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后母戊鼎”】

王平安464536611

<p class="ql-block">【闲聊——“后母戊鼎”】</p><p class="ql-block"> 编写:王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古代历史和青铜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司母戊大方鼎”和“大克鼎”等国宝。初中课本、高中教材上有啊。</p><p class="ql-block"> 但是,现在乾坤大挪移,叫法已更名“后母戊大方鼎”。以后记得甭再乱念错,否则暴露了你的“老腊肉”年龄。</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代的称谓戛然而止。甭让现在的孩子会笑话咱们这代人不懂历史。</p><p class="ql-block"> 关于“司(后)母戊大方鼎”的出现和坎坷经历故事版本很多,我简辑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楚庄王觊觎中原,向周天子身边人探问九鼎的重量。而九鼎,据传是大禹建立夏朝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中国。这就是“问鼎中原”和“觊觎之心”典故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可见,鼎作为国家政权象征,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极其崇高,非贼心不可觊觎。</p><p class="ql-block"> 有个迷语,说:明朝百官醉生梦死,关外八旗觊觎中原。 (打八字成语)</p><p class="ql-block"> 谜底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p><p class="ql-block"> 言外之意,说任何话、做任何事情事情时,要有忌惮。对任何超越自己权力的象征之物,都不要未觊觎。</p><p class="ql-block"> (司母戊鼎)</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我国现存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青铜器就是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p><p class="ql-block"> 关于“司母戊”这三个字的解释,学术界纷争已久。</p><p class="ql-block"> 有学者辩认鼎器腹部铭文,认为第一个字是“司”,故称其为“司母戊大方鼎”。况且当时已经出土有“司母辛方鼎”和“司姒康方鼎”。</p><p class="ql-block"> (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方鼎”和“司姒康方鼎”)</p> <p class="ql-block">  但也有几位资深学者认为“司”是“后”字的反文,专指君主之配偶。还有人私下说,是郭沫若老先生当年把”后“字误以为“司”字,以讹传讹至今。</p><p class="ql-block"> (大方鼎腹部金文)</p> <p class="ql-block">  后经考古工作者探究发现,这三个字记载的是墓主人身份。考古学家已经确定墓主人生前是商王之“后”。</p><p class="ql-block"> 据此观点,2011年国家博物院正式下文,将“司母戍”鼎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p><p class="ql-block"> 改一语而点睛。随即各级段的课本、资料也相应改印。</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这代人早已习惯了称其“司母戊大方鼎”。这猛一更名,反而是很多我们这个年龄段自认为满腹“庙堂真相、典故制度”的人彻底朦圈了,不知道“后母戊”是个啥东西。</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我冒个泡,搁这儿闲聊聊“后母戊鼎”的坎坷经历吧:</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农民吴锡曾在侯家庄西北岗吴家坟园整理祖坟,突然感觉工具前端触碰到有坚硬之物,他遂往下挖。</p><p class="ql-block"> 吴锡曾神秘兮兮地挖堀,被这片土地的所有者吴培文发觉。按照当时民间规矩,有“见宝分一半”的说法。于是二人协议合作,一起趁月没星稀的夜色挖掘。</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天遮遮掩掩挖掘,一个超大的青铜鼎面目终展端倪。</p><p class="ql-block"> 两人瞠目、惊愕,出土青铜器凤毛麟角,更是从未听说和见过如此巨大的青铜重器。他俩扯绳简单测量了一下: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75千克。</p><p class="ql-block"> 该古鼎,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有扉棱。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另装范模浇铸而成。鼎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蝉纹,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吴锡曾、吴培文两人以车拉绳拽根本搬不动。万般无奈,他俩只好唤来几个亲戚和村民帮忙,使井绳拴住鼎耳往上拽。但由于鼎太重又深陷泥坑,众人费尽力气,拉断了几根井绳,鼎仍然纹丝不动。</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在村东头老张铁匠的指导下,众人在坑口立起三脚架,将井绳拴住鼎耳、鼎足,利用杠杆原理慢慢将大鼎从土坑拉出来。</p><p class="ql-block"> 哇塞!大鼎雄伟壮观,状若马槽,纹饰深凹精美,令人惊叹。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除鼎身四面中间一方块无纹饰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p><p class="ql-block"> 此景让人顿时想起李清照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p><p class="ql-block"> 令在场人掩嘴惊呀和奇怪的是,出土的大鼎仅有一只鼎耳,看茬口儿老旧,判断应该是在入土之前就已经折断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后接铸的鼎耳)</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吴希增、吴培文将大鼎暂时掩藏在附近一个水坑里,盖上草苫。不料刚过两天,吴家挖出大铜鼎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各地有敏锐商业嗅觉的古董商们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 其中北京琉璃厂大古董商肖寅卿坐地开出20万银元天价,欲购这件重宝。</p><p class="ql-block"> 但他要求村民必须将大鼎砸成四至八块,装箱秘密运京后再付全款。</p><p class="ql-block"> 二吴为牟利同意,开始肢解大鼎。先用锯割,无奈大鼎壁厚又铜质坚硬,效果不佳。于是,两人又请老张铁匠过来,抡大锤砸。</p><p class="ql-block"> 当敲断唯一的那只鼎耳时,吴希增突然清醒了,他态度坚决的反对,说:“将老祖宗留下的宝鼎大卸八块,如果肖老板反悔不买、临时压价或者卖给洋人运出国了怎么办?咱不能忘了礼义廉耻!”</p><p class="ql-block"> 在争吵不休中,两吴坚守住了底线,商量后婉言谢绝了几拨古董商的争购,决定趁半三更无人时,悄悄将大鼎埋在吴家大院马棚下。</p><p class="ql-block"> 那只被张铁匠砸掉的残鼎耳交由吴希增保管。</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华期间,肆意搜刮中国各种物产资源,尤其是对重要文物古董搜寻劫掠。</p><p class="ql-block"> 树大招风,纸包不住火。在当地传说中沸沸扬扬的青铜大鼎早被日本人盯上了。在当地维持会汉奸的帮助下,安阳县宪兵队长井东三郎,率300余武装宪兵将吴家大院团团围住。</p><p class="ql-block"> 觊觎者环伺,大鼎岌岌可危!</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日本人扑了个空。吴培文巳将大鼎转移埋藏,他只身一人背井离乡,“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在外飘泊躲避血雨腥风。</p><p class="ql-block"> 铜驼荆棘,故宫黍黎。这种人与宝物无奈分离的悲摧事,想想都要涕泪交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安阳县参议员、古物保存委员会主任陈子明对出土大鼎之事素有耳闻,知是国宝。他侦知吴家族长吴延年参与了二次埋藏大鼎,便派团丁将其抓捕进行严刑逼供,追出了大鼎下落。</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11日,陈子明与安阳县长姚法圃带几十兵丁赶到吴家,将鼎起出,又派人到吴锡增家强行夺走那只折断的鼎耳。</p><p class="ql-block"> 同年10月,恰逢蒋介石60大寿。河南省政府为讨好蒋介石,将“司母戊”大鼎作为寿礼运送至南京。</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参观后甚喜,下令移交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妥善保存。</p><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后来,南京文物修复专家根据残存断耳,又仿型补铸了一只鼎耳,终于恢复了宝鼎初始原貌。</p><p class="ql-block"> 1948年五月底至六月初,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南京联合举办大型展览,当时还称“司母戍”的大方鼎从南京调往北京,首次公开亮像展出。当时在中国和世界文物、文化界都引起极大轰动。</p><p class="ql-block"> 蒋介石亲临现场参观,并在鼎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1949年,国民党政府溃逃台湾,本想将“司母戊”鼎一并运走,可无奈大鼎体量过大、鼎身超重,无法搬运登机,只得将其遗弃大陆。</p><p class="ql-block">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建成,“司母戊”鼎作为“中国通史”陈列的重要展品落户京城。从此,宝鼎有了最终的稳定归宿,成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震古烁今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重组为国家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现在,“后母戊大方鼎”矗立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厅。它那雄伟壮阔的身姿,威严庄重的气质,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铸造技艺,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的参观者驻足瞻仰。</p><p class="ql-block"> “后母戊大方鼎”背后的传奇故事,等待着有更多更多的人去聆听……</p><p class="ql-block">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大方鼎)</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今天咱就先聊到这儿吧,还有另一件著名西周时期青铜“大克鼎”的多舛经历,放到下回再叙。</p><p class="ql-block"> 难得喝茶聊古会有神秘和悬念效果,在座的朋友们也乐得等待听鲜活有趣的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摘录儒学大师马一浮的《旷怡亭口占》作结尾:</p><p class="ql-block"> 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p><p class="ql-block"> 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p><p class="ql-block">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p><p class="ql-block"> 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