情,尽量往祭祀上推!原来如此!潜规则的恶果就是切断了三星堆与华夏文明本来应有的联系。<br> <font color="#ed2308">定性三星堆祭祀坑理由居然是这些?</font> <div> 有个小故事,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很多发明曾经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其中,最伟大的发明就是直流电,让这个世界首次有了电的光辉!当交流电被后来的人发明以后,作为当时电学界最伟大的人物爱迪生,确将一支大象用铁链捆绑在大街上,然后当众使用交流电将大象活活电死!以阻止交流电的使用,爱迪生没有预料到的是,我们今天每个家庭使用的绝大部分还是交流电!<br> 今天的三星堆就像这头大象一样,被不明不白的困住几十年!<br> 幸运的是,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近代藏学研究的先驱之一的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先生,以独到的慧眼,写成《四川上古史新探》,虽然任老在世之时,三星堆1、2号坑刚发现不久,但任老对四川上古史的研究已经为三星堆的辉煌呈现作好了铺垫。<br> 要破译三星堆之谜,最核心的问题就两个字“西邑”,我们今天能看到专门记录的史料最早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段时期,“西”是中原对蜀地特有的称呼,比如:嫘祖的出生地“西陵”;大禹的出生地“西羌”;川西的诸多少数民族叫:西戎、西夷等。蜀地最大的城池三星堆自然就是“西邑”!三星堆“西邑”的确定,将直接承接商甲骨文、战国竹简中记载的“西邑夏”,三星堆华夏源头地位就此确立。其实,三星堆“西邑”这个秘密,早就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发现,说到:<font color="#ed2308">“如果没有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中国文明研究中的不少问题,恐怕必须由巴蜀文化求得解决。”</font>遗憾的是,李学勤教授2019年离开了我们,即将揭开三星堆之谜再现迷茫!要详细了解“西邑”的故事,欢迎美篇关注后搜<font color="#ed2308">《失落的华夏明珠——三星堆》</font>。<br> 三星堆遗址的核心是已经发现的8个坑,关于这8个坑的定为,关键也是两个字“象牙”,如需详解,美篇搜<font color="#ed2308">《象牙:或将揭秘三星堆器物坑的真实用途?》</font><br></div> <h1> <font color="#ff8a00"> 谨以此文向璀璨辉煌的华夏文明致敬!</font></h1> 作者:陈进(Tel:15308068828)<br>中国通信摄影协会理事<br>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藏羌彝走廊委员会专家委员<br>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br>前木里藏族自治县副县长<br>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二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