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柏小学三年级晨诵纪实——《绝句》

🐰

<p class="ql-block">时光的日历又掀开了新的一页,</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孩子们啊,</p><p class="ql-block">用最动听的声音开启美好的一天吧!</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调整好呼吸,</p><p class="ql-block">带着幸福、欢快的心情,</p><p class="ql-block">来一起晨诵今天的诗歌吧!</p> <p class="ql-block">[知人论世]</p><p class="ql-block"> 杜甫(712年2月12日[1]~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p> <p class="ql-block">[品鉴赏析]</p><p class="ql-block">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p><p class="ql-block">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快用你们灵动的声音朗读今天的诗歌吧!</p> <p class="ql-block">  学生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描绘出来!</p> <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亲爱的孩子们,愿悠悠诗韵,永远在我们耳畔响彻;愿汩汩诗情,永远在我们心中流淌。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大声地读书,投入地读书,读出诗文的美妙,读出成长的喜悦。</p>

杜甫

二句

春天

诗人

鸳鸯

亲爱

燕子

晨诵

李杜

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