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忆曾祖父</p><p class="ql-block"> 我的曾祖父出生于清咸丰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年),居住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镇东榴村。先祖是南京水西门,在前明由于洪武赶散移居海洲西南湖西湾,后随做官的七世祖迁入海州城,十三世因灾荒迁至石榴。当时的石榴镇有南北两条向东流的沙河,南北距三里余,西头在讲习村相汇,东头在新庄村相汇,西头相汇处有一大树,酷似一条扬帆东去的船,东榴古称船地。沙河常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养育着两岸的父老乡亲,滋润着一方土地。初来时我们就居住在北沙河的南岸,至今已历经九世。</p><p class="ql-block"> 据老辈说,曾祖父炳文公,字蔚卿。身材伟岸,站立如玉树临风。五捋神须,颇似那云长再世。平生好学,写一手漂亮的楷书,精通周易,熟读经书,善经营,有威望,家有土地数百亩,有粉坊两座,平时授学经营,耕种土地,家中生活频丰。同时还兼海州西乡乡董,为一方名人文士。曾参加省举人考试,成绩优异,由于被别人用二十八吊钱买通顶替终未中举。后回乡办私塾教学。曾祖为人聪慧,诚实正直,博学多才,受到地方官民尊敬。听老辈说,曾祖六岁知字义,十三岁考童生入官校,二十二岁中庠生,取廪生,成绩为院试一等第十一名。海州府赐铜顶,锦服,一方为荣。每年俸银四两,不交杂税,不服民役,见官不跪。约一九o三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因病而逝,年仅四十八岁。据说逝后曾托梦家中,当年考举人因考官受贿而落榜,帝皇因其有德才,已封其为山西太原城隍。其家三代后将家运渐起,人才辈出,幸甚。还听说其生前善卜。有邻里丢驴,求其卜,曾祖父卜后告知邻里,驴在西南三里许。邻往寻找果得,奇哉。</p><p class="ql-block"> 曾祖父生于晚清。家中世代耕读传家,诚实为本。从一世祖迁居海沭以来,前辈多务农为生,同时也出过不少文人武士。到公元一九o五年科举考试最后一年(此后再无科举),宗亲当中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举人、贡生、庠生(秀才)一百余名。七世祖张朝瑞公在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中文进士,官至明朝南京大鸿胪寺正卿,被朝庭评为“天下清官第一”。七世叔祖张朝佐公曾考取州试第一,官至浙江钱塘主簿。十六世张宝琳公,十七世张寿彭公考取武进士,授御前侍卫,官至游击将军。被皇朝选入皇宫太学公费学习的太学生,贡生,监生有25人。</p><p class="ql-block"> 据“朐海横序录”一书记载,曾祖父炳文公是同治八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参加海州府童生院试,成绩优异,被录为童生,当时十三岁,在当时五千余名考生中,共录取五十五名。考题为“问于曾子,柳色压城匀,得匀字,霸者之民”,此句“问于曾子”出自论语“子张篇一一一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原文为“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真情,则哀矜而勿喜。”释为白话意思是“孟氏让阳肤担任典狱官,阳肤为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者丧失治道,百姓情义乖离已经很久,你如果查出了他们犯罪的实情,应该哀怜他们而不是沾沾自喜”。“柳色压城匀”出自唐代韩愈《和席八十二韵(元和十一年夔与愈同掌制诰)》中,“沟声通苑急,柳色压城匀”。"霸者之民"出自《孟子》,孟子曰,“霸者之民,骧虞如也,”。</p><p class="ql-block"> 光绪四年四月十三日(1878年),曾祖22岁参加海州府岁试,主考官是林锡三(字天龄)。当年岁试在数千名童生中录取2o名庠生(秀才)。曾祖排名十一,同年参加岁试的还有平明乡后来中进士的朱路。其试题为“有财此有用,至财者未也,行爵出禄,必当其位,三农政所先,得先字”。此题出自巜礼记大学》和古代天文历史著作《月令》,原文为“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争民施夺”。</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曾祖父离开已一百二十余年了,老辈在以前经常提起他老人家的往事,用以勉励晚辈热爱读书,勤奋学习,诚实为人,勤俭持家。让我们永远纪念他老人家。</p><p class="ql-block"> 整理人:十九世张桂 成 </p><p class="ql-block"> 二o二二年三月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