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我在大光洞找到了世外桃源

戏溪堂王楚

<p class="ql-block">大光洞位于浏阳东乡。虽然我闲居东乡二十载,大光洞就在我隔壁乡,它却没有留给我太多的印记。只是从父兄的只言片语里,形成了一些不完整的印象。似乎大光洞就在我家屋后大山里边的里边。我家屋子的栋梁,棺木用的木头,都是父兄打大光洞扛回来的,那里大概是深山老林吧。</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有自主印象是父兄去大光洞砍树。天尚未放亮,我被零星的说话声吵醒,借着煤油灯昏暗的亮光,看见父兄及表哥们穿着草鞋,腰间系着用手绢包好的饭团,手上提着柴刀、斧头出了门。直到晚上我上床睡觉了,他们还没有回来。第二天,我看见门前摆放着一根根粗大的杉木,母亲说是打大光洞扛回来的。</p><p class="ql-block">农闲的时候,老人们坐在打谷场讲故事,偶尔会讲起大光洞。因为大光洞有个祖师岩,相传茅山道士曾在那里修行,他的弟子陈大真人就是在那里坐化成仙的,据说那道观里至今保存着他的肉身。</p><p class="ql-block">茅山道士会法术,老人们把他描绘得无所不能,能捉鬼驱邪,能布云降雨,腾云驾雾,能隔空止血、止痛,也能够收人魂魄,令我心驰神往。心里老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去那里看看,可那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原始森林呀,不说路途遥远,人迹罕至,那山魈与猛兽也让人恐惧,我是不敢去的。</p><p class="ql-block">长大以后,我一直为生计而操劳,只有耳闻,没有目睹的大光洞,渐渐被我遗忘。直到中年以后,国家大搞乡村振兴战略,大光洞不时被人提及,幼时的记忆被成功唤醒。</p><p class="ql-block">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终于能抛开俗务,利用周末欣然规往,到了大光洞才知道,我曾经曲解了大光洞,耳闻不如目睹,古人诚不欺我。</p><p class="ql-block">从沿溪古镇朔溪而上,进入一个天然的大村落,空气清新,民居依山畔水,星罗棋布,渐有心旷神怡之感。继续朔溪前行,山势渐渐险峻,两山相对,悬崖峭壁挤出一个大峡谷,直插大山里头。峡谷两旁古木参天,偶有山花烂漫。右侧修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山路崎岖,两边峰峦叠嶂,丘壑纵横。</p><p class="ql-block">没有盘山公路,没有汽车,涉山趟水几十里,通向大山深处,用瘦弱的肩膀将百来斤重的杉木扛回来,我终于懂得父兄当年的艰辛了。</p><p class="ql-block">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峡谷突然开阔,出现了一大片河滩,一大片金黄的稻田,稀稀落落的民居依山畔水而立。屋旁的菜地里种满了时蔬,挂着各式瓜果,这是一个天然的小村落,彻底颠覆了我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民居前、河床上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辆,攒动的人头打破了山野的宁静,心中的原始森林没有了,我有些沮丧,突然没了心情。</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太想找一方净土,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远离凡间的是是非非。大光洞曾以山奇石怪路险,人迹罕至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这里曾经是心中的净土。</p><p class="ql-block">小溪里水流湍急,清澈见底,人们挽着裤腿,打着赤脚,在寻找螃蟹,小心翼翼地搬开一块块石头,虽然螃蟹踪迹全无。但这似乎没有影响心情,这或许就是他们向往的山水之乐。</p><p class="ql-block">我终究历练不够,无法心若浮尘。面对期许与现实的距离,我无法让内心平静下来,随遇而安,此刻我已再无心情去大山深处继续探寻,乘兴而来,败兴而归。</p><p class="ql-block">再次重游大光洞,是在去年孟冬,李亚辉先生创作山水长卷《浏阳河》之际,他于浏阳河沿岸取景写生,前期的踩点,使他对大光洞情有独钟,不乏溢美之词。</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石涛曾搜尽奇峰打草稿,亚辉作为省画院的御用画家,取景江南山水,他的山水画作充满了灵性。</p><p class="ql-block">经他那么一说,我有了再探大光洞的冲动。时令不同,年岁不同,情境不同,内心的感悟也便不一样。山水依旧,民居依旧,没有了夏季的嘈杂,这方天地显得空旷清幽。</p><p class="ql-block">我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仿佛自己与这方世界融为了一体。只见山岚迭代,绵延起伏,将这一方水土与外界完全隔离开来,仅剩一条细长的峡谷流向山外。</p><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枯藤老树,秋收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稻田里没有了水,几只鸡儿在觅食着虫蚁,两只田园犬在路边肆无忌惮的欢爱,静中有动,自然和谐,充满着田园之趣。</span></p><p class="ql-block">木楼依山而立,或许是长年累月烟雨的浸染,有些破败,渗透着岁月的厚重。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土著山民的生活似乎有了极大的改观,都新建了楼房,蕴含着现代元素,电线杆静静地肃立在种满时蔬的菜园旁。</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大光洞这个地名的由来,但这个洞字用的真是贴切,这里确实是洞天福地,一方水土足以养育一方人。如果没有现代元素,这里应该依然与世隔绝着。</p><p class="ql-block">我已无法挖掘这些土著山民的祖籍,他们的祖辈也许是迷路的樵夫、烧炭的流民,甚或是避乱的饥民,突然发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没有赋税,没有兵役,天隔皇帝远,从此在这里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我不禁想到,如果陶渊明来到这里,他一定会惊讶?这里竟然美过了其笔下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亚辉他们支起画架,安静地坐了下来,拿起画笔,开始抒发着自己对这片山水的领悟与见解,山石、树木、竹林、枯草;房屋、汽车、篱笆;甚至屋檐下的柴火,院子里丢弃的树根,纷纷融进了他们的画里。</p><p class="ql-block">他们在这里画风景,却不小心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留守的老叟走了过来,好奇的观望着,聊些闲话,留守的村妇也走了过来,她那硕大的屁股吸引住老叟的目光。我不由得想起网上曾疯传的黄段子:村长与留守村妇的故事,或许是因为寂寞吧。村子里人烟稀少,缺少倾诉对象,我们彼此熟悉之后,老叟开始炫耀起自己的风流韵事,空气中飘荡着荷尔蒙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太阳晒得全身暖和,我们似乎遗忘了时间的流逝。</p><p class="ql-block">”吃饭啦”。</p><p class="ql-block">略带拖长嗓音的呼唤飘过来,似小时候母亲的呼唤,应该是我们预订的饭菜熟了。自家喂养的土鸡炖汤、自家喂养的土猪熏制的腊肉、自家园子里的小菜,山里竹笋榨的笋干,这些原汁原味的菜品勾得我们口水都流出来了。</p><p class="ql-block">流连于山光水色之中,老师们继续写生。只是山野的时光似乎流逝的更快些,夜幕悄然降临了,整座山林仿佛一下子安静下来,远山在朦胧的夜色中显得更加幽深,树叶沙沙,似山风与树叶在亲吻;溪流潺潺,像流水对鹅卵石的抚慰,时而欢快,时而轻柔,时而细语呢喃。</p><p class="ql-block">我们找山里头的一家农家乐吃过晚饭,安排好住宿,便开始沿着溪边散步,山林里静悄悄的,能听得见彼此的呼吸。夜渐深,我们没有理会旅店特意燃起的篝火,各自回房间休息。</p><p class="ql-block">房间倒也收拾的干净整洁,只是两只甲壳虫在房间里特别醒目。因为是旅游淡季,鲜有游客,甲壳虫便把这个房间当作了自己的领地。我如此突兀地闯了进来,它注视着我,似乎在告诉我:你是一个可耻的入侵者,你的意外介入,让我没有了安全感。</p><p class="ql-block">我没有驱逐它,也没有消灭它,我安心置身于有它的世界,互不打扰,各自安好。是夜微雨侵窗,夜凉如浸,虫吟如泣,但我放下了所有的羁绊,呼吸着新鲜空气,这方世界接纳了我,这一晚,我睡得十分安然。</p><p class="ql-block">当鸟儿唤醒我的时候,天已大亮,微雨过后的山野湿气更重,整个村落都隐约在迷雾之中,连同屋侧的那片竹林,整个山林村落若隐若现,仿若置身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吃过早饭,我们便向祖师岩进发,随着年龄渐长,对于道教已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学大本领以济苍生终究是少年时代的梦,神秘的道教似乎更切合那个年代少年内心。寻梦,或许是我此刻内心的真实,山路的崎岖陡峭,丝毫没有减缓我的激情。</p><p class="ql-block">或因夜雨之故,路面特别湿滑,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既担心动力不足,又担心刹车失灵,七弯八拐开到停车区,已是惊出一身冷汗。</p><p class="ql-block">前方山势太过陡峭,车辆已无法前行,我们只得弃车步行,山路险峻如登天梯,好在沿途有许多栗子树,熟透的栗子掉落在我们的脚下,我们捡着栗子一路前行,似乎忘了劳累。</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来的不逢其时,道观正在重建,没有陈大仙人的肉身,没有他用过的物件,没有岁月的厚重,道观也便失去了神秘感,我的幽梦已了无痕。</p><p class="ql-block">相传这座道观毁于破四旧之时,现在已无从考证。对于道家,除了道教的法术,我仅读过老冉的道德经和庄周的逍遥游,作为传统文化,让我受益匪浅,且深深影响着我。不过这里确实是清修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亚辉他们开始安静的写生,我站在道观前眺望,只见群山环抱中的大光洞,云遮雾绕,小溪穿流而过,那些建筑物早已与村落、山林浑然一体,如同一幅优美的水墨画。</p><p class="ql-block">学大本领以济苍生的少年幽梦已渐行渐远,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山水田园梦日渐清晰,我想等我老了,就退隐山林,大光洞未尝不是最好的清修地,路旁那座废弃的木楼加固一下,古色古韵,与山林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买下来吧。</p><p class="ql-block">我心中有个声音在呼喊。在屋旁开块菜地种上蔬果,围上篱笆,再养上鸡犬,从此不染俗世风尘,不问尘世纷争,安静地种菊种兰种竹,听风听雨听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