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雪 原图 效果图 1.打开图片。在图层面板新建透明图层。<div>2.把前景色设置为黑色。执行“编辑-填充-前景色”。<br></div> 选择图层1,执行“滤镜-像素化-铜版雕刻”,类型-粗网点 4.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2.5.(半径设置的越大,后面产生的雪花就越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 5.执行“图像-调整-阈值”,数值为104.(这个数值是用来调整雪花的多少,可以根据界面直观来定。本人觉得雪花尽量少些,因为下面还要增加雪花图层。)把图层1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滤色”。 6.在图层面板复制两个雪花图层。产生“图层1副本,图层1副本2”. 7.选择图层1副本,执行“编辑-变化-旋转180度”。执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56,距离14.(这两个数值可以根据界面雪花的变化来定) 8.选择图层1副本2,执行“编辑-变化-垂直翻转”。然后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为2.2. 新建一个透明图层,前景色设置为白色,用画笔工具,大小设置为比刚才雪花图层的雪花要大些,不规则的点击,再做一下高斯模糊,使雪花产生大小的距离感。 也可以不用上面的那些步骤,只做几个透明图层,点上大小不一的点,用高斯模糊,动感模糊,或者调整图层的透明度,虽然麻烦,也可以做出很生动的雪花来。 (二) 雪景 原图 1.打开图片,复制一层。(如果图片是暖色调的,先用“色彩平衡”调成冷色调。图像-调整-色彩平衡)<div>2.“图像-调整-阈值”(调到能看出白色的雪就行了)<br><div><br><div><br></div></div></div> 3.点击通道面板,按住Ctrl键,点击RGB通道。然后回到图层面板,此时高光部分(雪)被选出。<div>4.双击背景副本,调出“图层样式”,勾选“斜面与浮雕”,让雪有立体感。</div> 5.点击图层面板,给图层1加上蒙板。用黑色画笔把不该有雪的地方涂抹一下,比如天空,水面。(不管做什么效果,都要符合常理) 6.雪的效果出来了,把图层1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滤色”,背景副本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 7.把背景副本的透明度降低,数值自定,增加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