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桂阳街上人”群里聚集了一大批老桂阳文化人,如陈秉安、李惟林、邓立勋、何彦鉴、旅美博士黄厚斌………他们博学多识,见多识广,同时还可以讲述许多关于桂阳的老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4日的聊天内容中,就有一件考古发现,是我族前辈(惟字辈)、盐行街人李惟林讲述的,他是原桂阳电视台“蓉城视点”栏目创办者,全部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惟林: </p><p class="ql-block">和平太平村岩洞考古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当时邱小刚母亲刘咏增老师是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我因从湖南省第八期文物考古短训班结业回来(1978.11一1979.1,地点为资兴市旧市乡,现已被淹),便有机会在刘老师的带队下参与了果次考古活动。市考古队来了两个人,一个李荆林,还有一个忘记了是谁。李荊林后成了珠海市博物馆馆长,在考古界颇有建树。</p><p class="ql-block">发现岩洞里有尸骨纯属偶然。那年天大旱,村民去岩洞里找水,洞不大,亦不深,平时村民也有进去过的,看看冒红麻也就出来了。这次因为找水,又听到有水声,有村民便搬来一个楼梯,寻声上到一个垂直的石壁上,果地方平时不会有人上来。结果上去看到很多尸骨横七竖八在地上,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石浆,村民知道果是很久年代的,便打电话汇报上来,因此市县两级有关部门便组织了果次考古。我们爬楼梯上去仔细进行了考察,发现尸骨均已钙化了,在石浆下面并发现有几处火土堆和不少的瓦罐,据此推断果滴人应该在果岩洞里生活了一段时间。经过仔佃搜查,找到了几枚铜钱,因而能够确定为宋代人的尸骨。</p><p class="ql-block">据分析,果滴人死在岩洞里应为躲兵灾。但在村里了解老人,居然冒人讲的出一点有用的线索和传闻,似乎是个谜。</p><p class="ql-block">考察回来后,在刘咏增老师的主持下,果次考古的资料照片还在文化馆的宣传橱窗里展览了好一两个月,城里人应该是有人看过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惟林感怀:</p><p class="ql-block">@黄春秀 @风一样自由+雷云 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啊,如同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山车般的故事一样,我本可以藉此改变命运的,却因一念之差,错失了一个上大学的机会。</p><p class="ql-block">那是1979年的4月,在发小许光早的推荐下,我来到城关镇广播站上班,临时工。上班时,领导招呼我:小李呀,以前的广播员,从谢站英,彭本义,到许光早,都是来一哈臭走瓜了。你来后臭要安安心心搞好广播工作,哪里招工招干都不要走了,到果里上班也会转正给。</p><p class="ql-block">当时我看广播工作还比较轻闲,有时间看书学习,便一口应承了下来。谁知道,两个多月的一天,刘咏增老师陪同市文化局彭程琳老师来到城关镇政府,说是市里成立考古队,要调我去。</p><p class="ql-block">原来,是省博物馆老师吴铭琛(与刘咏增老师曾同在部队文工团,是考古短训班的带队老师)向市文化局推荐了我。但城关镇领导不愿我走,我又与领导有约在先,不好意思走,便放弃了这次机会。</p><p class="ql-block">不久,市文化局从市歌舞团调来小提琴手李荊林,并立即带工资送去湘潭大学考古系学习,改革开放后,李荊林去了珠海,后任博物馆馆长。</p><p class="ql-block">不错,那个岩洞叫太平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孙文辉:</p><p class="ql-block">为数众多的《评皇券牒》的存世,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瑶族文献体系,无论是从它的内容,还是传承脉络来看,都有较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它的研究,我们似乎还停留在表层上。</p><p class="ql-block">从《评皇券牒》的内容来看,众多的研究者发掘出它的不少文化内涵;但大多是就事论事,其原因就是没有将它植入湖南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研究。而方兴未艾的梅山文化研究,似乎也不愿深入地进入梅山原住民——瑶族文化的研究。这就很可惜。</p><p class="ql-block">从宋代的瑶人迁徙来看,在此之前,湖南民族生存土壤的分割已成定局。瑶人在梅山失去土地,开始流浪,要想在湖南获得立足之地,势必受到其他民族的阻拦、排挤,甚至驱赶。瑶人没有了生根立足之地,一方面只能进入那些不毛之地,如《评皇券牒》中常常提到的“瑶山陡岭,尽是挖山挖岭,耕种并无平阳之处”;一方面只能“逢山吃山,遇水吃水”辗转流浪。</p><p class="ql-block">1980年11月3日《湖南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桂阳和平公社太平大队</span>在今年7月份,发现了一座石山的岩洞里有120具古代尸体。”其中有小孩乃至婴儿的尸骨。“有熙宁、元丰、崇宁、政和、宣和字样的铜钱,有碗、钵、坛、罐之类的陶器。”熙宁、元丰、崇宁、政和、宣和,均是北宋时期的年号,也是开梅山之后瑶族人最苦难的岁月。这些深藏在60至70米岩洞中的尸骨,经文物部门鉴定,为北宋时代的遗骸。</p><p class="ql-block">岁月已经消融了这个族群惨绝人寰的故事,更多的瑶人仍在不断迁徙、继续流浪。</p><p class="ql-block">经过几百上千年对安身立命居所的寻找,瑶人终于到了东南亚、欧洲、美洲等极为遥远的地方!如今,居住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加拿大、美国、法国、新西兰、墨西哥等地的瑶人都保存有《评皇券牒》《过山榜》,更见证了这个民族的苦难。</p><p class="ql-block">艰难的生存环境铸就了非凡的民族性格。从《评皇券牒》的内容来看,这个民族善良、团结、刚烈、顽强、正义。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部凝聚到了对故土家园的赞美、怀念、追忆和寻找之中,这种赞美和追忆,就形成了民族的千古绝唱——《千家峒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桂阳文联副主席雷云:</p><p class="ql-block">@李维林 我陪省考古所袁家荣所长专程去太平洞考古,在湖南日报发表了太平洞考古记,当时还有少量骨头,都变成钙化石了,在地面呈哑铃状,用锤子击打、起出,折断的石头是大腿骨,骨头包裹在石头里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