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润心呵护——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防疫心装备”

滕小佳

<p class="ql-block">  近日,新冠防疫警报再次响起,面对突然紧张的防疫情境,作为学生、家长、老师,我们该如何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呢?请不要慌,下面为大家送上一份“防疫心装备”。</p> 学生篇 <p class="ql-block">1.科学认识,积极面对 </p><p class="ql-block"> 将对疫情的过度恐慌转化为严谨、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积极践行勤洗手、戴口罩、开窗通风、少聚集的防疫要求。</p> <p class="ql-block">2.接纳情绪,合理宣泄 </p><p class="ql-block"> 要理解面对疫情时产生的焦虑、害怕和紧张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是个人意志不坚强或内心太脆弱。要自我觉知情绪,通过合理渠道宣泄情绪,例如通过听音乐、深呼吸、冥想训练等方法来放松身心,平稳心态,减少无谓的忧虑与担心。</p> <p class="ql-block">3. 规律生活,活在当下</p><p class="ql-block"> 保持健康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丰富乐趣和爱好。</p><p class="ql-block">4. 适应环境,制定计划</p><p class="ql-block"> 防疫日常,依然要制定合理计划,有效利用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找到或培养适宜、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做好时间的管理和把控。</p><p class="ql-block">5. 主动觉察,及时求助</p><p class="ql-block"> 如果发现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偏离常态,影响自己日常学习、交往等方面,请及时与父母、班主任、学校的心理老师联系。</p> 家长篇 <p class="ql-block">1、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科学认识疫情。</p><p class="ql-block"> 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得有关新冠病毒的疫情信息,科学认识疫情形势、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信谣传谣。同时各位家长也应该去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p> <p class="ql-block">2、积极自我调试,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恐慌、紧张、担忧、不安等负性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此时此刻,孩子比任何时刻都需要一个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的父母的引导。当然,不传递负性情绪并不意味着自我压抑,那是不健康的一种应对方式,在此过程中,自我感受和自我接纳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3、为孩子作出理性、平和、正向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为孩子作出榜样和表率,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站在大局观念下理解学校的决策。如果环境难以改变,每个人可以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获得自我成长。我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来的理性、力量、勇气和担当,保持对于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机时期,仍然不忘要关注和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份最好的亲身实践教育。</p> <p class="ql-block">4、加强家校沟通。</p><p class="ql-block"> 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建议家长与老师多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正面疏导,了解学校相关制度、政策及要求,理解学校在疫情期间的决议,引导孩子理解和遵从大环境下管理者的决议,探索每一件事背后所蕴含的正向意义,积极配合学校更好地进行家校联合育人,对孩子进行正向思想价值引导。</p> <p class="ql-block">5、加强对于孩子的生命教育和价值引导。</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于生命与自然的尊重和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引导孩子关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勇士和感人实际,引导孩子学习他们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孩子的班主任,不分昼夜地在班级群里发信息,请您一定要配合!他们每天都捧着手机待命!通知!上报!他们时刻担心着孩子们和家长们的安全,请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p> 教师篇 <p class="ql-block">1、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在QQ、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或转发不确定信息,关注官方首发疫情动态,做好自己与家人的防护工作。</p> <p class="ql-block">2、立足岗位,常态防控,发挥作用。听从教育局统一部署,认真排查,准确、及时上报数据,按要求防控。积极调整心态,家校携手,有共同抗击疫情的信心。</p><p class="ql-block">3、听从上级指示,每天做好学生和家长行程统计,要认真填写各项体温表、记录表。认真备课,利用好网络资源,有效的组织学生居家线上学习,积极宣传爱眼护眼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居家体育锻炼。</p> <p class="ql-block">4、注意心理调适,减缓工作压力。用“三换”方法调适:</p><p class="ql-block"><b>换立场</b>:根据抗疫要求,我们每天都联络学生和家长上报信息,情况繁杂,工作压力大,但每一条发至群里的信息和上报工作,对于抗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者医身,师者医心”,我们积极发挥作用,做传播正能量的使者。</p><p class="ql-block"><b>换环境</b>:回到家转移压力,多阅读、听音乐、运动、与家人互动等方法缓解压力。</p><p class="ql-block"><b>换方式</b>:合理安排时间,专注当下任务,高效处理,保持适当的休息节奏。</p> <p class="ql-block">  面对疫情防控,积极乐观的情绪、健康向上的心态,是一种强大的自然免疫力。在我们用科学手段进行疾病防护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照护好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疫情”为“资源”,带着思考、启发,上好这一堂厚重的生命教育课,桃李不言,静待花开!众志成城,共筑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编辑:滕佳</p><p class="ql-block">审核:邱培莲</p>

孩子

疫情

防疫

引导

自我

积极

情绪

家长

抗疫

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