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14日下午,有幸参加了由包头教研室组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备课指导活动。</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材分析,《聚焦教—学—评的一致性,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讲座》,还有四节示范展示课,丰富的内容,让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给我最大的启发便是: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总章程,所有的内容、评价活动,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价形成合力才能实现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方向。</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体现的是绝大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体现的是学生的立场。要做到一致,首先应精准定位目标,从“课程标准、教材解读、学情分析”三个方面作为依据,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什么”,确保课堂教学方向的正确性。</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我们教学的时候,要深研课标,精准制定教学目标。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不走弯路,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教才,精准教学。</p><p class="ql-block"> 几节展示课,便是对理论最好的实践,让我明白教学活动应该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我要把几节展示课展示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帮助自己更好的提高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活动,都有每一次活动的收获,希望自己能够更多的汲取营养,让自己向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迈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