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撷英(教师随笔)(第一期)

嘻嘻

<b>主办:元宝山区翟云峰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坊</b> <font color="#ed2308"><b>读书,教师成长成熟的精神之旅;</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写作,教师强身养生的幸福之基。</b></font></div> 平煤高级中学 潘飞研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潘飞研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 翟云峰</p><p class="ql-block"> 初识潘老师,是在平煤高中与元宝山区二中合并重组之后,与赵君主任摸底听课。潘老师课上抑扬顿挫的声调,极度丰富的表情,有些夸张的语言,融洽的课堂氛围,再配以得体的服装,温和亲切而又散发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几次听课之后,又加深了这样的印象,感觉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 偶尔翻看朋友圈,潘老师很多配美图的文字,一下子就惊艳到了我。《爸爸的小米》《小时候的八月节》,相对贫乏的物质生活中记载的简单的快乐,不也是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吗。很多随笔,看似这儿坐坐,那儿停停;这儿溜达溜达,那儿琢磨琢磨,行所当行,止所应止,没有事先制定的路线、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却给人以诗意的回味。“无数生活的平凡,被她演绎得有声有色!诉诸笔端,生活又变成文字,细腻、形象、跳跃的文字,里面包容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和她对生活的深刻回味!”(同事许志敏语)有些文字,像《题图》中的“云山水光无纤尘,绿蓝青紫在人心,世人奔碌皆为客,静水禅心做主人”,仿佛深山幽谷里的声音,又如得道高僧的偈语,在悠然之中,把你引向远古,引向自然,引向无欲的安谧……</p><p class="ql-block"> 妻子患病,是自己生命中最黯淡的日子。一次周末陪妻子在旱河边绿化带里溜达,碰到老领导,劝妻子凡事开解要充满信心,期间提到潘老师,让自己一下子明白经历过病痛折磨的人,才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真谛,活着的美好,像海伦•凯勒,像胡克•尼哲,像史铁生,像张海迪……也理解了潘老师为什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一颗赤诚的心对待学生、对待周围的人。</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的丈夫是地理老师,聊起妻子,也是满眼的敬佩。孝敬双方的老人,那是没得挑;双方家庭都是姊妹多,谁家有事,第一个上前;潘老师的心中,有亲情,有家人,唯独没有自己;普通的生活,一饭一蔬中,因为潘老师,而有了色香味的精致;两人都喜欢大自然,经常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陶醉自然,体味民俗,放松身心,享受生活;晚上,很少看电视,多是一个人,在灯下用文字编织自己见到的风景、听说的故事、内心的感悟,经常眼泪流下。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多愁善感,贤妻良母,孝女诗心,追求完美,这就是丈夫心中潘老师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小韩与潘老师接触颇多,作为朋友,她眼中的潘老师,会生活,安排一日三餐,井井有条。穿着不一定贵重,但追求独特品位,为人低调。特别是为朋友敢于出头,仗义执言。</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邱建梅老师这样评价她:“潘老师是一位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工作踏实积极上进的好同志,她身上有生活,眼里有风景,心中有诗意,精神有追求,笔下有风采。她热爱写作,性情随意洒脱,胸中丘壑万千。”</p><p class="ql-block"> 还有,潘老师学的是历史专业,而改教高中语文,虽然是过去学校的特殊历史使然,但文史兼通,就不是一般的战士。鲁迅曾教过化学、生理卫生,后来学医,又弃医从文,成为文学家、思想家。</p><p class="ql-block"> 眼前历历在目的是本周五的两个片段:</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刚下课,有两位同学来到潘飞研老师办公桌前。</p><p class="ql-block"> “你们又来磋磨我来啦?我都愿意相信你们了。”潘老师面带笑意。原来是两位同学到办公室找老师检查背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七节听潘老师讲《过秦论》,是起始课。交代完本课的教学目标后,是教师的范读。朗读声音甜脆,字斟句酌,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一板一眼之间是对课文内容的熟悉,一词一语之中是对备课的用心,自己和学生都被带入到她所营造的氛围中。学生朗读,再读重点字词。介绍作者,联系了李商隐的《贾生》、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毛泽东《贾谊》,简析深入浅出。介绍背景,让我惊叹,秦始皇灭六国的具体时间、先后次序,准确而清晰。接着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一堂课,行云流水,紧凑自然。</p><p class="ql-block"> 课下问了两个同学对语文老师的印象,都说老师非常好,语文课很有意思,也乐意学语文。</p><p class="ql-block"> 淡薄,平和,通透,潘老师是一个活得非常明白的智者。</p><p class="ql-block"> 用心,敬畏,写作,潘老师又是一个有诗意有远方的同道。</p><p class="ql-block"><br></p> 潘飞研老师在上课 <h1><font color="#39b54a"><b>潘飞研老师随笔</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散文</font></b></h1> <p class="ql-block"><b>  爸妈的小米</b></p><p class="ql-block"> 潘飞研</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稻谷香,漫山遍野储金仓,爸妈小米今何在,唯有回忆泪沾裳!</p><p class="ql-block"> 在小时候,家家踅囤子或挖地窖攒谷子,富裕人家的囤子能布满一整个西屋和厢房,而且囤子上都一层层盘旋着一种 叫‘折子’的东西,里面满满的都是谷子粒,这些人家的宏远目标都是攒够三年吃的粮食。</p><p class="ql-block"> 爸抽着他的老烟袋,总是对人家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家孩子多,有四个孩子要读书,每年的谷子只能留够年吃年用的,其它的谷子会被爸妈碾成小米,分批次的拿到集市上去卖。小米卖出的三元几元十元八元,会变成学费,变成小刀橡皮大白纸,也变成爸妈攒的孩子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有两件事在村里最丢人:第一件是挖菜,第二件就是卖粮食。</p><p class="ql-block"> 春天苦麻子长得最早,婆婆丁也很盛,油油的都在等人稀罕,但村里人很“要脸面”,明明春天里都没菜吃,却个个都要在别人面前摆出一副很“阔”的样子。阔人家怎能吃野菜呢?谁去挖菜,那些爱东家长李家短隔壁王大娘不洗碗的人就会撇着嘴说:“破苦麻子婆婆丁谁还稀罕吃呀!”</p><p class="ql-block"> 但事实是,没有几家能在春天里有菜吃,那些打肿脸充胖子似的微薄的尊严只能靠没有油水的嘴来支撑。我就记得我家南梁种的几垄葱,年年都丢。</p><p class="ql-block"> 妈,对挖野菜这个事儿很在意。</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挖菜,妈不让我挖,我就偷偷去。我把挖的又鲜又嫩的婆婆丁统统铺在筐顶,看上去就像婆婆丁是满满一大筐一样,自己瞅着就满心欢喜。路上一会碰到一个人,一会碰到一个人,都会惊艳地说:“呀,这么多,真好”!眼里涌现出的都是特想拥有的光。但当集聚到闲聊的人群中,就会有那么一两个人,神秘秘地眨眼,微扬着嘴唇,挑着眉说“嗨呀,夜来个鸡蛋炒葱,都不愿意吃了!”这时候,妈就会一脸黯然,努努嘴做出暗自嗔怪我的模样,意思是不让你去,你非得去!我倒不以为然,明明,刚刚,你还恨不得马上吃一口呢,这么一会,鸡蛋炒葱,都不是葱炒鸡蛋就让你想得满嘴流油了!我家的葱明明丟了嘛!我家的葱明明丢了嘛!</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就是让爸妈及其挂不住脸的“卖小米”。</p><p class="ql-block"> 别人家的粮食都是攒了一年又一年,明年吃今年的粮,今年吃去年的粮,甚至今年吃几年前的粮。我就记得初中和一位马同学同座,她带了三年霉小米的饭,中午一打开饭盒,霉味儿扑面而来,她就讲,她家攒了多少多少粮食,地窖是怎样挖了几层怎样来存粮食的,弄得我每天又自卑又对她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家攒不了粮食,哥我们三个的学费很贵,我家的粮食得换钱。记得每一次爸把粮食搬到马车上,都是一阵惆怅,又去卖粮食,这要明年不下雨,这帮孩子吃啥!妈就说,明年有明年的法儿,怕啥。</p><p class="ql-block"> 车装上了,顶着晨曦出发,路过很多人家家门口,禁不住农村人起得早,一直走到波罗和硕,都有很多好事的人站在门口看,看哪个村的谁谁又去卖粮食了。抱着膀子唾沫乱飞,臆想着他们家的穷困。</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爸就萎缩在马车前,妈就低头坐在马车后,他们好像在干一件最令人羞耻的事让他们抬不起头。看到他们那样,跟着他们玩耍的我就想,哪天我有钱了,就给他们买成车成车的小米(后来,我参加工作,很多年,一发工资我就会买袋子大米,与爸妈的小米情结绝对有关)。但孩子的心情不会沮丧,反而感觉美滋滋。我笑滋滋地把腿搭在马车后,让腿随着马车的奔跑甩来甩去,这时我会记起老师说:“谁谁谁,你咋还不交钱,你看人家子银,总是第一个交钱!”</p><p class="ql-block"> 明天老师又得这样夸我老早交钱了……</p><p class="ql-block"> 野菜和小米,是我童年记忆最深的结。</p><p class="ql-block"> 现在,经常不止一次想小时候挖菜的事:总有人是因为扎的根浅又想看起来像棵树,才会忽视脚下踩踏的土地的贫瘠只要面子没有里子的想着闪耀;有一部分土生土长的人,耍弄的小聪明,并不像很多书本说得那样朴实。</p><p class="ql-block"> 而爸妈车上的小米,是爸妈穷尽一生都想积攒的东西。如果尊严有价,那爸妈的小米应该无价。只是在那个商品经济不时兴的年代,在肚皮还数第一的年代,爸妈的小米以牺牲他们愿望的方式延续了下一代人的理想,并让伟大的父母之爱燃烧闪亮最后以陨落的方式收场。</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还钟爱挖菜,是“城里人开始吃菜”的那种,不再有人嘲笑;但“装”的人,“装”的事,我耻笑。</p><p class="ql-block"> 爸妈的年代攒小米,我们的年代攒钱,但更该攒的是精神上的安然。</p><p class="ql-block"> 现在,爸妈的小米,正活在农民兄弟的手上,它们会理直气壮地变成金闪闪的钞票,而且不再被耻笑。</p><p class="ql-block"> 2021、10、12</p> <br> <b>小时候的八月节</b><br> 潘飞研<br> 小时候,总感觉五月节是淡的,五月节这天只吃粽子和鸡蛋,家里买的二斤猪肉看上去都是软软的,没有冬天猪肉的立挺,所以不喜欢,最盼望的就是八月节。<br> 八月节的气氛总是浓郁的,老早就盼,盼五仁馅月饼,盼豆沙馅月饼,盼枣泥馅月饼……<br> 这种盼望能盼很多天。老早就猜家里今年要买八个头儿的月饼还是四个头儿的月饼,极其渴望能发到一斤八个头儿的月饼……<br> 家里总在八月十四这天杀羊。<br> 记忆中,八月十四的晚上永远都是羊血羊肉炖芹菜。那是每年一次的饕餮盛宴:爽嫩的羊血,鲜香的羊肉伴着添鲜的芹菜,可以大碗地吃,尽情地吃,那时就感觉生活所有的美好在这一刻都能被满足。<br> 母亲会把剩下的羊肉拉成长条,用大粒盐腌上,挂在门外的晾衣杆上。这些羊肉条就像招摇的乐符随风晃荡,让人开心,让人神往。它们在晒干后,会变成几个孩子的生日奖赏,母亲会把它们焖在小米饭下,在谁生日那天,给他(她)煮两个鸡蛋,发两块咸肉干……<br> 最不好过的是八月十四的夜晚,就感觉那天怎么也不亮,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盼天亮,盼清晨到来爸妈发的甜月饼……<br> 天终于亮了,不用爸妈喊,所有的孩子们都早早起来了,爸妈开始发月饼,一个孩子四块,一个孩子四块,好像多年一直都发四块,我盼望的发八个头儿的八块月饼的想法从来没有实现过,这是八月节那天年年都有的一种失落和遗憾。但当月饼到手,失落也就如闪电般一闪,会被月饼的香甜堵在嘴里不再蔓延。<br> 二姐在小时候,是啥都最“舍不得”的一个。过年做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她把它们板板正正地叠起来放到柜里,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一直到另一个年终她穿不上了就变成了我的衣服。月饼也是,我和老四老早就把月饼吃完了,二姐的却总也舍不得吃,待她几天之后再吃的时候,她吃,我和老四就巴巴地看。<br> 可怜的二姐,把月饼留到最后,多数都甜了老早把月饼吃完的我们几个人的嘴……<br> 八月节的早晨会吃羊肉馅馅饼,母亲说八月是圆的,烙的馅饼也一定够圆才行。<br> 一家人团团坐,喷香的馅饼,甜甜的月饼,是最美最甜的回忆……<br> 现在,我也正在灶间烙馅饼。<br> 八月十五的圆月亮还在,羊肉还在,吃不了的成堆的月饼也在,甜出糖尿病的各种水果都在,八月节早晨烙圆馅饼的习俗仍在,幸福已经以各种充盈的方式存在,但儿时对八月节的盼望和快乐却已经不在……<br><div> 2021、9、21<br></div> <h1> <b>初见王樵夫</b></h1><p class="ql-block"> 潘飞妍</p><p class="ql-block"> 初见王老师,很是惊讶,本以为著作等身的王老师应该是用白发苍苍来搭建他浩繁的文字,这样才能与世俗认知相符。因为“皓首穷经”是已是被时人用惯了的,“白胡子老头”应该是神秘最有力量的。可这样一个不知是看起来年轻还是本来就四十多岁的王老师,多少让人感觉是达者抢了先机,皓首穷经只是达者抢了先机的延续罢了。</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很谦虚,他说得冰心文学奖,只是天上掉了个馅饼,很幸运地砸到了他。但稍有思想的人都知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要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曾长久如云漂泊。没有积累的脚步,哪能量出长长的路途。只有背后的曾经的不断努力,才会让收获看起来毫不费力。</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声音圆润而不溺耳,语调舒缓而不松弛,他的手时而放在桌上,时而随着思绪轻轻触动,那是在想象与天籁共语:鲁迅文学院的玉兰花被春催醒啦,她打着哈欠,慢慢吐了个花苞出来,王老师看上了她,看她含苞待放,看她吐放芳华。白玉兰的白住进了王老师的灵魂,以至十多年过去了,她还跳跃在王老师神思驰往的眼眸里,满是回味,满是欣羡,满是流连……</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说,鲁迅朱自清赵树理冰心的雕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能想到,若干年后,他竟然与“冰心文学奖”这样有缘!</p><p class="ql-block"> 原来所有的厚积薄发,都是为了不与自己喜欢的东西轻易说再见。</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有理想,他说他要写点留得住传得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有认识,他说写都市小说他写不过北京,写不过上海,写不过广州,他断定自己成名的土特产应该是草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不是很有点像余秋雨所说的身处闹市能自辟宁静,要放自 已到远山江海,大地长川?</p><p class="ql-block"> 放自己的位置,找自己的心。</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怕,怕白色的马融化在雪里,靠感知温度才能找到它。</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任,任自己躺在山上,看身边盘旋的老鹰,看身边开着的娇艳的报春花。</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放,从故乡跳出故乡再回望故乡……</p><p class="ql-block">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像王老师这样从对小花小草的感知,到蔓藤爬蔓般的坚持,趟河流,走山川,追溯华子鱼,关注鸟类徙迁,然后骑到马背上,让草原文化在文字中绵延……</p><p class="ql-block"> 能坚持,有见地,想象力丰富,表达生动。王老师是深深值根土地并敢在云端飞翔的人。习近平主席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正是王樵夫老师这样的作家让现实生活跳跃在文字中的真实写照啊!</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经典总是浩繁,时间总是太短,我没有时间听完一场“盛宴”,来去匆匆,只能下决心哪天去拜读《大辽残照》《纵马草原》……</p> <h1> <b>又见玉涛</b><br> 潘飞研<br> 玉涛是个美好的回忆,纤纤瘦瘦,细腰翘臀,笑容甜美,语音温润,就像一朵水中的莲,不用声张就能打开你的心,所以那次我们那群人买了她好多银子。<br> 这次接待我们的傣族哨(骚)哆哩也叫玉涛,但此玉涛非彼玉涛,是一个略微发福的中年女人,但依然腰是腰,臀是臀,身着一身傣族民族服装,也还有傣族风味,但多少缺少了一点当年那个玉涛的清纯。老王悄悄跟我说是不是当年那个玉涛变老了?<br> 不是当年的那个玉涛变老了,是傣家人没有姓,女孩子都姓玉,男孩子都姓岩,所以带玉字的傣族姑娘就到处都是了。<br>玉涛口齿清晰,讲解流利。<br> 傣家的母系氏族制度让女人在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拥有很高的地位,这一点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的,庆贺与关门的事在前一篇里都说过了。<br> 傣家的孩子一出生家里就会为他(她)打制一只银碗,男孩子的打成单层的,女孩子的打成双层的。傣家男人的“赔钱货”地位是从小就实践到生活中的。“赔钱货”一口一口地被人叫着,不知道傣族男人的心里到底有没有阴影面积。<br> 玉涛说,她高中毕业,有文化,又普通话说得好,所以才能被选来做接待:“我出来工作不是领工资的,我出来工作是挣工分的,我们这里还是人民公社的,我来这里工作,我的父母是感觉非常骄傲的,地里的活儿都不用干的,寨子里的人都会轮流为我们家干过的,都是因为我做这份工作的缘故,所以我的父母在寨子里头都是昂着的,走路都是带风的……”<br> 这话曾经听过,十年前的玉涛说过,今天的玉涛也还在这样说,可能玉涛们受到的优待都一样,从来未曾改变或者还是别的什么。<br> 整个寨子不大,没有大巴车开过来就会很安静,大巴车来了,五湖四海各种风的气息就会扑面而来。<br> “这是第二代吊脚楼,全寨子就这一家第二代了,为什么?大家说为什么?”玉涛问。<br> “不是他们家懒,是因为他们家生了四个‘赔钱货’,所有的橡胶树都被陪嫁出去了,在我们傣家,谁家女儿越多谁家就越富,因为陪嫁进来的橡胶树多啊。”<br> “我家四个孩子,一个哥哥三个姊妹,我哥哥出嫁的时候我的阿妈哭了两天两夜,不是舍不得我的哥哥,是心疼陪嫁的那八百棵橡胶树!”<br> 大家就笑。<br> “可是我能挣啊,我家老乖(傣族人把老公叫‘考乖’,据说会越叫越乖)嫁过来的时候带过来三千棵橡胶树,六斤纯银,把我阿妈乐的啊,所以我家是寨子里最富有的啦!”<br> 大家的情绪被玉涛带动饶有兴趣地听得津津有味……<br> 傣家人的重女轻男不仅体现在银碗上,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傣家父母对男孩的扶养义务只到七岁,七岁所有的男孩子都要到寺庙里当小和尚,到十六岁还俗,期间所有吃穿住行学习都在寺庙里,寺庙相当于汉族的学校,不仅学习傣语还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比如编织打制银器等等,因为这些猫哆哩将来嫁人是要带孩子做饭持操持家务的。玉涛家里摆的竹凳竹桌甚至放在桌上的两只银碗,都是他老乖自己制作的。精细精美。<br> 所以傣族的男人不赡养父母,他们只回馈社会,哪位老人去世了,都会把钱捐给寺庙不会留给子女,能够往下流传的就是银子和首饰。<br> 玉涛还讲到了银腰带。<br> 在傣家,银腰带是女人身份的标志,俩指宽的是小姑娘,;三指宽的;是有过老乖现在又没有的;四指宽的,是家里的全能霸道女总裁,像玉涛这样的;五指宽的,是家里最德高望重的。<br> 最主要的是银腰带的保健作用很多很多……<br> 银腰带的佩戴很严格,不是谁想带戴啥样就戴啥样的,这个公社说得算。<br> 玉涛和善口才好,所有的讲说都如春风润物,润物无声,没有主题好像又有主题。<br> 大家在玉涛的带动下,开始喝银器煮的水,尝试银梳子刮痧,最后玉涛带大家去合作社参观,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各种银制品。<br> ……<br> 都来第五辆大巴车了。我们这个团的人还不走,那银器好像不要钱一样。<br> 这次我没买。记得上次,那个玉涛也卖了我们好多货,我买了一只银镯子,后来去商场调样式,人家不给换,商场说:你这不是千足银!<br></h1> <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图配文</b></font></h1> <b>华章颂</b><br> 潘飞研<br> 神美滇南,华章奏满。云贵清气,乐满坤天。澜沧奔腾,锦绣连绵。接南疆而要塞,挽北土而巍延。洱海苍山,携云气而拱手;玉龙神锋,邀九天而贺见。<br> 翡红绿翠,点域之富贵;龙黄石耀,成国之重宝。民族多风,物化万情。霓光彩彻,静水流莹。歌舞轻曼,琴笛悠鸣。物华而宝盛,英荟而地灵。九仙沐浴,不思天宫。大同世界,和乐而共生。 <b>悼好友母亲</b><br> 潘飞研<br> 天接幽暗,地覆黄尘,窈窈仙路,白冥圣尊。香案袅袅,烛光微熏,美英老人,永垂人心。育三子而勤苦,挽孱弱而成人。三餐蔬乐,四季常勤。躬身以垂范,大爱以奉身。楼下老人,八十耄耋,常助涮洗;全力相助,邻里朋亲。天道无常,竟薄好人。儿迢迢而难见,女呼天而无为。圈花以呈敬,挽联以悲音。祈仙境乐好,天堂常春!尚饗!<br> <b> 山居(其一)</b><br> 潘飞研<br> 茶水煮月光,太阳来铺床。<br> 清风洗脸面,闲心任草黄。 <h1> <b>牧民丰</b></h1><h1> 潘飞研</h1><h1> 鞭儿悠悠响四方,马头琴里放牛羊,</h1><h1> 夏赶草场结金币,冬卧华庐奶茶香。</h1><p class="ql-block"><br></p> <h1> <b>月儿归</b><br> 潘飞研<br> 灶上一把火,堂中两碗茶,<br> 浅浅饮明月,团团话桑麻。</h1> <h1> <b>写草 </b></h1><h1> 潘飞研</h1><h1> 秋风正劲山坡阳,绿色曾茵媚湖光,</h1><h1> 草肥当把地来阔,却囿一围赛青黄。</h1><p class="ql-block"><br></p> <b>雨中即景</b><br> 潘飞研<br> 大雨滂沱落秋波,<br> 松雾叠水织雨歌。<br> 栈桥闲情慢踱步,<br> 亭里鞋湿听雨菏。<br> <b>小区门口的莲</b><br> 潘飞研<br> 婷婷复婷婷,娉娉迎客来,<br> 窈窈心中事,灼灼向天开。<br> <b>莲</b><br> 潘飞研<br> 不需要根基<br> 开在无根之上<br> 睡在水中<br> 不争花草攀缘的路<br> 不挡蔓藤向上的光<br><br> 路人的赞誉和毁谤<br> 都与你无关<br> 静静地<br> 你只开成了自己的<br> 一寸光亮<br> <p class="ql-block"><b>无题</b></p><p class="ql-block"> 潘飞研</p><p class="ql-block"> 换一种心情</p><p class="ql-block"> 吹点亚热季的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树的葱茏拽着季节行走,</p><p class="ql-block"> 季节不知道有夏冬,</p><p class="ql-block"> 雨季与旱季的区分只是简单的量化计算,</p><p class="ql-block"> 是一样晨去昏来的三百六十五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有一种风,</p><p class="ql-block"> 它吹在在四季之外的天江海湖,</p><p class="ql-block"> 遥遥的阴天之外有闪亮的等你发现的星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的故事写满了眼睛,</p><p class="ql-block">在给坚毅立碑,</p><p class="ql-block">船在消化生活的重,</p><p class="ql-block">水在练它的襟胸,</p><p class="ql-block">云在散它的心情……</p><p class="ql-block">找生活的贝壳,</p><p class="ql-block"> 到大浪淘沙处……</p> <b>出行顺口溜</b><br> 潘飞研<br> 五十聊发少年狂,<br> 百里驱车看花忙。<br> 霭霭阴天无所惧,<br> 潺潺水溪落雨滂。<br> 偷得云开雾散处,<br> 林里榛菇正飘香。<br> 拾得东风寄晴日,<br> 满脸沟壑不枯黄。<br> 林边小桥学戏水,<br> 阿爷也变小儿郎。<br> 婆婆妈妈无所惧,<br> 各种姿势框里装。<br> 春寒秋寂冬霜里,<br> 满天星河带月光。<br> <b><font color="#167efb">潘老师的写作观</font></b> <b>热爱心.自由心.纯真心与向上心</b><br> ——关于写作的一点心得<br> 平煤高中 潘飞妍<br> 看到翟主任发来的的通知,我着实被惊到了,说实话“引领”这个词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敢用在自己身上的。一则在众多的语文大咖跟前,自己本身就是个门外汉,我只不过是能在语文的蟠桃园里勉强摘得一个半个的桃子罢了,凡事只是勉强弄个大致可以差不多;再者自己写的那点东西,只是休闲时间的娱乐,都是小情小趣、生活纪实或者感悟。一些随性而发的东西,占据不了理论的高地。所以,在这里,我只谈谈我对写作的些许心得。<br> 翟主任说,人做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燃型”,第二种是“他燃型”,第三种是“不燃型”。在写作方面,我觉得“自燃型”才是写作的原动力,就是你得愿意写,乐意写,爱好写。我把这一点归结为“热爱”。<br> “热爱才是写作不竭的动力源泉”。<br> 热爱就能让人做到有感而发,热爱能让人从生活中捕捉各种素材,热爱才不会让人觉得写作是一件累人的事,热爱才能让人融入到事物和图景中,揣摩一花一树一草一木给人的哲思和启示,人才能够与事件与花草共情,让自己的情感在文字中飞扬灵动。<br> 其次写作要走自由的心。首先要还文字以形式的自由,给它以外观上的美感。要写出绝句的精悍、律诗的严整、古体诗的自由、骈句的华丽、现代诗的思维发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br> 再者就是要有思想的自由与纯真的心。写文章不能有固定的思维,要摒弃一定要咋样的想法,赋予它接地气的灵气。不要带着某种目的迎合什么去为文,如果一味的为了什么去写作,写出的“好文章”也势必只是在章法结构和文字运用上见长,让人感觉脱离实际,缺少真情实感,文字只是在云端跳舞罢了;情感真实,文字才会有生命才会长久。不能、不敢抒写真实思想的文章,势必像无根的藤,只是应景,注定长不成一颗树。像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李清照“如今有谁堪摘”,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龚自珍“万马齐喑究可哀”,毛泽东“谁主沉浮”……哪一个不是在写真实的自己!真性情的文字才能增加感染人的力量。所以文字可以亢奋可以苦恼,可以清新可以小骄傲。文字只有脱离了在云端的跳舞,才能赢得生存在土地上的众生的共鸣。<br> 写作还要有偶得心与向上心。<br> 一篇文章如果是“苦吟”来的,可能会章法严谨,词句华丽,真情实感可能就少。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的就是文章情感的自然生发而不是刻意去做什么。如果写一首律诗或绝句写的时间过长,肯定不是“偶得”来的,“偶得”是文字之源,“偶得”的文字最能体现真实的内心。把偶得的东西用“定能生慧”“心静而灵”的心理状态来写,让文字与自己对话,心声就会变成文字的音符,生活的点滴就会在文字中被标注。<br> 文字有三种方向:向下的沧桑与抑郁:中间方向的理性与哲思:向上的积极情怀。好文字是要让人明智辨理的,是能生发“生活爱我”、“我爱生活”情怀的,是要给人方向与力量的。积极、健康、向上、哲思是写作者该有的情怀。<br> 没事写点字,以热爱心、自由心、纯真心、偶得心与向上心,我们就能身居闹市而自辟宁静,无异众生而回归一己,品尝尘嚣亦能固守自我……<br> 这些年我写了一些东西,多以文配美图的形式。配的文字什么体裁的都有,没想到还有几个人喜欢。在这里感谢名师工作坊的专家们,感谢对我写的这点文字小有认可的同仁们。是你们让我觉得写点东西更有意义。<br> 愿文字花开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愿文字中的安然,如这冬日的暖阳,化解我们生活的劳烦;愿我们用热爱的心,让它开在课堂,开在田野,开在我们来回奔波的路上……<br>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文编辑:翟云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审核:李云峰 刘晓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