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研好时节,当春乃发生。”3月14日,伊川县小学语文余映潮工作室研磨课例活动在西场学校举行。春风拂面,杨柳依依,催促着工作室成员探究教法,研磨课例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 主持此次活动的是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席利平老师。活动的流程为先分组展示微课,然后集中评课。</p><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席老师强调了研磨的重点——板块式设计、主问题的提炼、学生的积累,并寄语全体成员,希望大家尽情展示,深入研讨,认真琢磨,展现语文风采。</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全体成员在路丽娜老师和王旭辉老师两位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课例展示。</p> <p class="ql-block"> 围绕余映潮老师对于本次研磨主题的要求,工作室的老师们认真挑选课例,深入分析教材,统整思路后形成教学设计,并一一展示。</p> <p class="ql-block"> 大家分别展示了《游金华双龙洞》《杨氏之子》《田忌赛马》《学弈》《海底世界》《威尼斯小艇》《小马过河》《母鸡》《匆匆》《乡下人家》《青山处处埋忠骨》《梅花魂》《陶罐和铁罐》等课例,精巧的教学构思,扎实的活动设计引来大家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 展示之后,全体老师参与研磨评课。王旭辉、路丽娜两位老师分别总结了本组的课例展示情况,对大家充分的准备表示赞赏,同时也提出了大家展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环节杂糅,板块不清晰,活动设计中没有给出足够的引导和铺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吴雪凤老师提出,大家一定要对板块式教学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充分梳理自己对教材解读之后的教学资源,在设置主问题时一定要让问题有厚度,能够组织起一次学习活动,以此来杜绝碎问碎答的陋习。</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充分肯定了课例中呈现的优点,又针对各自的不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席利平老师归纳了第一次余映潮工作室研讨会中余老师对课例的点评,对照本次课例的研磨情况,对大家做出以下建议:余老师对我们进行的“板块”教学培训是一剂良方,对症我们现在课堂教学存在的随意、盲目、低效的问题。板块教学讲求深入研读课本,重视教学思路的设计,精心考虑言语积累,实时关注能力训练,学生学习的收效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大家在解读教材时一定要深挖内涵,整合资源,抓住关键;在组织教学板块时一定要思路清晰,紧扣单元要素,紧扣语文积累;在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做到:提要求、做示范、“递抓手”。</p> <p class="ql-block"> “春风送花信,研磨吐芬芳。”经过本次活动,大家对自身设计的课例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有名师指引方向,汇集体之力,融众人智慧,有团体研磨赋能,相信在下一次的研磨中,大家一定能够打造出更加优质的课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