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娘惹(Peranakan),即土生華人,是峇峇娘惹的簡稱。<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 “娘惹”。他們</span>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华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部分原籍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span>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所生的后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現在如果一個華人與馬來人結婚生下的混血后代,就不再是峇峇娘惹了。 有句俗語叫“三代成峇”,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span></p><p class="ql-block">作為游客想了解新加坡娘惹文化,最理想的捷徑是去參觀新加坡娘惹博物馆(Peranakan Museum)。但我運氣不佳,自從2020年10月來到新加坡,這座位于市中心三層樓的百年老建築一直關闭著。它的網頁顯示”暫停營業”,電話留音:“我們正闭馆裝修,將于2023上半年重新開放。” 李光耀與夫人柯玉芝都來自娘惹家庭,聽說里面有不少關於柯玉芝的介紹。</p><p class="ql-block">另一個感受娘惹文化的途徑,便是走訪<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1年被列入首个国家遗产保护区,</span>靠近東海岸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如切 (Joo Chiat)與</span>加東(Katong) ,<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加坡娘惹聚集地。 </span>如切一條南北走向的如切路(Joo Chiat Rd), 與加東一條東西走向的東海岸路(East Coast Rd)垂直交汇。<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兩個緊密相連的街區附近沒有地铁站,打的過來,立即會感受到不一样的新加坡: </span>路邊沒有摩天大樓,只有一排排百年娘惹老屋,<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娘惹商店、歺廳散落其間,還藏著好几個娘惹博物馆。</span>著名的”金珠”賣傳統娘惹糕餅與肉粽,隔壁分店賣娘惹服飾(我穿這件卡峇雅就是在那里買的),二楼是個娘惹小展區,免費參觀,也是一個游客服務中心。漫步街頭,時間仿佛還停留在多年以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要帶你去的”加東古董店“Katong Antique House, 位于東海岸路208號。</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幢上世纪初建造的二層娘惹樓房。它曾經的主人是身為第4代土生華人的黃萬慶(Peter Wee)。 約在40年前,Peter 開始收藏娘惹傳統文物。 除了妥善保存祖先遺留下來的各類用品外,他還跑遍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四處搜尋,帶回眾多碗盤、字畫、陶瓷、櫥櫃、服飾、珠绣、首飾、老照片等等古董,把房子變成了一個小型私人古董博物館,對外開放,向人們展示娘惹的傳統文化與生活。里面有的古董可以追溯到1800s。</p><p class="ql-block">Peter Wee已于2018年離世。他生前熱衷娘惹文化的傳播,親自為到访客人讲解。他還擔任過新加坡娘惹協會的主席,新加坡版《小娘惹》电視連續劇藝術顧問。他終身未婚,逝前留下遺囑,把房子贈予陪伴多年的貼身佣人。佣人拿到房子后并沒有在此居住,而是回到馬來西亞老家去養老,房子交給別人打理,繼續作為娘惹古董店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Peter的姐姐也是終身未婚,離世前也是把自己祖傳洋樓留給了佣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參觀”加東古董屋”需上網預約,參觀時間一個小時左右,門票$15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歡聽导游Angeline”八卦”:古董屋連同左右兩幢都曾是Peter家族的房產。右邊這間淡紫色原屬Peter姨媽擁有, Angeline幼時常跟母親去窜門。這几幢房留下她不少童年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ngeline是第六代娘惹,她家與Peter家是世交。她見我穿著娘惹襯衫Kebaya(卡峇雅)而來,很是惊喜:”金珠”買的?!做工不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紅色好看,</span>搭牛仔褲搭對了,千萬不能配紅色,配紅色就是個紅包了。</p><p class="ql-block">她外向熱情,英文夾雜著中文,謙虛表示自己中文不靈,說小時候母親强迫學習中文她很抵觸,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監督公司在大陸生產的產品,才體會到會中文的好處,才開始懂得當年母親的苦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娘惹现在像少数民族一样存在于马来西亞的馬六甲與檳城、新加坡、印尼等地。新加坡僅存一千多人,受現代文化潮流冲擊,獨有的語言文化正逐漸消失,大多數講英語,不會講中国話。</span></p><p class="ql-block">在講解之前的寒喧中,她问我們看過《小娘惹》沒有,我們說沒看過。她說一定要看2008年新加坡版本的,新加坡三千萬元把《小娘惹》翻拍權賣給大陸,2020年大陸新版本上演后她立即開追,但是她看得不高興,女主角氣質不符,還有劇情的改變,最让她不高興的是里面一些服饰不合年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廳靠大門左右兩個角落垂掛的燈笼有600年的歷史了。主人搬家,燈笼要跟著走。隨著市場需求的慢慢消失,這種舊式燈笼的制作工藝也基本上失傳了。</p><p class="ql-block">這一面墻上Peter收集來的發黃的老照片中,夾著一張蒙那麗莎的微笑,畫面看起來有點突兀。 后來又看到西式陶器、留聲机、英文小說等。Angeline解釋,娘惹文化發源地的馬六甲,曾被荷蘭、英國等國占領,所以受西方文化影響很深,再加上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精彩文化元素,成就了一種非常耀眼独特,極富魅力的混合文化。其中汉文化依然起著主導作用,保留了节日和传统。 </p><p class="ql-block">老式三葉吊扇仍在屋頂悠悠旋轉,吹散了多少榮華富貴,悲歡離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惹老屋墻面上常見的兩字匾,應該從右往左读。但<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這兩字匾,左读右读都”放心”。</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鑲嵌珍珠母與大理石的檀木椅,是當時娘惹客廳里最常見的椅子。每一塊大理石都需精挑細選,紋理如畫,自然天成。靠背與坐面使用大理石是為了納涼,既華美又實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峇峇娘惹的饮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就是长桌宴(Tok Panjang),Tok是福建话桌子,Panjang是马来语”长”。大家族里,逢年过节或是特殊的日子,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长桌宴。长桌宴最早的起源也是婚礼,从供奉祖先的神桌直接连下来的长桌,新娘坐在最尾,意思是添丁进口。可以想像這張長桌見证過多少美食佳餚,<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觥筹交错,人面桃花,高談闊論。</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面牆上都是Peter家簇的老照片。我指著這位就是Pete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eter的曾祖父Tan Keong Saik (陳恭錫)。19世紀初成功商人與慈善家。他是1906年成立中國商會的發起人之一。他倡導教育和婦女权利平等,也是新加坡保良局成員,该協會關注少女和婦女的權益。</p><p class="ql-block">為了表彰他對華人社區的杰出貢獻,1926年中國城附近一條馬路以他名字命名為恭錫路Keong Saik Road。世事難料,誰知恭錫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竟成為著名的”紅燈區”, 几乎每一幢房子都成了”青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順便提一下,去年我在圖書館借閱過這本”17A恭錫路”就是那段紅燈區歷史的寫照。作者的母親當年在這里開妓院,她講述成長過程中耳聞目睹的故事,她幼小心灵的困惑,她上學后面對的歧視,她對母親既愛又恨的復雜情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她艰難的自我認知,</span>以及后來與母親和解,勇敢讲出這段歷史的心路歷程,,非常感人。因為住處離恭錫路不遠,得以”按圖索驥”, 走访了書中提到的每一處地方。读完原打算做一個美篇分享這本書,卻很快又被新的事物占去了心境與時間。</p><p class="ql-block">書正對著這幢店物就是17A。現在恭錫路上是時髦的歺飲店,也是到新加坡必訪之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Charmaine Leung攝于恭锡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eter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eter母親年輕時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輛轎車是她父親去世時留給她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eter母親進入老年后依然容妝精致,衣饰講究。一個典型的富裕娘惹女子形象。 活了九十几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eter母親晚年時臉型從年初時的瓜子臉變成了圆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惹服饰,是娘惹文化闪亮的”名片”。最典型的就是女人的上身短衫”卡峇雅(kebaya)”,和與之搭配的下身長裙”纱籠(Sarong)”。<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3个一套的胸针为扣,是卡芭雅的特点。</span>现在新航空姐的制服也是这种搭配,只是沒用胸針。</p><p class="ql-block">旧照片顯示,在上世紀初,娘惹衫多是使用荷兰产的老洋布制作的洋布可峇雅(Kebaya Biku)。</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马来西亚传统服饰基础上,開始加入西方风格的低胸衬衣设计,再辅上中国刺绣和印度蕾丝。使用薄纱在上面绣花的绣花可峇雅(Kebaya Sulam)開始出現,中国传统的花鸟、龙凤以及祥云等圖案,不斷呈現。</span></p><p class="ql-block">但面料顏色以淺色為主,上面的绣花(Sulam)不多,镂空(Kerawang)也很節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样式的可峇雅,色彩鮮豔的薄紗料上有大面積的绣花(Sulam)和镂空(Kerawang),是从50年代中后期才開始出現的。繡花薄衫已自帶嫵媚,再裹條紗籠搖曳生姿,頓時便风情萬種起來。所以能夠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Angeline說,大陆版的《小娘惹》背景设定是20世纪30年代的马六甲,但出現了這種50年代后的新款裙衫,沒有真實反映30-40年代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ngeline说大陸版《小娘惹》中的婚禮服裝也與當時年代不符合。早年娘惹的婚礼要舉辦12天之久,盡極奢華與排場。第一張照片展示的是婚礼第1天的服飾,第二張中是第12天的服饰(這是兩對不同的新人),新娘依然披金戴銀,新郞已換成西式洋裝。</p><p class="ql-block">Angeline又特別強調一次:要看新加坡版的《小娘惹》哦。她的執著,我没法身同感受,但是可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上漂亮的卡峇雅與紗笼後,還要踩上一雙精致的绣珠鞋,才可以出門見人。Angeline認為,娘惹服饰最出彩的應该是绣珠鞋(Kasut Manik)。</p><p class="ql-block">纯手工制作的秀珠鞋,要用约1.8万颗细珠编织出花、鸟、孔雀等各种图案,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而且在东南亚的服饰文化中,拖鞋是相当具有辨识度的特点,所以綉珠鞋也都是拖鞋样式。这跟东南亚的气候和生活习俗有关。</p><p class="ql-block">牆上鏡框里是绣珠鞋片,很有些年頭了。</p><p class="ql-block">再仔細看下這些坐椅靠背中部也鑲嵌了大理石,每一片都像是一副山水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ngeline從5歲就開始學绣珠。绣珠是每一個娘惹女孩必備生存技能,不會珠绣,是絕對嫁不出去的。所以,她們對待绣珠像對待宗教般虔誠,心甘情願為此付出大量的時間、心血與耐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都是來自中東地區的玻璃珠子,看起來只有一粒芝蔴的一半大小。我問Angeline,長期绣珠會不會影響視力。她很肯定的說:不會不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問Angeline這樣一双绣珠鞋她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她说三個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期絕大部分娘惹家庭都很富裕,他們祖先多是做海運貿易的商贾,為后人积累下大量財富。尤其是在19世紀到20世紀中期,財富積累到達鼎盛,許多家庭金銀首飾滿箱,可謂富得流油。</p><p class="ql-block">這個展柜里三件一套的女用胸針,都是足金。Angeline說現在到商品買類似的,價格在5千新幣左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這些是為婚床制作的珠绣饰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洋家具木材厚實,雕刻深廣,磨工镶嵌精细,立体感很强,極顯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這些都是民国前的古董家具。這兩副图案刻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世纪到20世纪初,峇峇娘惹生活富裕,他们充滿東方元素的家里也點綴著一些西式餐盘、瓷娃娃以及维多利亚风格的摆设。比如這個留聲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惹瓷器,不包括他們早期使用的中式瓷器,比如鼎泰藍瓷器,而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娘惹峇峇从景德镇专门定制的粉彩瓷器,主要用于婚礼、寿宴、节庆等场合。这类瓷器大多数都是凤凰牡丹图,極盡祥瑞富贵之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種圓型有蓋瓷鉢叫Kamching, 福建话”感情”的意思。最初只是用在婚礼上,装红白汤圆,由新郎带到新娘家,新娘家拿出一部分,剩下的再带回婆家,表示感情永远甜蜜。這麼美的瓷器,后來不僅用来當擺設,還用來呈现各种美食,也可装日常饮用水,规格不一,花色繁多,成為娘惹独特瓷器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宗教信仰上,娘惹以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信仰为主。尤其孝道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不可动摇。从福建带过去的妈祖、观音、大圣公(孙悟空)等等神佛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也有一部分人信天主教。Angeline的信仰就是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幾乎所有娘惹房子里都設有天井。穿過天井去廚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房子的原主人Peter收集了許多洗臉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突發奇想,把它們塞滿了厨房的天花板。這些五顏六色的旧式搪瓷洗臉盆,會</span>勾起每一位用過它的到訪者儿時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很小就要學習的珠绣,娘惹们一旦过了十一二岁,還必須学习制作娘惹菜及糕點。娘惹菜遵从绝对的“母权至上” — 传女不传男。</p><p class="ql-block">娘惹菜的最大特色,就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将中国食材与东南亚料理結合,</span>多种香料的叠加使用,多汁且浓郁,與印度料理類似。娘惹菜的代表有叻沙面线、亚参鱼、黑果焖鸡、咖喱鱼头、酸角炖猪肉、娘惹杂菜,臭豆烧虾仁,娘惹糕等。</p><p class="ql-block">這是墻上貼的一張娘惹菜海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是制作娘惹点龜粿必用的模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廚房離不開的碾鉢與石磨。也引起了我儿時的記憶:大院只有一家擁有一個寶貝石磨,每年腊月他家就熱鬧了,鄰居排隊去”朝聖” - 磨湯圆面,每用一次給一角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后墻上,原主人Peter還請人畫了壁畫。左邊的娘惹粽,也是有名的娘惹美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ngeline 說這是她在绣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娘惹菜中百吃不厭的是濃郁可口的叻沙面线。</p><p class="ql-block">從古董店出來,倆人肚子還沒饿,還是直奔加東歷史最悠久名氣最響亮的”328叻沙”而去,要了一碗叻沙,一塊烏打(竹葉包的烤魚漿)。</p><p class="ql-block">這碗面线的靈魂當然是它的叻沙湯汁。據說這家廚師為了傳承古早味,用海鱼、虾米、蒜蓉、葱、南姜、香茅、红葱头、辣椒、叻沙叶、巴拉盏、罗望子和亚参果片等一起,不加水,用椰汁熬煮几十个小时,一直熬到所有食材融化,汤汁浓稠,散发出浓浓的椰香,才算一碗合格的叻沙底汤。現在的社會,還有多少人這樣慢火出細工的做生意,听起來都令人感動。老實講,我對其中好幾樣香料都是陌生的,根本分辨不出它們各自的味道,但它們混在一起的味道就是兩個字:好吃。正如我對娘惹文化的了解,雖然只知皮毛,但是就是好奇,有興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然也不忘”金珠”色澤鮮豔的娘惹糕與娘惹粽。黃色三角型是榴蓮糕。這些美味熱量高,吃了有動力健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完饭后,我們走了十分钟左右,便到了與如切路交汇處的坤成路(Koon Seng Road),很短的一段馬路兩邊,相對兩排娘惹屋,缤纷的糖果颜色,已經開始斑駁的鲜花瓷磚,每一幢獨特的前院與大門,,也是新加坡必訪的景點,網紅拍照胜地,怎麼拍都好看。</p>