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习习,桃李芳菲,教书育人,风姿卓越,所有老师们一直在摸索,我校课堂教改已初具成效。“表现”还是“思维”,“输入”还是“产出”,“组合”还是“颠覆”,“展示”还是“反馈”,“模式”还是“要素”,“解惑”还是“激辩”,“分散”还是“整体”,“扬弃”还是“抛弃”,“粗放”还是“精细”,根据以上思路,各科老师都在逐渐开发出自己的特色风格。现将元月份高效课堂九科优秀老师的教改心得分享如下。</p> <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 邢向辉</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给大家分享一点高效课堂的心得。怎么样实现高效课堂呢?首先,老师要低下头读书,只有老师认真读书,才能带动学生读书。那么读什么书呢?可以读专业性书籍,也可以读文史哲相关书籍。做一个语文老师来说,尤其要读的是文学经典,特别是新教材要求的《红楼梦》和《乡土中国》。</p><p class="ql-block"> 第二,要分享,要交流。只有老师弯下腰,走进学生中,和学生平等交流,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p><p class="ql-block"> 第三,要沉下心备课。作为一个老师,沉下心来,他才能思考一下三个问题:第一,教材的重难点是什么?第二,学生最急切的要求是什么?第三,导学案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最后,要睁开眼去看。看社会,看世界,多读多听,看人民日报新华时评,同时也带动学生去看。只有老师联系现实,联系生活,学生才能做到联系现实,联系生活。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数学老师 刘宗毅</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下面我针对高效课堂以问题为主轴,结合自己的体会,跟大家分享,不当之处请同行多多指正!</p><p class="ql-block"> 数学的灵魂和核心是思维,而问题则是思维的启发点和活跃点。有效的提问,能够充分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p><p class="ql-block">下面我从3个方面谈谈</p><p class="ql-block">1.要有目的地提问,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得备好课,也就是备好教材,备好课标。</p><p class="ql-block">2.要明确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是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前10,前20,前40名,前50名。同一问题,选择的学生要恰当。要让不同的学生有突破,能有回答好的愉悦,甚至是自豪。</p><p class="ql-block">3.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提前设计好,比如:学生注意力分散时,一个巧妙的问题将学生注意力再度集中,比如:思维受阻时,用一个个分解后的问题来提问,启迪学生思维。</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们得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英语老师 刘亚利</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自从我校提出“高效课堂”模式以来,我个人一直在对高效课堂进行摸索,也在实际的践行中。我认为,高效课堂首先是课堂知识传授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教师一直在传授的传统型课堂,而是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同学们。同学们的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学习变成了体验式的学习,在一节课上,要有同学们的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时间、同时让同学们把自己找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和获取的知识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学习满足感得到了很大的激发,在过程中,同学们获得了知识,得到了训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从形式上来看,一节高效的课堂,最后的三到五分钟,会设置一个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把零碎的东西重新系统化,在这个课堂小结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提炼,知识形成了体系,那这就是我对高效课堂的一点粗浅认识。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政治老师 张嘉培</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张嘉培,非常荣幸能够和老师们、同学们分享一些关于高效课堂我的心得体会。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那么一节高效的政治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活”,就必须充分体现出教师经营课堂的能力,展现出师生互动的风采,从而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那如何让政治课“活起来”呢?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三个要素必不可少,精心的导入、精致的情境、精彩的设问,而一节课能否引人入胜关键在于选材能否一眼吸引学生,紧接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细胞,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最后,思政课“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堂的结尾设置一些误区警示、随堂练习、甚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等,激发学生思维,达到巧练和巩固的最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历史老师 郭静宜</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洛阳一高历史组的郭静宜。我今天就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如何上好历史课这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历史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不同学习载体,通过不断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就我个人经验而言,一堂好课要处理好以下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要适当重构教科书。</p><p class="ql-block">每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具有重构教科书的能力,因为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理解与教学目标有距离。面对不同的教学群体时,要适当的结构重构,但我们在重构教科书时切不可为了所谓出奇、出新的设计干扰了史实本身的探究,挤占了学生思维空间。</p><p class="ql-block">二、要注重补充史料的“度”</p><p class="ql-block">教师要尊重教科书的审定结果,教学要体现国家意志,好的教学需要基于教科书挖掘基本史料,把功夫使在帮助学生习得历史技能,并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上。同时,在教科书之外不宜过多引用历史资料。一是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很多,教学时间不允许;二是征引的资料很多并无必要,如引用大学教科书、某些畅销书和历史学家的评语。从历史学研究方法看,材料不具备探究语境和方法的话,也没有专业上的学习价值。以上是我个人看法。</p> <p class="ql-block">地理老师 原会秀</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地理组的原会秀。今天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些高效课堂的心得和体会,如不足之处恳请批评与指正。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高效率、高效益的,课堂容量要大,师生、生生互动性强,探讨的问题有价值、有层次、有深度,思维品质有提升。如何去做到呢?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有效:</p><p class="ql-block">1 当代的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常常带给我们意外的收获和启发。所以,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把他们的资讯、观点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重视学生的自我展示,或讲解、或表演、或辩论、或画思维导图,增加知识的系统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2 围绕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问题链,并提供充足的相关素材,老师精确加以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有深度、讨论有依据。为了更好的备课,我还购买了其他版本的教材加以参考,拓展了备课的视角,也丰富了教学素材。</p><p class="ql-block">我国古代教育论文《学记》里有句话,“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达到高效益的课堂效果,还需保持足够的耐心,多鼓励学生,等待他们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p> <p class="ql-block">物理老师 杨玲玲</p><p class="ql-block"> 自从学校开展高效课堂的以来,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师生角色的转变。对于我来说,会让我迫切地想走到学生中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课堂上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哪些是重点、难点,以及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可以设计出更优质问题做更好的引导者;学生们的直观转变是,现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和老师辩,和同学辩,和自己辩,学生把知识学会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思维更加的严谨,以前躲躲闪闪不愿回答问题,现在主动发言而且有理有据,学生们的表现力与思维力实现了双重提高,这些都是高效课堂带来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要我要做的是实现表现与思维有机结合,让学生敢于展示,勇于互动,乐于共享,早日实现更高效的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化学老师 张青丽</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今天就新教材必修2中二氧化硫性质一课中,在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对有效问题设计的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首先,设计有效问题要结合教材素材,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适时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兴奋点设计问题,才能高效率地对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思维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激活学生钻研化学问题的内动力。比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中,通过提供葡萄酒中含有二氧化硫的素材以及用硫磺熏制生姜典型案例,让学生讨论捕捉信息精髓,再提出你现在想要去市场购买生姜,如何分辨生姜是否被硫磺熏过?启迪学生探寻总结二氧化硫的性质。再追问二氧化硫是怎样对绿色食品进行“美容美化“的呢?引导学生设计探究二氧化硫是否具有漂白性,从而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其次,设计有效问题要关注课堂中生成性资源。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要善于对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搭建平台,对课堂和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拓展。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硫漂白性实验时,学生提出二氧化硫为什么不能漂白指示剂,可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实践探索原因。</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和情景出发,在一步步往上增加难度和深度,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拓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生物老师 杨晓勇</p><p class="ql-block"> 高效课堂上学生如何放互相讨论,以及一学年课改学生有哪些变化,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实现高效课堂,学生必须动起来,那么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我想尽了各种办法,胆量不够?那就鼓励加表扬;精神状态不足?大家起立展开辩论~~~慢慢地,很多同学组内敢说了,愿意上台分享了!</p><p class="ql-block"> 其次,从宋校长提出的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我本人及学生都有了明显的变化,我从之前的课堂主讲人变为了主导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去解决问题。学生则由之前课堂的聆听者变为了课堂最闪亮的主角,通过参与问题讨论,思维打开了,上台发言,胆量也放开了,最可喜的是对知识的掌握不拘泥于表面,而是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高效课堂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常说学习的最低层次是听讲,最高层次则是通过讨论去实践,最终能教授他人,也就是由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就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